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欧洲的启蒙运动3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欧洲的启蒙运动3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册欧洲的启蒙运动3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启蒙运动的性质;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二、要求学生认识1.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造就了欧洲的启蒙运动。

而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通过分析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形成,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精神。

3.通过对启蒙运动影响的分析,说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意识对物质的主观能动作用。

4.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谬误。

凡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事物,必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启蒙思想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引导学生比较霍布斯与洛克思想的异同,伏尔泰、孟德斯鸠与卢梭思想与实践的异同,同一时期中国与欧洲反封建思想的异同,培养学生从比较中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2.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和作用的讲述,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张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二、本课难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要点(板书)第四节欧洲的启蒙运动一、启蒙运动的兴起1.背景:17、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2.主要内容:提倡理性;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3.性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4.早期的启蒙思想家: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二、法国的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三、启蒙运动的影响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文艺复兴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意大利本身的人才结构和文化遗产。

)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17—18世纪,在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也由此兴起。

讲授新课一、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一词在法文中为光明、智慧之意。

什么叫“理性”?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须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这里牵涉了一个思考什么、怎样判断的问题。

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

请同学们由此推断启蒙运动产生的条件。

1.条件(学生:1.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2.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

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

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

于是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思潮兴盛起来,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

这正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封建主义的主权、神权、特权之所以能够在很长时间里占统治地位,其重要的前提之一,便是人们的迷信与愚昧。

破除迷信,批判蒙昧主义,自然成了启蒙运动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它被称为“启蒙”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理性学说有了科学的依据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于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内容和性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他们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这场以人权对抗王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请同学们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

(学生:(1)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刚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2)主要内容不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崇尚“理性”;(3)方式不同: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已提出了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4)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

)启蒙运动发源于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

什么原因?(客观存在决定意识)霍布斯和洛克是英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

3.早期的启蒙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34页第三段和第四段,先罗列两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再比较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学生:霍布斯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不反对君主专制;(3)无神论但又主张借助宗教维持社会秩序。

代表作:《利维坦》。

洛克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主权分立。

两位思想家思想的相同点,都主张社会契约。

不同点:霍布斯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提倡君主立宪制。

)什么是社会契约?启蒙思想家们普遍追求人的自由权利。

但这种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无限制的,它必须受人民共同意志的制约。

人民的共同意志即社会契约。

在服从共同意志的条件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从而也都是自由的。

否则,个人自由根本无从谈起。

请同学们谈谈思想家们提倡社会契约的出发点(反对君主专制)。

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转到了法国。

在那里,出现了一批光芒闪烁的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欧洲启蒙运动进入了高潮。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但同时,法国又是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堡垒,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盛行。

作为第三等级的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对旧体制发起了猛烈冲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启蒙思想。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他出生于巴黎,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

因得罪一个贵族而被放逐出法国后,到了英国。

在英国期间,他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和洛克的哲学著作。

回到法国后经商发了财,过上了优裕的生活。

伏尔泰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著作清新、机智。

常带有绝妙的讽刺,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

1778年,伏尔泰逝世于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小城,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把他的遗骸运到巴黎著名的先贤祠重新安葬。

人们在他的灵车上写着这样的句子:“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请同学们从课本第35页第一段的叙述中概括伏尔泰的思想观点。

(学生:(1)抨击天主教会;(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以批判天主教著称,但他却并不是以无神论的观点进行批判,而是以天主教的腐化、堕落、滥施淫威为出发点的。

相反,他还认为宗教有助于维系人心。

他有一句名言“如果没有上帝,也要捏造一个出来。

”孟德斯鸠,出身于贵族世家,但他却接受了时代精神的影响,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洪流之中。

他曾经到英国游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

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孟德斯鸠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的名著《波斯人信札》,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等。

孟德斯鸠最突出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在代表著《论法的精神》中,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更明确地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

三者之间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互相独立、互相监督。

请问,三权分立说的矛头直指谁?(封建专制主义。

)孟德斯鸠从哪些方面发展了洛克的学说?(1.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2.司法独立;3.君主权力进一步受制约)可见,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本质上来说,依然是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政权组织形式。

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法的功能,政府的功能。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5页的《论法的精神》的引文。

以进一步理解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政治自由的真正内涵。

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资产阶级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

他说:“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只有在法律和社会契约允许的范围内,在政府的统治下,公民才会是真正自由的,安全的,一个公民可以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论法的精神》一文,为资产阶级以法制对抗专制指出了道路,为资产阶级法学奠定了基础。

请同学们找出伏尔泰、孟德斯鸠思想的共同点。

(都反对封建专制;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由此可见,伏尔泰和卢梭的观点、立场是一致的,他们都代表了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严厉批判的是卢梭。

卢梭,祖籍法国,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工人家庭。

他幼年辍学,当过佣人和家庭教师,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既使他饱尝了寄人篱下的辛酸,也使他目睹了社会不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他强烈渴望社会平等。

他凭借活跃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撰写了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第35页的小字,了解这本著作的内容。

卢梭最主要的政治观点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卢梭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继承和发展了英国霍布斯的观点。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的“公意”,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

他主张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有同样的权利,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他提倡,当统治者要撕毁社会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

请同学们说说,卢梭是怎样发展了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

(霍布斯并不反对君主专制,认为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

)卢梭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论,将人民置于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

请同学们比较卢梭与伏尔泰、孟德斯鸠思想的最大的不同点。

(君主立宪制和“人民主权”说。

)伏尔泰、孟德斯鸠都极力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认为英国“建立了一个举世唯一的政府”,“在当今世界中,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

”孟德斯鸠也认为,英国的政治制度可能是能够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最好的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当伏尔泰、孟德斯鸠为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巨大进步而欢呼的时候,卢梭以他那天才的思想,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深邃的政治敏锐的眼光,已经看到了君主立宪制度的缺陷:“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以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卢梭认为,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而是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