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8年第48卷第3期(总第255期)__________青海畜牧兽医杂志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秦玉峰(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祁连,810499)中图分类号:S 812.5 文献标识码:B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是实现农牧业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牧民收人的根本所 在,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祁 连县依托农畜产品优势资源,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 为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调 整农牧业结构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不 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大“三品一标”的品牌建设 和宣传力度,努力培育特色品牌产业,延伸产业链、打 造供应链,形成产、供、销的农牧业产品全产业链模 式,全县农牧业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农牧业产业发展现状1.1产业结构特色不断凸显祁连县依托农畜产品优势资源,以农牧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为核心,转方式、调结构,全县农牧业产业 结构、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以藏羊、 牦牛为主导,牛奶、禽肉、鹿产品、青稞、油菜、中藏药 材、黄菇,林下鸡、草原生态鸡、野生鹿、藏香猪等为特色畜禽产业的结构特色。

2017年底存栏藏羊、牦牛为 主的各类牲畜117. 49万头只,可利用草场1552. 05万 亩,全县牛羊规模饲养比重达20%以上,标准化饲养 比重达10%以上,全县实现农牧总产值6. 15亿元,较 “十一五”末增长111%,全县粮油总产量4224. 5万t , 产肉1. 73万t 、产奶1. 2万t 、产毛1314t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业示范县、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全国草地生态 畜牧业试验区试点县。

1.2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能力显著建成省级农牧业产业园区(祁连县冰沟农牧业产 业园区),以农牧业产业园区为发展平台,不断拓宽企 业加工领域、延伸产业链,并初步形成了以省级以上文章编号:1003 -7950(2018)03 -0044 -04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生 产格局[1],扶持培育出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 司、祁连县祁连山半野生鹿基地有限公司、青海金祁 连乳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强的省级 龙头企业,成为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化的领头羊,涌现出的3家州级龙头企业逐步成为我县农牧业产业化 发展的中坚力量。

祁连县围绕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 产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特色农牧业,初步形成了牛羊 肉、乳制品等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祁连县县 牛羊肉精深加工率达20%,牛奶精深加工率达15%, 有机牛羊肉产品加工生产达5%。

1.3龙头企业生产加工领域不断扩宽组织省级龙头企业进行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认证, 有机牦牛藏羊肉冷链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认证有 机牦牛、藏羊产品种类34种。

做强牛羊肉精深加工 产业,龙头企业已建成祁连牛羊肉熟食品生产加工 线,研发牛羊肉熟食产品40多种,并正式投人生产, 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延长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龙 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形 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体 系,并依托以色列合作方,为微小企业和合作社生产 方式量身定制研发出牦牛奶酪加工工艺技术和先进 的关键设备,不断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

1.4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断壮大以实现农牧民增收为最终目标,认真落实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已组建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农牧民专业 合作社165家(其中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2家), 实现了全县纯牧业村全覆盖。

建成了家庭农牧场53 家,使全县牛羊规模饲养达到20%以上,标准化饲养 达到10%以上。

由合作社人股成立了祁连县农牧业 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在省会城市西宁建立祁连县 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体验店,主要以实体体验店与电子收稿日期:018 -04-18商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质产品宣传、推介、销售,产 业化发展形成了从生产一加工一销售的综合服务体 系。

1.5农牧业产业化品牌效益逐渐提升随着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 识、产品质量意识和企业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 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初步形成[1]。

目前祁连县共认证 “二品一'标”产品17个,其中有机产品2个、绿色食品 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中小企业和新型经营主 体注册各类农牧业商标73件,其中青海省著名商标2 件、海北州知名商标2件。

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把 品牌打造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祁连县的“雪域 八宝”“祁青”两件商标被评为青海省“著名商标”后,商标的价值提升,品牌效应十分明显,使用“雪域八 宝”商标的牛羊系列产品在广州、杭州、上海等地市场 十分畅销,而且价格比其他同类产品高,成为消费者 普遍信赖的畜产品。

品牌价值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农 牧民生产积极性,也加快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推 动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畜产品市场价格不断 上升,实现了畜产品优质优价,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为 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1.6农牧业产业融合联系紧密紧紧抓住当前祁连旅游业发展黄金期和“祁连大 草原”旅游品牌旺盛机遇,以及祁连县被列入全国休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良机,在深入推进草地生 态畜牧业建设进程中,围绕“一园六区”建设,依托丰 富的地貌类型、纯净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内 涵,注重农牧业生产与农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文化 创意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产业“承一启二”、“接 二连三”,并向全产业链延伸,加快“美丽资源”向“美 丽经济”转变,全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祁 连牧游业发展格局。

