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加热炉的操作规程沧州新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2013-6-21加热炉操作的水平高低,对燃料消耗量、炉子热效率、设备使用寿命、烟气对空气的污染程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加热炉操作时必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准确调节,确保加热炉高效、平稳、长期安全运行。
一加热炉开工操作要点1.烘炉烘炉的目的是为了缓慢地除去炉墙在砌筑过程中所积存的水分,并使耐火胶泥充分烧结。
烘炉前应先打开全部人孔、防爆门,并开启烟囱挡板自然通风5天以上。
然后将各门、孔关闭,把烟囱挡板开启约1/3,给炉管内通入蒸汽进行暖炉。
当炉膛温度升至130°C左右,即可点着燃烧器。
应尽量使用气体燃料,以便于控制升温速度。
烘炉过程中炉管内应始终通入水蒸气,以保护炉管不被干烧。
蒸汽出口温度应严格控制,碳钢炉管不超过400°C、合金钢炉管不超过500°C。
烘炉升温速度应按烘炉升温曲线要求进行,如下图所示。
防止温度突升突降。
图中150°C恒温是为了除去炉墙中的自然水,320°C恒温是为了除去炉墙中的结晶水,600°C恒温是为了使炉墙中的耐火泥充分烧结。
恒温后,炉膛以20°C/h的速度降温,降至250°C时熄火焖炉;降至100°C时进行自然通风。
烘炉结束后应对炉子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试压加热炉炉管安装后,应按设计规定进行系统试压,目的是检查炉管及所属设备安装施工质量。
试压的压力为操作压力的1.5~2倍,试压过程分3~4次逐步提高到要求的压力,每次提压后应稳定5min。
对炉管系统的所有接口,如回弯头、堵头、法兰胀口、焊口等地方仔细检查有无泄漏。
达到要求的压力后,稳定10~15min,然后将压力降至操作压力的1.2倍,恒压10h以上无泄漏,则为合格。
合格后按规定对炉管进行吹扫。
试压可用不含盐的自来水进行水压试验,也可用空气或惰性气体进行气压试验。
开炉前的试压多用水蒸气进行,达到要求压力后稳定10~15min即为合格。
3.开炉前检查开炉前应对路子的炉管、零部件、附属设备、工艺管线、仪表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工艺流程无误,所有设备及零部件完好齐全,设备及管线内无杂物,仪器、仪表操作灵活方便,数据真实准确。
用蒸汽贯通炉子系统所属的工艺管线及设备,确保工艺流程畅通。
当所有检查全部合格后,将原料油、燃料油和燃料气及雾化蒸汽分别引入炉内。
燃料气引入时注意管内空气氧含量要<1%,雾化蒸汽引入时注意排放冷凝水。
4.点火点火前必须向炉膛内吹扫蒸汽约10~15min,将残留在炉内的可燃气体清除干净,直至烟囱冒出水蒸气后在停止吹汽。
点火前还应检查烟道挡板、防爆门、看火门,燃烧器油阀、汽阀、风门调节等是否灵活好用,炉膛灭火蒸汽管线及其他消防设施等是否齐全完备。
一切正常后,即可点火。
点火时应根据油-气联合燃烧器使用的燃料情况进行操作。
如烧油时,应将气体燃料的喷嘴内通入适量蒸汽,防止喷嘴被油或其他异物(若烧气时则应将有喷嘴内通入蒸汽进行保护)。
将燃烧器的风门调至1/3的开度,若开度太大则不易点火。
将以点燃的浸透柴油的点火棒放在燃烧器的喷嘴前,把雾化蒸汽阀门稍开一点,然后将油阀打开,点燃后慢慢调整油,汽比例,使燃料油充分雾化,完全燃烧,根据燃烧情况将燃烧器风门、油阀、汽阀调节合适。
如烧气时直接用电点火器或点燃的浸透柴油的点火棒放在燃烧器的喷嘴前然后将燃料气阀打开,点燃后慢慢调整燃烧器。
二加热炉正常操作要点1.进料量和进料温度应稳定原料量和进料温度变化时,炉子的热平衡关系被打破,使炉子的操作参数随之波动。
