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施工平面图设计讲解
3.2 施工总平面布置
二、设计内容 1)建设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地形施(道 路、铁路和各种管线等)的位置和尺寸。 3)一切为工程项目建设服务的临时设施,包括: ▀ 施工用道路、铁路 ▀ 各类加工厂,仓库和堆场 ▀ 行政管理和文化生活福利用房 ▀ 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线路、蒸汽和压缩空气管道 ▀ 防洪设施,安全防火设施 ▀ 取土弃土地点等 4)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测量用的水准点、坐标点、高程点、沉降观测
3.3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是施工方案在现场空间上的体现,反映已建工 程和拟建工程之间,以及各种临时建筑、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设计依据: 1)工程施工图和现场地形图; 2)一切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管道布置资料; 3)可用的房屋及设施情况; 4)施工组织总设计(如施工总平面图等); 5)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如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
▀ 施工总平面布置 ▀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
3.1 概 述
三、主要设计原则 1)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不占或少 占农田,施工现场布置要紧凑合理。 2)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 ,尽量降低运输费用。 3)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面积,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 交叉作业。 4)尽量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 ,降低施工设施建造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提高 其安装速度。 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 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
3.2 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设计依据 1)工程位置图、规划图、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和地下设
施布置图等。 2)工程建设总工期、分期建设情况与要求。 3)施工部署和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4)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 5)主要材料、构件和设备的供应计划及周转周期。 6)主要材料、构件和设备的供货与运输方式。 7)各类临时设施的类别、数量等。
明确各段道路上的运输负担,区别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满足车辆的 安全行驶。 第5步:布置行政和生活临时设施这类临时建筑包括: (1)行政管理和辅助生产用房 (2)居住用房 (3)生活福利用房
3.2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6步: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 (1)给水管和供电干线一般沿主干道路布置,主要供水、供电管线 采用环状,孤立点可用支状。 (2)消防站一般布置在工地的出入口附近,并沿道路设消防水栓。 (3)利用现场附近已有的高压线路或发电站及变电所。
3.1 施工总平面布置概述
一、定义:按照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计划, 将各项生产、生活设施在现场平面上进行规划和布置,。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施工平面图设计,对于提高施 工生产效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 全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分类: 根据施工对象不同、范围的大小,施工平面布 置可分为:
各类材料构配件的堆放场地必须结合现场地形、永久性设施、运输 道路以及施工进度等进行综合安排,同时考虑各专业工种的特点及施工 工艺的需要。
例如:土建工程用的钢筋、模板、脚手架、砖和墙板等围护结构, 在工业厂房的施工中,可沿厂房纵向布置在柱列外侧;在民用建筑施工 中,则尽可能布置在塔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的工作半径之内。
3.2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3步:确定搅拌站和加工场位置 搅拌站的位置可采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否则就要分散设置小型搅拌
站,它们的位置均应靠近使用地点或垂直运输设备。各种加工场的布置均 应以方便生产、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运输费用少为原则。通常加工场宜 集中布置在工地边缘处,并且将其与相应仓库或堆场布置在同一地区。 第4步:布置场内临时道路
工进度计划及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等); 6)有关安全、消防、环境保护、市容卫生方面的文件及法规。
3.3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二、设计的内容: 1)已建及拟建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位置 和尺寸。 2)为工程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包括材料仓库、堆场、钢 筋加工棚、木工房、生活及行政办公用房等。 3)临时道路,及其与场外交通的连接。 4)临时给排水管线、供电线路、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 等。 5)垂直运输设施的布置。 6)测量轴线及定位线标志,永久性水准点位置。 7)安全防火设施的位置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与临时 设施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概念;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方法;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设计; 大型临时设施的计算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的评价
了解: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作用; 理解:施工平面布置的方法; 重点掌握:大型临时设施的计算和布置;
3.3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三、设计步骤 第1步: 确定起重机械的位置。 起重机械包括塔吊(有轨式、固定式)、井架、龙门架、
及汽车起重机械等几种。 1)塔吊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四
周场地条件。 有轨式塔吊:一般应在场地较宽的一侧沿建筑物的长度方
向布置,布置方法有:沿建筑物单侧布置、双侧布置和跨内布 置三种。
点等。全部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坐标网。
5)建设项目施工必备的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设施布置。
3.2 施工总平面布置
三、设计步骤 第1步:确定运输线路,把场外交通引入现场
设计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确定主要材料、构件和设备等进入施 工现场的运输方式: ▀ 铁路 ▀ 公路 ▀ 水路 第2步:布置仓库和堆场
应尽可能布置在垂直运输机械附近,以减少混凝 土及砂浆的水平运距。 在浇筑大型混凝土基础时,可将混凝土搅拌站直 接设在基础边缘,待基础混凝土浇好后再转移。 (2) 加工棚的布置在建筑物四周。 (3)仓库和堆场的布置
固定式塔吊:一般布置在建筑物中心,或建筑物长边的中 间。
3.3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2)塔吊的服务范围(最大回转半径)
图8-1
3)起吊高度 4)起重量(验算:最重构件、最远距离)
图8-2
3.3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第2步:确定搅拌站、加工棚和材料、构件堆场的位置应尽 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能力范围。 (1) 搅拌站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