2017年,祁连县休闲农业经营主 体108家,实现农牧民就业4360人,带动农牧户10127户,实现接待203700人次,营业收入5940万 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49万元,实现利润1980 万元,牧游业正成为祁连三产发展和六次产业融合的 新引擎。

2主要的做法2.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体。

由政府主导,全县六个规范化合作社入股注册成立了祁 连县农牧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合理布局、资源 整合和资产入股等方式发挥产业化总公司的示范带动作用。

对祁连县22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53 家家庭牧场的生产资料、产品等进行整合、合理布局,开发特色畜牧业高精产品,统一产品包装和品牌打 造,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对规范运行的合作社生 产资料以入股方式纳入到农牧业产业化公司,以全面 推动全县产业化发展进程。

整合县域内的品牌资源,实现品牌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品牌资源整合和商标规 范化管理,将注册的“祁连藏羊”、“祁连牦牛”、“祁连 黄菇”农产品地理标志、“祁连山下好牧场”等商标及 各合作社注册的商标作为无形资产纳入到祁连县农 牧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品牌资源和注册商标 的统一化管理。

2.2引入产品加工技术,对民族特色产品进行研制开发针对祁连县民族成分多、饮食文化丰富等特点加 大对民族特色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结合祁连县饮食 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特点研制藏式饮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藏式手抓牛羊肉、藏式风干羊肉、风干牛 肉、特色糌粑等系列产品。

加大力度开发野生食用 菌,研究鲜菌的加工包装。

结合祁连县“黄菇之乡”的美誉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对本地区食用菌进行规范 管理,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开发食用菌鲜包装技术,将研发新产品整体推向市场。

2.3建立祁连县牛羊产业园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围绕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功能,建成突出有机畜牧业优势资 源、完善生产要素、先进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全面推 广绿色生产方式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

确定产业园 发展功能区,产业以种植、养殖两大产业为主导,按照 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和“一二三产融合”模式对现 有农牧业产业园入园经营主体和引进入园的项目进 行整合建设,划分各功能区,使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能 力更加明显。

2.4加大市场宣传对接力度广泛宣传祁连县特色农畜产品,进一步树立祁连 县畜产品在市场上的品牌,加大产品知名度。

多次与 省外牛羊肉生产加工企业就祁连畜产品销售进行洽 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赴山东等地开展农 畜产品市场对接工作,经两地政府和援青工作组的协 调沟通,祁连县积极与山东滨州市阳信县对接,开展 “千牛万羊”进山东工程,促进企业与合作社签订牛羊 购销合同和草场流转协议,建立“千牛万羊进山东”项 目收购牛羊基地,使祁连“藏牦牛”“藏系羊”产品成 功入驻山东市场。

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2018年第48卷第3期(总第255期)__________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国际有机食品博览 会,在展会中“天境祁连牌”牦牛肉、藏系羊肉荣膺第 十五、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绿色食品金奖,“雪 域八宝”系列产品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金奖,祁连牦牛、藏羊系列有机产品获上海国际有机 食品博览会金奖。

2.5开展电商及实体体验店建立健全“合作社+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 采取政府投资、合作社入股的方式,成立祁连县农牧 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省会城市建成畜产品销售 实体店,销售农畜产品达80余种,开拓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直销店+电商”的营销模式,形成一 套线下生产、线上推销的综合服务体系。

2.6做好有机产品生产制定合理有效的牧场监管机制,确保牧场牲畜按 有机标准进行养殖。

充分发挥内部检查员的检查作 用,定期对有机牧场牲畜的饲养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结合管理办法和考核结果对有机牧场实行动态化管 理。

加大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加工企 业的信誉度,为有效提高生产加工企业的信誉度,确 保企业与合作社、牧户建立长期有效的利益联接,企 业与合作社签定有机牛羊收购协议,质检中心不定期 的对企业生产的有机牛羊肉进行随机检测,建立和完 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大有机产品安全监管 力度。

3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3.1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现有的产业化内部机构松散,管理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之间缺乏稳定、健全、合理的 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真正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的链条关系不够紧 密,生产养殖户对企业信用度基本持怀疑态度,产业 化发展基本处于农牧户自发生产阶段,企业与基地、农牧户之间仍然是初级的买卖关系,原料生产的规 模、质量很难满足加工需求,导致农畜产品加工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很难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3.2龙头企业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低目前,祁连县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只有亿达畜产肉 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仅限于季节性屠宰,年屠宰能力3 ~5万头只,屠宰能力仅为全县年出栏牲畜的1/10, 无法满足全县牲畜的出栏需求,难以对全县一体化生 产形成持久而强有力的支持,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开 拓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