如其他条件不变,进料量增大,则会使炉膛温度和炉口温度降低,原料的质量流速和炉管的压降增大。
多路进料时,若各路流量分配不均匀,也会使炉膛温度发生波动。
当操作条件不变,进料温度升高,则炉出口温度也随之升高;若进料温度过低,炉出口温度将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温度。
适当降低原料的入炉温度,可使排烟温度降低,对提高炉子的热效率有利。
2. 控制好炉膛温度保持炉出口温度不变生产中要求原料的炉出口温度保持恒定。
炉膛温度的变化对炉出口温度的影响最大和最直接。
如炉膛温度增高,辐射室的传热能力将增大,炉出口温度就会升高;反之,则炉出口温度就会降低。
炉膛温度不可过高,否则炉管表面积热强度过大,使炉管壁温度升高,易产生局部过热和结焦,影响炉管使用寿命。
同时炉膛温度过高使进入对流室的烟气温度也增高,对流炉管也易被烧坏。
加热炉正常操作时,应保持炉膛内各处温度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对碳钢炉管,炉膛温度控制在800~820°C;对合金钢炉管,炉膛温度控制在820~850°C。
炉膛温度主要由入炉燃料量来控制,还与燃料的性质、雾化状况、燃烧状况等有关。
雾化状况主要取决于雾化蒸汽用量和压力。
燃烧状况主要与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况有关。
入炉空气量主要通过风门和烟道挡板的开度来调节。
3. 过剩空气系数ɑ要事宜正常操作时,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烧油时辐射室ɑ=1.25,对流室出口ɑ=1.3;烧气时辐射室ɑ=1.15,对流室出口ɑ=1.2。
在强制通风条件下,烧油时辐射室ɑ=1.15,对流室出口ɑ=1.2;烧气时辐射室ɑ=1.1,对流室出口ɑ=1.15。
若ɑ过大,入炉的过剩空气量增多,烟气量增大,烟气带走的热量就越多,则使炉子的热效率降低,ɑ过大炉膛中过剩氧含量增大,除会对炉管产生氧化腐蚀,降低炉管使用寿命,还会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的数量增多,使烟气的露点温度升高,烟气中的水蒸气更易凝结成水,与三氧化硫结合生成硫酸溶液,使烟气的露点腐蚀更严重。
为防止露点腐蚀,就要提高排烟温度,则使热效率降低。
若ɑ过小,入炉空气量少,易造成燃料因缺氧而燃烧不完全,增大燃料的消耗量,也会使炉子热效率降低,所以操作时ɑ要适宜,要全面堵漏,将不使用的燃烧器的风门、炉子的人孔门、看火门、防爆门等都关闭严密,尽量减少漏入炉内的空气量。
操作时严格控制好烟囱挡板的开度,使炉膛在微负压下操作。
一般,在辐射室燃烧器处的真空度约为98pa左右;在对流室入口处的真空度约为19.6~39pa。
4. 注意观察炉膛火焰状况燃料燃烧形成的火焰,其形状和颜色可反映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及燃烧状况。
操作中若燃料量、空气量及雾化蒸汽量等调节不当,都会使火焰颜色发黑变暗,火焰不稳定甚至熄火。
若燃烧器性能良好,操作合理,燃料与空气所能充分混合和完全燃烧,则炉膛明亮,火焰强劲有力。
烧油时火焰为黄白色,烧气时火焰为蓝白色。
圆筒炉一般采用底烧式燃烧器,要求辐射室火焰长度为立管长度的50%~60%,以使炉管受热均匀。
因此,一些炉管较长、炉膛较高的圆筒炉、立式炉的火焰形状多为细长形。
其它问题详见燃烧器使用说明书。
5. 控制好排烟温度排烟温度应根据原料入炉的温度来确定。
6. 注意炉管压降的变化炉管压降的变化可用来判断炉管是否结焦。
若原料在炉管内的质量流速基本无变化,而炉管压降却急剧增大,则有可能是炉管结焦。
结焦严重时,必须停炉清焦。
三加热炉停工操作要点加热炉停工有正常停工和紧急停工两种情况。
1.正常停工:正常停工时,根据装置降量降温的要求,逐步关闭燃烧器火嘴,到剩下1个~2个燃烧器时,打开燃料油循环阀,此时燃烧器前的燃料油压力不能过低。
