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报告

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报告

目录1、XXX市环境监测现状 (2)1.1监测站现状 (2)1.2环境监察现状 (4)2、存在问题及项目必要性 (5)2.1存在问题 (5)2.2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7)3、能力建设项目 (9)3.1项目设置原则 (9)3.2监测任务 (9)3.3监测能力分析 (9)3.4能力建设项目 (12)4、投资估算 (17)5、结论 (18)1、XXX市环境监测现状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环保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依据《环境监测站管理办法》,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物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XXX市环境监测站从无到有的过程,开展了具有一定成效的环境监测工作,在XXX市环境管理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但与目前发展的形势相比,XXX市的环境监测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1监测站现状县级环境监测站职能分为两种公益性监测型监测行为和社会服务型监测行为。

公益性监测型监测行为主要是为政府环境决策、处理突发污染事故提供基础性依据,由政府委托监测机构进行环境本底、环境现状、城市考核等监测以及环境应急监测和预测预警特殊的职能;社会服务型监测行为,是由非公益性监测机构或市场服务性机构,为企业或有特殊要求的事业单位提供服务,这类机构可以运用市场运作方式提供环境监测服务。

多年来,XXX市环境监测站开展了污染源申报监测、污染纠纷监测、“三同时”验收监测、当地特有环境问题监测及部分环境质量监测,基本满足当时的环境管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人民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监测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对饮用水源常规检测、应急监测,对保证市民的饮水健康、及时处理污染事故提供科学根据等新的环境监测要求日益增加。

但是,目前XXX 市环境监测站在仪器设备配制及监测与办公用房、监测人员技术能力等还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环境监测的要求。

目前XXX市环境监测站承担着XXX市境内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降水、重点工业污染源、责任目标断面等指令性监测任务以及环评现状监测、限期治理验收监测、建设项目竣工“三同时”验收监测、污染纠纷仲裁和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工作任务。

XXX市环境监测站目前已开展认证监测项目60项,共有监测仪器90多台套(其中应急监测仪器8台套)。

目前水质监测只能做一些常规化学分析项目,使用的监测仪器包括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电导率仪、生化培养箱,烘干箱、滴定管等,进行测定的常规项目主要有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总磷、氟化物、六价铬、挥发酚、悬浮物、溶解性总固体等。

由于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面积小,没有重金属监测能力,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废水、废气、厂界无组织排放、以及周边一定区域的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土壤、底泥等的重金属监测项目根本无法开展,无法及时准确为当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防治、土壤的整治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1.2环境监察大队现状XXX市环境监察大队是年经编委发文批准成立的独立机构,具备法人资格,组织健全,并正式挂牌。

环境监察大队核定编制人数人,实有在职人员人,所需经费全部实行财政全额供给。

XXX市环境监察支队现无办公用房,目前挤占其它部门用房临时办公。

现有执法车辆、摄像机、照相机、酸度计、溶解氧仪、声级计等基本仪器设备配制。

2、存在问题及项目必要性2.1存在问题(1)环境监测监察用房严重不足XXX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用房为300m2、办公用房15 m2,对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中三级站实验室用房(不低于1000 m2)、行政办公用房(不低于人均15m2)的最低建设标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用房面积缺口在700 m2以上,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缺口在255 m2以上,监测站用房缺口合计在955 m2以上。

根据《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XXX市环境监察大队办公用房人均不少于8 m2,执法接待室不低于50 m2,取证设备间不低于50 m2,样品室不低于30 m2,档案室不低于80 m2,排污申报受理大厅不低于80 m2,12369热线投诉受理夜间值班室40 m2等,合计用房缺口在642 m2以上。

(2)监测仪器配备不全面,数量不足目前市监测站配备主要仪器设备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烘干箱等,缺少可见光紫外分光光度计、ICP-MS、大气自定监测系统、水质自定监测系统等大型基础仪器设备,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定重金属基础仪器设备数量不足。

实验室基础平台建设薄弱。

XXX市监察大队现有仪器设备不具备重金属相关。

缺少便携式分光光度计、便携式多功能水质检测仪、便携式重金属监测仪、大气自动(应急)监测车、水质自动(应急)监测车等应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3)监测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能力及考核要求所限,XXX市监测站的水质监测仍局限于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几个监测项目,而XXX市的毛皮鞣制行业是其支柱之一,企业排放废水中总铬、六价铬的监测以及蟒河地表水中镉、砷、铅、汞的监测迫在眉睫。

