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分裂
减数第二 次分裂
精 细 胞
变形
精 子
细
胞
n
n
n
卵的形成过程:
复制 卵原细胞
联会 初级卵母细胞
着丝粒 分裂
第一极体
着丝粒 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
不均等分裂 第一极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次级卵母细胞
第二极体 (以后退 化消失)
卵细胞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初
卵级 原 复制 卵 减I
细 胞
母 细胞质不 细 平均分配
胞
2n 2n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图像辨别:
初级卵 母细胞
次级卵 次级精母细胞 母细胞 或第一极体
精子的形成过程:
复制 精原细胞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着丝粒 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 原 细 胞
复制
初 级 精 母 细
胞
2n 染色体数目
2n
次
减数第一 次分裂
级 精 母
怎样学好生物?
一.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二.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三. 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 四. 复习的时候看目录,自己想一想都学了什么,试着把每一过程用 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现在的生物学习出现了哪些问题?
生物学习的关键词:教材、教辅、做题
你做到了哪一部分?
前期
纺锤丝来源不同
由细胞两极 发出纺锤丝
中心体移向两极, 由中心体发出 纺锤丝
末期 细胞中间出现细胞
板,将细胞一分为二
形成子细胞 方式不同
细胞膜向内凹陷, 细胞一分为二
三、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1、减Ⅰ前的间期
特点: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减Ⅰ间期
2、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的认识
的 减Ⅱ的细胞: 或次级卵母细胞(后期葫芦状)
细
或第一极体(后期8状)
胞 分裂结束
的细胞:
精细胞
或 卵细子细 级 胞名称:精
母 初级精母细胞 细
胞
次
级第
其子细 卵 和 一
胞名称:母 极
初级卵母细胞
细体
胞
精第
其子细 细 或 二
胞名称:胞 极
次级精母细胞
体
或第一极体
II II末 后
着丝粒分离
(染色体数暂时加倍; 复制的DNA分离)
请排序:
1
2
3
4
5
6
7
8
4、1、5、8、3、6、2、7
即时练习: 2、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分析:
(1)有丝分裂中期 染色体数是4(6 ),DNA分子数是92( ).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粒数是46( ),染色单体数92是( ).
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
些变化的顺序应该是(②①⑤③④)
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
②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
③着丝粒分裂,新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④染色体变细,伸长,形成染色质
⑤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即时练习:
1、下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 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__①__⑤__④___③__②_
①②
③
④
⑤
即时练习:
1、某生物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其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依次是_4_6_,_9_2_, _9_2
/DNA
有
丝 分
CD
裂
染
色 体
AB a
E
c
d
FG
b
e
f
变 化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有中心体的复制
2、分裂期各期图形和特点
前期:两“消失” 两“出现”
核仁、核膜逐渐消失; 染色体、纺锤丝/体出现
中期:
后期:
末期: 反前期
着丝粒排在赤道面上 着丝粒分裂, (观察染色体数目和 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并移向细胞的两极
形态的最佳时期) (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纺锤丝/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核仁、核膜重现; 赤道面处出现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
第二极体
减II
第一极体 (小)
平均分配
第二极体
次级卵 减II 第二极体(小)
母细胞 细胞质不 (大) 平均分配
卵细胞(大)
n
n
细胞名称的判断总结:
有丝分裂的细胞: 体细胞
未分裂的细胞:精原细胞 或卵原细胞
减 数
减Ⅰ的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后期8状)
分
或初级卵母细胞(后期葫芦状)
裂
次级精母细胞(后期8状)
同 有
次
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自由组合
丝
分 裂
后期 I 同源染色体分离
分 裂
末期 I
第 二 前期II
次 中期II
分 裂
后期II
末期II
基本同有丝分裂(数目减半) (着丝粒分裂!)
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过程跟踪:
同源染色体 联会、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导致I末染色体数减半!)
I间
I前
I中
II前/I II I后 末 中
体a
变 化
减
数
分
裂
染 色
A
B
体a
CD
/DNA
变 化
E
c
d
FG
b
e
f
染色体 DNA
E
染色体
DNA
F
G
b
ef H
c
d gh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别:
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 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 中期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判断
一 奇数 看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有同源染色体
二 看 同 源 染 色 体 无同源染色体
一四个分来体自:母联方会、着一的个一来对自同父源方染;色体 形又状被、称大为小“都一相个同四的分;体在”减。数分
裂体一染前。个色期四体可分=_4以体_条_进=染_1行_色对_配_单同对体源的。染两色条体染=色_2_条
①和②, ③和④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①和③ ,②和④称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①②③④
2、减Ⅰ前期 (四分体时期)
1个 染色体
着丝粒 DNA 复制
着丝粒 1个 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
染色体数: 1 DNA分子数: 1 染色单体数:0
2个染色单体
1 2 2
一、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 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 程
M
二、有丝分裂过程(高等植物)
1、分裂间期
特点: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核仁 核膜
其 胞子 名细 称:卵 细 胞和第 二 极 体
次级卵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次级精母细胞
课堂练习1:指出下列各图分别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时期: 减Ⅱ末期 细胞 精细胞或卵 名称: 或第二极体
减Ⅰ前期
初级精(或卵) 母细胞
减Ⅰ中期
初级精(或 卵)母细胞
减Ⅱ中期
次级精(或卵) 母细胞 或第一极体
练习1、下列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
ADBCFE
A
B
C
D
E
F
3、根据下列叙述,选择有关细胞有丝分裂时期: (1)着丝粒分裂为二 (后期 ) (2)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 (末期 ) (3)核仁、核膜逐渐消失 ( 前期) (4)纺锤丝出现 ( 前期) (5)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间期) (6)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赤道面上 ( 中期) (7)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后期) (8)染色体转变为染色质状态(末期 )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男
精子
人
( 23 条) 受精?作用受精卵有丝分裂新个体
(46条)
(46条) 女
卵细胞
人
(23条)
减?数分裂
细胞分裂方式:
1、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 2、减数分裂(形成性细胞)
精子、卵
1、成分:染色体= DNA+蛋白质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 (染色质螺旋缠绕,即为染色体)
时期:减Ⅱ前期
细胞 次级精(或卵)母 名称:细胞或第一极体
减Ⅰ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
体细胞
减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或 第一极体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计算:
某生物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 (1)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依次是
_____8__、_ 16、16
(2)该生物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依次 是__4_、__8__、_ 8
rr RR
5、减Ⅰ末期
形成2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第二次间期: 很短暂,DNA不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
• 1、减Ⅱ前期
• 2、减Ⅱ中期
• 3、减Ⅱ后期
• 4、减Ⅱ末期
减数分裂各期特征汇总:
间期 I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 I 同源染色体联会(偶尔发生交叉互换)其 他
第 一
中期 I 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