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

第6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


4.投机活动的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支持观点:浮动汇率制 度的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 主 要 是 一 种 稳 定 性 投 机 ( Stabilizing Speculation ),因为投机者只有在货币 币值相对于均衡水平被低估时买进,或 在货币价值相对于均衡水平被高估时卖 出,这样才能获利。
固定汇率制支持观点:当然固定汇 率制度的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制下经 常发生的不是稳定性投机,而是非稳定 性投机( Destabilizing Speculation ), 自由地追涨杀跌会扩大市场价格波动幅 度,特别是资金雄厚的炒家还会故意制 造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而从中牟利。
固定汇率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
浮动汇率 √
5.国际金融学中的“蒙代尔三元悖论”
通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不同汇率 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可以 得到一个重要结论:在维持固定汇率制 度、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和保持货币政策 的独立性三个目标之间,只能同时实现 两个。
( 1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的 自由流动,会使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受到 资本进出的影响,使得本国利率与国际 利率水平之间的差距无法维持下去,为 维持汇率稳定,货币当局不得不被动调 整货币供给量,这样使得货币政策失去 独立性;
3.政策的自律性
浮动汇率制支持观点:认为在固定 汇率之下,存在着汇率被认为低估或高 估现象。 固定汇率制支持观点:固定汇率制 可以防止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滥用。
(三)对国际关系影响方面
1.对国际贸易、投资等活动的影响
浮动汇率制支持观点:认为浮动汇 率有利于国际间经济交往。 固定汇率制支持观点:固定汇率制 的支持者认为固定汇率制为国际贸易和 投资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一、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本币对外币或某一基本参 照物规定有货币平价,现实汇率受货币 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 内(如上下1%)波动的汇率制度。
2.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度(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汇率水平不受货币平 价制约,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3.是否对经济存在微调性以避免经济 的急剧波动
浮动汇率制支持观点:在浮动汇率 制度下,汇率可以根据一国国际收支的 变动情况,进行连续微调,从而可以避 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固定汇率制支持观点:固定汇率制 度的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制度经常发 生的是无谓的汇率调整,尤其是当这些 调整是货币性干扰或投机性干扰所造成 的时候。
第二,一国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国 国内产品相对便宜,导致出口增加,进 口减少,另一国货币有升值压力,为维 护固定汇率制度,另一国货币当局会买 入外汇,抛售本币,结果会导致该国国 内货币供给较多,物价上涨。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发生通货 膨胀,由于另一国没有维持汇率稳定的 义务,该国货币就会升值,一国的出口 商品价格换算成另一国货币价格后可能 不会出现上涨(但是一国物价上涨并不 能完全被另一国货币升值所抵消,那么 另一国进口商品的物价仍可能会上涨)。
i LM B i=i* A I’ IS y y0 y1 LM’ BP
图6-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3.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扩张开支造成IS 曲线向右移动,在国内货币供给量不变情形 下,本币利率上升,造成本币有升值压力。 但货币当局不会为维持汇率干预市场,这样 本币升值会随着利率上升导致国外资本流入 而升值。升值又导致净出口下降和产出下降。 IS’ 曲线往左移动,重新回到原来 IS 曲线位置, 国内利率重新回落到国际利率水平,经济回 到初始均衡点。
二、外汇管制的历史演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常的国际经 济交往中,基本不存在外汇管制。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为筹措战争经费, 禁止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限制黄金的 自由兑换,外汇管制由此产生。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恢复又放松 的了管制。
1929~1933 年,大萧条爆发,金本 位制度崩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 收支和汇率极不稳定,货币信用危机发 展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一些国际收支逆 差严重的国家又开始外汇管制。二战前 夕和期间,许多国家实行战时经济体制, 把外汇管制作为主要的经济调节措施。
第6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
第一节
汇率制度
外汇管制 外汇市场干预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
国际货币协调中的制度安排和主要问题
第五节
第一节 外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二、各国的汇率制度 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优劣比 较、争论 四、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 策的相对有效性分析
二战后,除了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外,各国的战后重建面临重重困难,货 币信用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恶化,只得 继续实行管制。20世界60年代以后,发 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 逐渐增加,外汇管制也随之放松。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上贸易自 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并存,汇兑自由化 和外汇管制也形成了此消彼涨、错综复 杂的局面。但是,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 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这 要求世界各国的外汇管制进一步放松。
