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lant Landscapein Beijing Parks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对比分析——以太阳宫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为例作者:xxx班级:xxxxxx学号: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PLA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lant Landscapein Beijing Parks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对比分析——以太阳宫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为例摘要:本文对太阳宫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的绿地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植等进行了论述,从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绿地类型的角度对其植物应用情况的不同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植物种类构成、植物选择、植物配置应用、绿地类型、比较目录1 太阳宫公园概述 (2)1.1 概况 (2)1.2 植物及其应用现状 (3)1.2.1 植物种类组成 (3)1.2.2 群落植物配置分析 (3)2 元大都遗址公园概述 (4)2.1 概况 (4)2.2 植物及其应用现状 (5)2.2.1植物种类组成 (5)2.2.2植物配置分析 (5)2.2.3 主要节点的植物配置特征 (6)3 小结 (7)1 太阳宫公园概述1.1 概况太阳宫公园位于北京市北四环路望京西桥以南,三、四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内,其东北部是四环路百米绿带。
公园总占地37. 4 hm2,总投资2. 85亿元,是朝阳区第2大公园。
园区内绿化面积7. 5万m2,其中有2. 5万m2的大草坪,1. 4万m2的人工湖,720 m长的人工湖岸和2700 m2的太阳广场。
太阳宫公园具有三重身份,首先它是一个区域性综合公园,主要服务于周围居民的日常休闲需要。
第二,它是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内绿化设计采取了开阔的草坪与疏林相结合的方法,栽植300余株雪松、油松、国槐等常青树木,6余株银杏、悬铃木、白蜡等落叶乔木,万余株花灌木和近3万株花卉组成色带与四环路绿化带融为一体。
第三,它是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破坏性城市灾害发生时需要发挥其对灾民紧急救助,供无家可归者避难栖身等功能。
1.2植物及其应用现状1.2.1 植物种类组成经调查统计,太阳宫公园现有植物73种,其中乔木33种、灌木22种、草本18种。
从植物种总数来看,该公园在北京市城市公园中属中等水平。
据统计,北京市城区公园绿地栽培植物共有173种,其中乔木94种、灌木69种、草本214种、藤本16种。
因此,该公园的植物多样性还有发展潜力。
太阳宫公园的植物选择遵循“乡土、低耗、优势、特色、健康”原则,重点选育配置那些生态适应性好、耐干旱、低耗水、观赏价值高、具有保健功能、无生物污染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乡土植物。
应用最多的乔木有银杏、馒头柳、旱柳、刺槐、一球悬铃木、油松、圆柏; 灌木有小果海棠、金银木、重瓣榆叶梅; 草本有早熟禾。
太阳宫公园的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的种类分别为33、22、18种。
乔木与灌木种类比为1∶0.67。
太阳宫公园有草本地被植物18种,其中草坪草4 种。
公园内有面积2. 5万m2 大草坪,还有其他小草坪和2700 m2的以草本花卉种植为主的太阳广场,草本植物数量所占比例较大。
太阳宫公园有常绿树10种,落叶树45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种类之比为1∶4. 5。
其中,常绿树在乔木层均为针叶树,只在灌木丛有小叶黄杨、冬青卫矛和黄槽竹等常绿阔叶树。
1.2.2 群落植物配置分析群落根据受人为干扰的程度分为自然(天然)群落、人工群落和半自然(人工) 群落。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属于典型的人工群落。
群落植物配置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太阳宫公园中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群落进行的分析,论述其优势与缺陷,希望从中体现整个公园的植物配置情况。
(1)群落1 植物配置与分析该群落位于公园入口附近,2条园路交汇处,地势平坦,光照充足。
群落植物乔木层为:圆柏、油松; 小乔灌木层: 重瓣榆叶梅; 低矮灌木层: 沙地柏、龙柏; 草本地被层: 马蔺、早熟禾、二月兰。
从生态习性上看,该群落以常绿针叶树种为主,没有冠大荫浓的阔叶乔木遮阴,植物相互间几乎无混交,所有植物均能得到充分的光照。
所用植物都是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无需特殊环境,因此植物整体生长良好。
从景观上看,冬季绿量大是该群落一大特点。
由于常绿针叶树所占比例较高,且从主要观赏面看,前景和背景都是常绿树,冬季景观与夏、秋两季差异不是太大,仍能保持绿色。
龙柏被修剪为圆球形,沙地柏为匍匐丛枝形,圆柏为圆锥形,油松树形接近卵圆,不同的树形和绿色的差异使得绿色景观也富于变化。
春季粉红色榆叶梅盛开之时是该群落景观的亮点,常绿树的深绿色前景和背景衬托了榆叶梅的花,使得景观色彩反差强烈,层次分明。
该群落位于两路交叉处,其功能主要是观赏和道路引导作用。
(2) 群落2 植物配置与分析该群落位于公园南部,地势平坦,光照较充足。
群落植物乔木层为: 榆树、洋白蜡、圆柏、白皮松; 灌木层: 棣棠、黄刺玫; 草本地被层: 早熟禾、紫花地丁。
该群落植物都是乡土植物,适应性较强,耐旱、耐寒。
圆柏和白皮松占了很大比例,对下方植物光照影响较大的乔木只有榆树和洋白蜡,灌木层的棣棠和黄刺玫均喜光,少数黄刺玫受榆树树荫影响光照不够充足,生长受限,其余均生长良好。
