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之道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之道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之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了城市,他们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由于流动人口日趋“家庭化”,尤其是他们处在接收义务教育年龄段子女的入学读书,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此国家提出了“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的重大决策之后,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如何办好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城里的孩子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如何在民办外来务工
人员子女学校激烈竞争的今天能傲然屹立?本文试图从对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剖析来讨论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之道。

一、科学地确定一个办学宗旨
科学的办学宗旨是办好一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最基本的前提,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建校伊始就在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提出了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形成特色办学,创人民满意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先进理念。

在多方专家的帮助下反复研究,制订了《办学方略》,规划了办学目的,制定了校长任期的目标,为办学宗旨奠定坚实宽厚的基础。

二、两只轮子
如果把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比喻为一辆古代两轮战车,那么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资金便是这辆战车的两只轮子,两只轮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学校的领导时时刻刻要高度关注这两个轮子的运转情况。

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是在于教师,所以学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

特别要关注学校经费的筹措与花费,坚持“算着花”,绝不能“花了算”。

保证在办学资金这只“钱轮子”上不出问题。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局部门的关心扶持下,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硬件设备设施投入越来越大。

三、三性统一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等三性和谐统一。

学校需建设校园文化长廊,大力开展古诗文吟诵、音乐、体艺、美术、航模、风筝、书法等兴趣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修身、感恩、法制、爱国主义等教育活动。

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高度重视时代性和科学性,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素质提升系列教育活动。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既热爱祖国,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国际型人才。

积极参与在市、区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的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四项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德育,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传承中华美德,提升师德修养,加强事业心、责任感,教育教师牢记“爱与责任”,全面关心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克服焦躁情绪和得过且过现象。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训。

不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

(二)、尊重科学,依法办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在以德治国的基础上建设严格的法制社会。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自然要依法办学。

办学者、施教者、受教者都要依法行事,大到《宪法》、《九年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小到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要严格遵守,直到养成讲文明、学礼仪、懂安全、守法纪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工作,增强计划性、实效性、持续性,克服盲目性随意性,使学校工作更加科学、文明和谐,切合实际。

(三)、文明服务,规范办学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细则》,切实做到备课、上课、改作、辅导、考试等五认真,以教导处为主体,期初、期中、期末全面组织服务总结,并把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成果与评优考核、奖励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五认真的自觉性。

加强学校组织规范建设,教导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因此要做到“科学服务,求实创新”,教育就是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

总务处是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是学校物资财产的管理部门,因此一定要做到“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制定好保管和赔偿制度。

踏踏实实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张扬个性,彰显特色特色是一所学校先进办学思想和卓越办学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学校独特个性的体现。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培植学校的办学特色。

首先着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每年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创造条件让年轻教师参加省、市委团校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鼓励年轻教师做到一年适应、两年成熟、三年成才。

其次,教育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组织开展学生个性
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新宁波小公民”能手,使他们个个有个性,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色。

做到真正的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宁波的蓝天下展翅飞翔。

五、办好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五大要素
五大要素即财力是基础,质量是生命,改革是灵魂,管理是关键,队伍是保证。

(一)、财力是基础一所现代化的学校,要给师生员工提供好的学习、办公环境和其他后勤服务条件,这就需要有较大资金的投入和支撑。

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办学经费的筹措和使用。

在财务管理上,要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对于收取书学费应按照各地区教育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年底接受物价部门对学校收支进行成本核算,做到收支分明,合理回报,坚持有利发展的原则。

精心做好年度财务预算,严格监管资金使用情况,精打细算,杜绝浪费。

(二)、质量是生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产业间的竞争集中表现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竞争上,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荣辱存亡。

而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要高度重视办学质量,一旦质量滑坡,就面临"无米之炊"的困难局面,就好比一个人丧失了呼吸,生命危在旦夕。

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老师的生命线。

(三)、改革是灵魂
当前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看,改革是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改革管理结构设置,到改革工资人事制度等方面,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都可以有意识尝试,因为我们深知:只有高度重视改革,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才能得到发展。

(四)、管理是关键
俗话说:“没有做不好工作的员工,只有不会管理的领导。

”纵观社会现象,很多问题的出现,说到底绝大多数都是由管理不善造成的。

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既要吸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精华,又要防止盲目照抄照搬。

学校要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各级管理体制人员要认真学习现代管理理论,提高现代管理水平。

(五)、队伍是保证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形成强大教育实力,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实现优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常言道“有一位好的校长就等于有一所好的学校”,但一位好校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他能不能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成为名校需要多种因素,而学校中有无名师,有多少名师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在招聘教师序列上原则上需要大专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证书。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扶持和兄弟学校的帮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要从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手,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人人成人。

加大对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力度,进一步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素质,进一步提高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生存能力,继续探索有益的发展之道,力争教育公正、公平、均衡发展,创优质教育,办特色学校。

在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里,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明天会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