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优劣比较、 争论
(一)实现内外均衡自动调节的效 率方面
1.调节方式的简单性
浮动汇率制支持观点:当一国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时,浮动汇率制下只 需听任汇率这唯一变量进行调整,让本 币贬值,即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固定汇率制支持观点:在很多情况 下,对本国价格体系的调整是非常必要 的,而仅仅或完全通过汇率变动是不合 理的。
i
LM I’ i=i* A IS’ IS y0 y1 y B BP
图6-3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4.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 1 )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扩张, 总需求增加,货币供给不变时,总产出增加 同时,利率也上升;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 增加,货币当局结汇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增 加,总产出增加,利率也下降至国际利率水 平。而货币政策扩张,产出增加,但利率下 降,资本外逃,本币有贬值压力,为维持汇 率,吸收本币,供给外币,导致国内货币供 给紧缩,利率回升至国际水平,产出也回到 原来水平。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固定汇率制要 求各国必须保持同样的通胀率,这使得 各国只能采取相似的货币政策,从而丧 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2.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导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的通货膨 胀通过两条途径可传递到另一国家:第 一,一国商品物价上涨,在固定汇率下, 另一国从该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会上升, 并通过货币工资、成本等机制等,按一 定比例传递到另一国的其他产品价格上, 由此带来该国物价水平上涨。
三、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
1.数量管制
数量管制就是对外汇买卖的数量进 行限制。通过数量管制来集中外汇收入, 控制外汇支出,对外汇进行统筹统配。 具体方式主要有外汇结汇控制和外汇配 给控制。
2.价格管制
( 1 )间接管制:是指以货币当局 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 以稳定汇率; ( 2 )直接管制:主要是规定各项 外汇收支按何种汇率进行交易。通常采 取本币定值过高(Currency Overvaluation )和复汇率制( Multiple Exchange Rate System)。
2.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性
浮动汇率制支持观点:浮动汇率制 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能 自动调节以确保对某种货币的供给和需 求的持续的平衡,而不需要采取其他的 政策措施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制支持观点:根据赞成浮动汇 率制的观点,依靠汇率的自动变动是否 就能够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答案是不一 定的。
货币政策独立性
固定 汇率
国际资本 自由流动
图6-4 国际金融学中的“蒙代尔三元悖论”
第二节 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的含义 二、外汇管制的历史演进 三、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 四、外汇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外汇管制的含义
在国际金融中,广义的外汇管理包 括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直接管制和外 汇市场干预。而狭义的外汇管理特指国 家对外汇的直接管制,即国家通过法律、 法令、条例等形式,对外汇资金的收入 和支出、汇入和汇出、本外币的兑换方 式及兑换比价所进行的限制。
四、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的 相对有效性分析
商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i A ce 1 t Y (1) b kY M s 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 i (2) h
国际收支平衡的BP曲线: (3) 假定国际间资本流动是完全的,只要国 际间存在利率差,便迅速激发资本跨境流动。
(二)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方面
1.政策的自主性
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可以从 对汇率政策的依附中解脱出来,让汇率 自发调节来实现外部均衡,而货币政策 和财政政策则可专注于实现经济的内部 均衡,因此浮动汇率制能确保每一个国 家行使独立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自 主性使得每一个国家能自主决定自己的 通货膨胀率。
2.对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影响
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在浮动汇率制 度下,由于缺乏关于汇率约束的协议, 各国将本国国内经济目标摆在首位,易 于利用汇率的自由波动而推行“以邻为 壑”的政策,这会造成国际经济秩序的 混乱。
固定汇率支持者认为固定汇率制使 得各国间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和协调很 有必要,而浮动汇率制则缺乏这一机制。
( 2 )要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 资本自由流动,就必须允许汇率自动浮 动,这样货币当局就不必因维持汇率稳 定而被动调整货币供给量;( 3 )如果 既要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又要执行独立 的货币政策,就要限制由于国内外利率 差异而引发的资金流动。这一结论就是 著 名 的 蒙 代 尔 三 元 悖 论 ( Mundellian Trilemma)。
(5)爬行钉住(Crawling Pegs) (6)规定波动幅度的爬行钉住制度(Exchange Rates within Crawling Bands) (7)不事先公布干预路径(目标)的管理浮动 制度(Manged Floating with No Predetermined Path for the Exchange Rate) (8)独立浮动(Independent Floating)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