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863计划面上项目申报书标准样本
国家863计划面上项目申报书标准样本
时间(人年)
成员)及分担的任务
所在单位
合计: 20.1 人年
1.课题组长、副组长资历情况(从事过的主要研究任务及所负责任和作用,研究成果 和获发明专利情况,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情况。)
组长:
申请者长期从事设备故障诊断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 ⑴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宝钢技术中心重大项目“热轧主轧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研究及典型机架装
打印填入,对于篇幅不够的栏目可自行加页; 五、 专利查新结论及其他附件需与本申请书装订成一册,一并报送; 六、表 中 单 位 性 质 、 所 在 地 区 和 所 属 部 门 代 码 请 查 阅 863 计 划 网 站
():《863 计划课题信息有关代码对照表》。
(万元)
地方政府匹配
50
(请将提供经费方
银行贷款
出据的同意提供经
自有资金
20
费的证明,作为其
其它资金
他附件附后。)
合计
预计完成年限
2003 年 10 月
申报日期
2001 年 10 月
2
、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
序 号
姓名
1
2
3
4
5
6
3
7
8
9
10
11
12
性 出生年月 别
职务/ 职称
专业
为本课题工作 在课题中职务(组长、副组长或
电子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ΟΟ一 年 九 月 二十八 日
填写要求
一、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填写各项; 二、 对于第一部分中的多选栏目,采用在所选项编号上划勾的方式确定; 三、 申请书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
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四、申请书文本采用 A4 幅面纸,可以自行以同样幅面纸复制,填写内容需
另外,申请者还参加了“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0MW 汽轮发电机组工况监测与故障 诊断专家系统”、船舶工业、国防工业科技预研重点项目“052 舰动力装置工况监测、故障诊断与 预测专家系统”的部分研制工作,负责信号处理和故障特征提取研究工作。
作为深圳市蓝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智能维护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申 请者还主持了智能维护技术研发中心承担的国家经贸委“2001 年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智能维护 系统”和深圳市科技局项目“基于嵌入式 Internet 的远程监控系统”。 发表的主要论文:
拟解决的技术难点:
⑴ 基于可重构的远程操作虚拟控制面板生成技术。 ⑵ 基于网络环境的实时数据库技术,多源信息的获取与融合技术。 ⑶ 面向设备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虚拟设备病历、网络会诊技术。 ⑷ 设备性能下降、渐衰失效的预测与预诊断技术。 ⑸ 嵌入式设备性能远程监测、诊断、维护智能体的实现,面向开放式数控装备的远程操作、 监控与诊断的数字化服务集成平台的实现。
制造活动的全球化,对制造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化要求企业内部、企 业与设备供应商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协同工作、共享信息。由于产品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 服务地域的扩大,加之用户对服务时间要求的越来越短,迫切需要新的服务手段和相应服务技术 的支持。服务网络化、数字化配置以及制造装备的远程操作、监控与诊断维护功能是解决这一问 题的有效途径。基于网络的远程操作、监控与诊断表现为生产加工的操作者与被操作对象在物理 上进行分离,而在信息、逻辑上进行集成。这一发展,一方面扩大了操作者对操作对象的控制范 围,提高了管理者对加工设备运行情况掌握的方便程度,实现了远程的技术咨询、远程设备的故 障诊断及维修。另一方面,达到了制造资源的共享,迅速开拓市场,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创 造宜人化生产环境”的制造思想。
7. 玉柴重大横向合作项目:6112 柴油机加工自动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开发(主要负责)
在研项目: 获奖项目: 出版专著(教材): 发表主要论文: 1.
