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防监控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产业结构:链条复杂,设备厂商占据核心地位 (5)
1、安防监控产业链条复杂,算法、芯片和零组件共同构成上游部分 (5)
2、定制化、技术密集特征和品牌效应使得中游设备厂商占据产业链核心 (9)
二、历史回顾:上游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带动行业发展 (11)
1、上游算法、芯片和零组件构筑安防监控产业发展基石 (11)
2、算法:图像处理和编码压缩算法持续创新推动行业迭代 (16)
3、芯片:技术路线创新和进口替代推动安防监控设备成本降低 (18)
(1)后端DVR用芯片:历经两次技术路线迭代,华为海思已成最大厂商 (18)
(2)前端模拟摄像机ISP芯片:借CMOS替代CCD东风,富瀚微已成行业龙头 (20)
(3)前端网络摄像机IPC芯片:国产厂商已经成为主导 (20)
4、图像传感器:CMOS替代CCD,推动实现前端设备成本下降和高清化 (21)
(1)硬件结构创新叠加图像处理技术快速发展,CMOS不断缩小图像质量差距 (23)
(2)工艺快速迭代,CMOS成本持续下降 (24)
(2)性价比之外,CMOS在可集成性、低功耗和信号读取速度上具备充分优势 (25)
(4)CMOS替代CCD带动安防监控前端摄像机成本降低和高清化迭代 (27)
5、监控镜头:性能提升推动行业高清化,国产化降低前端设备成本 (27)
三、未来已至:深度学习算法成熟和AI芯片性价比提升带来新一轮智能化机遇 (30)
1、“看得懂”成为安防监控的发展新方向 (30)
2、深度学习算法带来计算机视觉革命性进步 (31)
3、安防监控智能化时代已经开启,行业空间再次打开 (34)
4、芯片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安防监控智能化可期加速落地 (37)
上游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是安防监控产业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安防监控产业截至目前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高清、和智能监控时代。
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依靠其产业链上游的算法、芯片和零组件的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来推动实现,而每一次的更新换代又都带来了安防监控系统的功能提升、应用场景拓宽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因此我们认为,上游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是安防监控产业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
具体来看,数字化过程中,依靠编码压缩算法和芯片的成熟,安防监控系统的存储回放效率大幅提升,而在网络高清化过程中,前端设备由模拟摄像机过渡为网络摄像机,安防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拓扑结构限制被打开,同时伴随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的性能进步,监控图像质量大幅提升。
此外,随着CMOS替代CCD,以及芯片和镜头环节的国产化替代,安防监控系统的成本也不断下降。
深度学习算法成熟带来新一轮智能化机遇,行业空间再次打开。
深度学习算法为计算机视觉技术带来革命性进步之后,在安防监控领域利用计算机视觉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已经具备条件。
目前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行为识别、场景识别等功能纷纷突破应用门槛,针对具体场景的应用方案也不断成熟,安防监控行业的新一轮智能化大变革已经开启。
智能化可以为安防监控行业带来客户边际效用的明显改善以及
应用场景的本质层面拓宽,原有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新增的场景需求、以及硬件设备之外的软件层面的价值量提升将共同驱动行业规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