全部熄火后,燃烧器通入蒸汽清扫火嘴,炉膛内也通入蒸汽,使炉膛温度尽快降低。
烟囱挡板也应全开。
当装置进行循环时,过热蒸汽可排空。
当使用的燃烧器是油-气联合燃烧器时,应先停燃料气,并对燃料管线进行蒸汽吹扫处理,然后再停燃料油。
若炉管不结焦,可将燃料油全部送入油罐,停止燃料油循环,然后对燃料油管线用蒸汽吹扫处理。
当炉膛温度降至150°C左右时,将人孔和看火门全部打开,使炉子逐渐冷却。
2.紧急停工加热炉在操作中出现严重故障,如进料突然中断,炉管严重结焦,炉管烧穿等,则应紧急停工。
此时应立即关闭燃烧器,使炉子熄火。
并停止炉子的进料,向炉膛内和炉管内吹入大量水蒸气。
关小风门,开大烟囱挡板,将炉膛和炉管内的水蒸气放空。
并应及时和消防队联系,以确保安全。
管式加热炉的检修管式加热炉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设备长期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连续工作。
为保证生产安全,加热炉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停工检修。
检修周期分中修和大修,中修周期一般为1~1.5年,大修周期一般为2~3年。
另外,加热炉因故障紧急停工时,需对损坏设备和部件进行抢修。
一检修的主要项目1.中修的主要项目中修主要包括如下几项:1)检查炉管的结焦情况及炉管、回弯头的腐蚀和璧厚的变化情况,氧化爆皮、鼓泡、弯曲变形等情况。
对结焦炉管进行清焦,对有损坏的炉管、弯头等进行修理或更换。
2)检查回弯头的堵头、顶紧螺杆、元宝螺母机会弯头其它位置有无裂纹及损坏,进行研磨修理或更换。
3)检查炉墙、烟囱等处的衬里,看火门、防爆门、回弯头箱等处的密封,对损坏处或不严密处进行修补处理;检查炉管的管架、吊钩、定位管、导向管等部件,对损坏的进行修理或更换。
4)检查燃烧器及油、汽管线及阀门等处,对漏油、漏气处进行修理或更换阀门、垫片;检查空气预热器,吹灰器等设备是否完好,烟囱挡板和风道挡板等转动是否灵活,对有问题的部件进行修理或更换。
5)检查辐射室、对流室、烟道、空气预热器等处有无积灰,如有积灰,应进行吹扫清扫。
检查消防蒸汽线及紧急放空装置是否正常好用。
2.大修的主要检修项目除包括所有中修的主要检修项目外,还应对炉体的钢架及烟囱的钢筒体厚度及腐蚀情况进行检查修理。
对加热炉的基础及烟囱检查修理,对炉体钢架、烟囱、平台、梯子及管线进行刷漆防腐处理。
二炉管清焦炉管结焦是炉管内原料油超温,发生裂化反应,生成游离碳堆积在管内壁上所造成。
炉管结焦后,因焦炭的导热性很差,使炉管壁温急剧上升,加剧了炉管的腐蚀和氧化,引起炉管的脱皮、鼓包和破裂,严重时会把炉管烧穿,引起事故。
另外,结焦也使炉管内原料油流动困难,压降增大。
因此检修时应对结焦炉管进行彻底清焦。
炉管清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清焦器进行机械清焦,另一种是用空气-蒸汽烧焦法清焦。
1.机械清焦用清焦器清焦,只能用于回弯头连接的炉管。
因回弯头具有可拆卸的堵头,便于机械清焦。
常用的清焦器由风动小透平、万向接头和冲击头三部分组成。
工作时清焦器以3000~6000r/min的速度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冲击头做锥形运动,以很大的冲击力破碎和刮削坚硬的焦炭层,并被风动小透平用空气将破碎后的焦炭吹出管外。
用清焦器清焦时,应先把清焦器放入炉管内后再启动,停止时应先关闭压缩空气,使风动小透平停转后,再将清焦器从管内取出。
清焦器工作时,应在管内不停移动,保持钝重的声音。
若冲击头碰击到管内壁时就会发出尖锐的声音,应立即移开清焦器。
最后一次清焦时,应时用洗刀式清焦头清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