三、课题情况
5
1.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主要技术指标和水平
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可重构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与设备诊断维护技术相结合,研制能与开放式数控设备无缝结合的嵌入式远程操作、 监测、诊断、控制软件和装置,开发直接面向数控设备个体产品和最终用户的数字化远程服务支 持平台。本项研究首先结合华中数控产品,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系统和产品。其主要研究内 容如下:
4
出版的共享软件: 项目获奖: 开发的产品:
副组长: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 国家 863 计划跟踪研究项目:柔性制造环境下基于质量控制的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主要参加) 2. 国家 863 计划 CIMS 重点应用工厂项目:柔性制造系统故障诊断系统(项目负责) 3. 国家 863 计划 CIMS 重点应用工厂项目:加工中心故障诊断系统(项目负责)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及故障诊断智能化(主要参加) 5. 国家 863 计划 CIMS 重点应用工厂项目:光电通讯产品 CIMS 工程机械 CAD/CAM 系统(项目负责) 6. 国防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舰船柔性制造过程的建模仿真与故障诊断(项目负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课题申请书
领域名称: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
主题(重大专项)名称: 机器人技术主题
所属专题名称:
基础部件及系统
课题名称: 开放式数控装备的远程操作、监控与诊断
通讯地址: 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邮 编:
4300
联系电话: 027- 传真:027-
⑴ 基于可重构的远程操作虚拟控制面板生成技术研究。 ⑵ 远程操作与控制的通信管理与协议研究,远程操作与控制的实现技术研究。 ⑶ 基于视讯技术的远程监控技术研究,包括音频、视频数据的压缩与传输。 ⑷ 基于网络环境的实时数据库技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研究与开发管理反映数控装备运行 时间、零部件更换、零部件累计运行时间等动态属性的状态实时数据库。 ⑸ 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虚拟设备病历、用户档案技术研究,以及多源信息的获取与融合方法的 研究,这些信息包括过程/机器传感数据、故障/性能下降的历史数据以及设计信息等。 ⑹ 数控装备远程监测与监控中多通讯协议与通讯方式转换技术研究。 ⑺ 数控设备性能下降、渐衰失效的预测与预诊断技术研究,以及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监测与 诊断(包括远程会诊和协作诊断)技术研究。 ⑻ 嵌入式设备运行档案数据库与黑匣子技术,以及面向开放式数控设备的可裁剪、嵌入式 Internet 技术研究。 ⑼ 面向开放式数控设备的远程操作、监控与诊断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可视化组态、可重构技 术以及集成技术研究。 ⑽ 数字化服务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有关的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附有关专利查新结论)
⑴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现有技术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深刻 的“网络化革命”,这场革命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网络化与数字化是当今包括制造业在 内的各行各业不可回避的发展总趋势。 由于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制造业的市场、资 源、技术和人员的竞争更具全球性,而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设计、生产、服务)也具有全球性的 特征,即制造环境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主要技术指标:
⑴ 嵌入式设备性能远程监测、诊断、维护与操作软件和装置 模块化、可裁剪嵌入式软件模块,最大存储尺寸小于 512KB; 基于嵌入式 PC 的设备性能远程监测、诊断、维护装置(20mmx10mmx15mm);
6
设备性能预诊断,Email、ICQ、手机短信息主动呼叫报警; 嵌入式设备运行档案数据库、软件黑匣子功能; 嵌入式 Web 服务器、FTP 服务器,支持浏览器远程操作; 远程操作面板可重构、可定制; TCP/IP、RS232/485、Modem 多通讯协议; IP 地址访问限制、信息加密等网络安全功能。 ⑵ 数字化服务支撑平台
置开发”(400 万)的总体软件设计和诊断机理研究工作(55 万),开发了一个基于 Web 的热轧主 轧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⑵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大型机电系统中若干动力学关键技术的研究”三 级子课题“远程诊断网络平台的研究”子项目(38 万),建立了设备故障远程诊断示范网站 (http://202.114.6.48)。 ⑶ 作为项目软件部分负责人,承担了宝钢委托项目“风机类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47 万), 开发了一个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组态式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⑷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湖北省电力实验研究所科研项目“输电导线在线断股检测装置的研 制”,设计了一套高压输电导线断股检测装置。 ⑸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网络课程”项目。 ⑹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华中理工大学校基金项目“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数据压缩和传输”。 ⑺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华中理工大学教改项目“工程测试网上开放实验室”,建立了工程测试 网络化虚拟教学实验室。 ⑻ 与香港城市大学谢伟达博士联合申报了香港香港城市大学策略性基金项目“Web Based Remote Cooperative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获资助。
预期达到的目标:
⑴ 面向开放式数控设备,研制开发出能运行、集成在开放式数控设备所采用的工业 PC、嵌 入式 PC 和 Windows/DOS/Linux 操作系统上的通用性强、成本低廉的嵌入式设备远程操作、监测、 诊断与维护软件和装置。
⑵ 开发与建立运行在企业网站(或远程服务中心)的 Windows NT/2000 环境,基于网络的远 程操作、监控与诊断维护的数字化服务支撑平台。
成果提 0√1.发明专利 02.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03√.新装置 04.新材料 05.新工艺(或 供形式 新方法、新模式)0√6.计算机软件 07.技术标准 0√8.论文论著 09.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