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特点与理论,从中结合工程实践,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与分析,旨在提高测量放线技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确保测量工作快速高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1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测量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而且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是否合理,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如何,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因此,尽量减少和避免测量中的常见错误对整个项目来说意义重大。
2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特点与方法
2.1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特点
工程测量是一个过程操作,是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
在整个施工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2.2 工程测量理论方法
(1)测量平差理论。
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
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
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
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
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
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
(2)工程控制网优化。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
解析法是基于优化设计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解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一般将网的质量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
网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精度、可靠性和建网费用,对于变形监测网还包括网的灵敏度或可区分性。
对于网的平差模型而言,按固定参数和待定参数的不同,网的优化设计又分为零类、一类、二类和三类优化设计,涉及到网的基准设计,网形、观测值精度以及观测方案的设计。
3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某办公大楼,建筑场地面积1761m2,首层面积1809m2,总建筑面积29052m2,分主楼和裙房,主楼地下1 层,地上18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简体结构。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图纸多,促成施工测量工作内业计算量超常。
因此,如何控制本工程测量放样的精度,如何进行系统地、高效地、全面地图纸审核和快速准确的提供施工测量数据,是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的质量。
3.1 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以便及时解决。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2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建筑物四角桩的校测。
根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和北京测绘院所定建筑四角桩,测量人员使用topcon-601全站仪,依据总平面布置图对建筑物四角桩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然后将测量结果报知监理。
(2)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测量技术人员依据结构平面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需要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建筑物四角桩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确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并对轴线控制桩进行角度、距离校测。
校核无误作为本工程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示意图见图1。
3.3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3.3.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布设3个
水准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
(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15m。
(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网的精度。
2.3.2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表2。
(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
3.4 施工测量
3.4.1 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各建筑物±0.00 以上的轴线传递,按激光经纬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
(1)内控点布设。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2 个点(其中首段应布设 3 个点,以作垂直校测),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
本工程内控点布置示意图见图2(实际布点根据具体流水段划分确定)。
(2)埋件的埋设
在首层底板浇筑混凝土之前,在内控点位置上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
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 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3)预埋件作法
预埋铁件由100 mm×100 mm×8 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 12 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
(4)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 topcon-601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
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
3.4.2 内控点竖向投测
首先将 tdj2 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打开竖轴补偿器,置竖直度盘为0°00’00″,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施工层人员指挥激光经纬
仪操作员调焦形成小红点,然后操作员匀速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使靶交点与圆圈中心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2)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3.4.3 高程的传递
(1)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主要采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及方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程序,通过分级控制的方法,保证了各级控制点的精度,提升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辉.论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0.
[2]龚逸.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
与应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