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编号:从求知中学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尽快培育出一支“胜任型、骨干型、专家型、名师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走出一条提高教与学双边质量的“求知模式”,特制定《扬州市求知中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一、认真预习
目的: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2、为讲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扫清障碍,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作认真铺垫,有效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认真拟定预习提纲。

方法:1、教师必须将预习提纲写进上一节教案“教学内容”最后处,并予以明示。

2、预习提纲必须以明确的问题等形式出示,有可操作性。

3、在每节课下课前5分钟左右出示给学生,并作适当的点拨与指导。

4、要求学生预习:粗读、细读、精读。

③课堂十不: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擅自离开课堂,不随意私自调课,不讲无关上课的废话,不在课堂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抢占学生自习课时间,不侮辱学生人格、不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

④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

四、认真布置、批改作业
总体要求:
各科作业选题必须具有:①鲜明的针对性②典
型性、代表性③思
维性、灵活性、④创新
性、多变性⑤分层
次、分梯度。

作业类型及要求:
(1)作业分口头练习和书面作业两类。

口头作业适用于各科必须熟记的内容的背诵记忆。

书面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种。

课内作业的形式以“堂堂清”为主,即15分钟左右当堂检测,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选题于教材。

课外作业主要选题于教材、课课练(含其他教学辅导用书)。

(2)语文配备两本作文本,两本语知练习本(其
中一本为听、默写本);
英、数、理、化四科配备三本作业本:
①堂堂清作业本②教材习题作业本③课课练习题作业本;
政、史、地、生四科高中各配两本(其中一本为“堂堂清”作业本),初中各配一本。

各种练习本封面上必须明示作业本类型且栏目填写要齐全,注明学生学号。

(3)书面作业初中要抄题目,高中可不抄原题,但要注明题目原页数、原课题、原题号以便今后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4)所有书面作业教师必须认真及时批改,不
得拖拉积压。

同时应要求学生解题要规范,书写要工整,错误要订正。

作业量分科要求:
非毕业年级语文:
语知:每篇课文讲完后书面作业学生(按中等生考虑)完成时间为30分钟。

作文:初中每周写三篇文章(大作、周记、名段名句摘抄各一篇);高中每学期大作八篇(考试作文除外)小作八篇,每篇大作精批细改2/3,须有旁批、总批,另1/3要画出病句和错别字。

其他学科非毕业年级每课时课外书面作业学生(按
中等生考虑)完成时间为:
英语:40分钟
数学:初中70分钟;高中60分钟(含午自习作业)理、化:35分钟
政、史、地、生:初中15分钟(课内堂堂清);高中20分钟。

毕业年级各考试科目:
应根据中考大纲、高考大纲及有关考试信息适当增大训练量,讲评量,作业与训练应瞄准中考和高考,确保实现学校提出的重点中学和本科达线指标。

五、认真辅导
作用:
①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
②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③是提高各种层次学生成绩的有效手段。

类型:
1、补差型
责任人:各任课教师
任务:“三补”:即补思想、补学法、补基础,
以补基础知识为主。

通过补差、辅导确
保达到毕业(初中)或文理科综合考试
(高中)水平。

目标:四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目标、定提高,由任课教师制定“四定”月度计划,
可结合月考成绩分析进行。

及时填写
《考试学科分类推进表》一式两
份,一份自留,一份由教研组长审核后
报教务处备存。

方法:严格进行“堂堂清”、“天天清”、“双周清”
(1)“堂堂清”:原则上每堂课要安排15
分钟左右当堂训练,闭卷检测,当
堂收交,及时批阅(每天“日清”
前完成),以80分为合格线(极个
别的学生教师可自定合格线),圈
定“天天清”辅导对象。

(2)“天天清”:教师利用“日清”时间
将“堂堂清”未过关的学生带到特
定地点(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进行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基础知
识过关。

(3)“双周清”:学校每两周放假两天,
逢双周时,教务处根据学校和各年
级学生实际,安排双周清工作,相
关教师利用双周五下午、晚上和双
周六上午对部分基础知识不够牢
固的学生进行辅导。

2、培优型
任务:启发学生思路、方法、技巧,扩充学生知识领域,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综合运
用知识的能力。

目标:依据考纲和教纲(或课程标准),强化思维训练和应试能力训练,各年级各学科从
初一和高一开始对准中考和高考,超前安
排,坚持不懈,准备冲刺。

要求:
“三高”: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
“三性”:针对性、创新性、探索性;
“四新”:选题要立意新、结构新、情景新、探索新。

责任人:任课老师为第一责任人,各年级提优班
专任指导老师为第二责任人(部分老师
可能合二为一),对专任指导老师另有
要求。

方法:各年级按国家考试规定的科目总分组建提优班。

时间:任课老师提优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作业
批改、个别辅导,不专门安排提优时间,
提优班专任指导老师利用指定时间(一
般为双周五下午、晚上和双周六上午)
对提优班学生进行辅导或测试。

六、认真考查
目的:检查教与学双边的质量。

类型:“堂堂清”、“天天清”、“双周清”、月考、期中、期末考试。

复习要求:任课老师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时
必须安排一定的复习时间,认真帮助
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归纳解题思路和
解题方法。

考试要求:月考以上级别的考试从命题、制卷、
阅卷、登分、成绩分析、统计由教务
处严密把关,按国家正规考试程序严
格操作。

考试纪律:严格考试流程中各道工序的操作纪
律,杜绝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确保
考试成绩真实可靠。

七、认真教研
目的:
①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②提高教师个体文化业务素质,提高教师教育、
教学水平,发展和提升教师个体教育、教学艺术;
③优化教师群体素质,培育求知中学“胜任型,
骨干型、专家型、名师型”教师队伍;
④促进各类教师之间互相学习;
⑤获取兄弟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教育、
教学信息。

类型:
①校级②校际③市级④省级
要求:
①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按照《教研组长工作条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负责教研组日常管理工作。

②凡一线教师必须自觉、积极、主动、准时参加各种级别的教研活动(大市级教研活动参加率应在60%以上)。

③活动前有充分准备,活动中有详细记录,活动
后有认真小结。

校内教研活动:
①学习教育、教学法律法规。

②集体备课。

③互相听课,参加研究课、示范课、探索课等教学观摩活动。

④学习并研究国家现代考试制度改革,研究领悟现代高(中)考考纲和考题,分析命题趋势,搜集高(中)考资料和信息,力求人人认识高(中)考,熟悉高(中)考,研究高(中)考,把握高(中)考。

校外教研活动:
①由教研组长根据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站统一安排进行部署。

②所有外出参加教研活动人员,应由教研组长凭市教研活动安排表事先统一到校长办公室履行请假手续,并到教务处备案。

本《细则》经校长室审阅,在全体教师教学工作中实施。

本《细则》解释权、修改权归教务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