从景观上说,群落中常绿针叶树占了很大比例,棣棠的枝条为绿色,冬季景观照顾的较好。
棣棠和黄刺玫都在春季开黄花,花期稍稍错开,因此春季是以黄色花为主色调的一个观赏季。
洋白蜡有黄色的秋色叶,为秋季景观增加了变化。
不过,该群落中高大的乔木只有 1 株榆树,层次没有很好的拉开,缺乏复层混交。
而作为唯一的大乔木榆树树形不够优美,未能很好的发挥园景树的观赏效果。
总的来说,该群落植物生长良好,考虑了四季景观。
不过,群落位于园路边,除了观赏功能,还应有遮荫功能,而群落中庭荫树很少,周围也几乎没有遮荫乔木,造成区域内阳光直晒。
图1 群落1平面图 图2 群落1立面图图3 群落2平面图 图4 群落2立面图2元大都遗址公园概述2.1 概况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以下简称遗址公园),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遗址上重造的,它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而进行重新规划改建的, 它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大体上与北京的十号地铁线相重合, 全长9km, 总面积114hm,公园中“蓟门烟树”、“大都建典”、“古垣新韵”、“大都盛典”和“龙泽鱼跃”五大节点把朝阳段和海淀段连接起来,从西到东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发展脉络。
目前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城北最大的带状公园,集保护历史遗迹,改善生态环境,休闲娱乐游览于一体。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绿化覆盖率达到73%,小月河横穿而过,河南侧为土城遗址保护区,北岸为绿化景点建设区。
小月河为主体水景区,七个水生植物区内种植了荷花、芦苇、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建有亲水观景平台。
沿小月河修建了五个木质游船码头和六座形态各异的跨河小桥,使两岸不同风格的美景相互连接。
清浅的水面,种植鸢尾、水葱等水生植物。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有海棠花溪,种植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
公园的海棠花节与香山植物园的桃花节、玉渊潭的樱花节并称北京春天的三大花节。
截至2012年第十五届海棠花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种植了28个品种、5000余株海棠,是北京市海棠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海棠园。
2.2植物及其应用现状2.2.1植物种类组成遗址公园中的树种选择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共有乔木3000多株,落叶乔木主要有刺槐,国槐,毛白杨,银杏,柳树等北京长势较好的本土树种,常绿乔木选择雪松,油松,圆柏,侧柏等,灌木主要以大灌木为主,选择紫叶李,紫薇,棣棠等;整个遗址公园在修建初期选择的苗木就以长势较好,树形较为饱满为选苗标准,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较好的观赏效果。
遗址公园内部使用的灌木数量和品种相对较少一些,即使种植也是选择树形较大的灌木,主要树种有:棣棠、迎春、山桃、山杏、太平花、华北珍珠梅、金叶女贞、紫叶李、紫叶小檗、小叶黄杨、紫薇、碧桃、黄刺玫、荆条、连翘、大叶黄杨、红王子锦带、玫瑰等。
地被也主要是以草坪为主,只在节点广场部分使用应季花卉进行丰富,从而保证了公园内部的通透性和安全性。
地被植物主要有:玉簪、萱草、马蔺、鸢尾、铺地柏、矮牵牛、二月兰、野牛草、沿阶草等。
2.2.2植物配置分析(1)通过植物分割外界环境在城市干道与公园连接主要出入口,通过设计成密林种植区,与外界吵杂的环境所分割,从而使公园内部自身形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内部空间,与吵杂的城市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2)形成多个单一树种林下广场整个遗址公园中设计布置了多个林下空间来满足周围人群的使用,根据各个节点景点主题不同所选择树种也不同从而形成多个不同的空间感觉,有形成公共空间的刺槐林,也有形成小空间的油松林,多种不同的空间,为人群创造良好的交流和休憩空间。
(3)乔灌木及地被植物配置特色在元大都遗址公园里,应用了大量的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造景,这些树种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是北京地区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
在所应用的植物材料中,公园考虑了景观的季相变化,同时也栽植了大量的彩叶树种,使得公园景观优美,生态环境与景观得到了良好地协调。
此外,公园还栽植了大量观赏性高的花卉栽培品种。
在草坪上还大量种植了花灌木与高大乔木相搭配,合理地形成了复层混交配植效果。
在林下植物配植时,公园除利用玉簪等常见地被植物外,还应用了千屈菜等,丰富了林下植物种类,同时,利用林下植物的花色及形态,进一步提高了景观观赏性。
2.2.3主要节点的植物配置特征(1)银波得月该景区以体现水景特色为主,河岸北部现在建有一些体量较大的建筑用于餐饮,局部将河道加宽,与建筑相呼应,景观多变,植物种植以水生植物为主,突出自然野趣的水景特色,生动的再现了护城河当年的风貌,修建后的银波得月景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油松广场和船舶休息区。
油松广场主要是营造出一个安静的私密的空间,吸引了许多居民在此休息,读书,偶尔还传来阵阵乐笛声;而另一端的船舶休息广场却是相反的一种景象,新建的船型广场只简单的星散的种了几棵银杏,主要还是以铺装广场为主船型广场两侧是设计的台地型水生植物广场,夏季,小月河两侧的水生植物郁郁葱葱,高低错落,随风而动。
(2)水关新意水关新意景区主要是保留了原水关遗址,此景区面积较小,主要是一个原景的展示区,通过从形式上设计了小桥,枯水来体现,此处的植物种植较密,结合场地形成多个私密的小空间,密林掩映下的珍珠绣线菊道路散发出阵阵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