特别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环境污染要素逐渐细化,人们迫切要求了解水和空气中到底含有哪些污染物质,哪些污染物质超标,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以及公众提供基础数据。

由于监测能力所限,无法满足环境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特别是对重金属、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严重不足,急需尽快建设并形成监测能力。

(4)监测人员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监测人员是环境工作的核心力量, 提高监测质量,首先要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定岗定位,责任到人,使监测人员能从身兼数职的繁杂岗位上解脱出来,全心全意搞好环境监测事业。

XXX市环境监测站人员虽然已达到标准化建设定编人数,但与环境监测专业相关学历人员偏少,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既精通环境监测技术和质量评价技术、又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少。

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专业,监测成果取决于从事监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和经验。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有监测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专业培训,加大与外界同行的交流、学习,即时掌握新的监测技术与方法,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应用,有意识地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项监测能力。

2.2项目的必要性一切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都是以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如果离开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将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错误的决策,环境保护管理及环境执法工作也只是空谈,环境保护将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协调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随着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物产排量不断增加,重金属相关企业周边的环境空气、土壤、纳污河流的地表水体及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不断扩大,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重金属污染的范围、程度、发展趋势、治理效果等都有待环境监测提出基础数据。

XXX市是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控的138个重点区域之一,也是防控重点区域之一,有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企业128家,其中国家重点防控企业124家,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环境监测站担负着XXX市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固废等的监督性监测,重金属相关企业周边环境空气、土壤环境以及XXX市水环境等的监测,因此,XXX市环境监测站在日常监测任务的基础上,新增重金属方面的监测任务十分繁重,加快XXX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能力建设项目3.1项目设置原则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决定了监测站人员、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条件的配置,对监测站的建设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监测能力配置的原则是以任务为导向,既能满足环境例行监测的要求,又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且配置应该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合理。

3.2监测任务XXX市环境监测的工作任务包括环境例行监测、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应急预警监测和环境监察监测等四个方面,以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环境例行监测为主,主要包括以下监测任务。

(1)国家、XXX市家防控重点企业的重金属排放情况的监督性监测,包括废水、废气、固废,监测因子有总铬、六价铬、铅等;(2)防控重点集中区与化工制造防控重点集中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因子是铅。

(3)河流省控断面、市控断面地表水、河流底泥重金属监测,地表水监测因子是铅、镉、汞、总铬、六价铬、砷等6项,底泥监测因子铅、镉、汞、砷、铬等共5项。

(4)地下水监测,监测因子:铅、镉、六价铬、总铬、砷、汞、镍、锌、铜等。

3.3监测能力分析3.3.1现状能力分析随着各级部分下达的例行监测任务越来越多,对XXX市环境监测站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经济发展迅猛,在环境管理和决策、企业自主委托以及应急预警监测中均对监测站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例行监测任务要求能力分析根据涉及重金属环境例行监测方案,要求监测的环境要素或对象、监测内容及XXX市环境监测站能力具备情况见表3-1。

表3-1 环境例行监测能力要求及具备情况(2)服务经济发展监测要求能力分析随着XXX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工行业、制造行业等重金属相关企业众多,监测需求巨大,对XXX市环境监测站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监测能力配置和不足情况见表3-2。

表3-2 服务经济发展监测能力配置情况(3)应急预警监测要求能力分析随着环境应急事故频发,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环境应急和预警监测能力建设逐渐成为监测站的重要任务,以能够及时对事故的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环境污染的预警。

XXX市环境监测站环境应急及预警监测能力情况见表3-3。

表3-3 环境应急及预警监测能力情况表(4)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分析环境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在XXX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依法对XXX市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属于日常监督执法。

XXX市环境监测站环境应急及预警监测能力情况见表3-4。

表3-4 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分析3.4能力建设项目3.4.1配备监测能力的依据XXX市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大队配置的监测能力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

(1)充分履行监测职能,高质量的即时完成国家、省和市下达的例行监测任务;(2)能够满足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为全市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3)满足做好环境预警和事故的应急监测要求,公平公正做好仲裁监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