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工艺之间的关系
质量与成本对产品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而设计对产品的质量与成本又有决定性的作用。
每一个合格的设计人员要做好市场调研,满足用户需要。
设计人员要懂加工工艺、材料与热处理,要倾听工艺人员、车间技术人员、操作工的合理化建议。
每次新产品试装结束以后要召集各方人士开评估会,在会中要倾听各方意见,其中现场装配钳工的意见最为重要,因为她们代表了客户的意见。
工艺人员要懂得设计原理,帮助设计人员把关产品质量,用最简单有效的加工方法,最低的生产成本,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
实际工作中也会有不与谐的地方。
例如:设计人员的材料选用与热处理知识欠缺,总就是以为材料选的越贵越好,只写最终热处理结果,结构设计不能规避热处理风险。
乱标公差,加工工艺性、装配工艺性与维修性差,有的零件虽然可以加工出来,但就是加工成本却上去了。
工艺人员向她提出时,还很牛,说:“这就是您们考虑的问题不?就按图纸做。
”不肯改图纸还以为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威?难道要工艺人员改您的图纸不成?
工艺人员不懂设计原理,缺乏相关知识,只能照葫芦画瓢编工艺。
不经设计人员同意,在工艺上乱改结构与降低设计精度。
当加工质量出现问题时还乱拍板说可以用。
跟设计人员斗气,瞧她们出洋相。
瞧到有差错也不跟您说,继续做下去。
跟您说了您也不听,我来给您檫屁股。
那好就按您图纸编工艺,出了差错就是您的责任。
倒霉就是企业。
设计人员与工艺人员在生产实践中需要相互配合。
一遇到设计与工艺无法沟通时,就向上级领导反映,不就是搞僵了关系?当自己工艺出差错,零件不符合图纸要求时设计不同意用?
有的厂里车间技术员,拿到图纸后发现错误,第一反映就就是先别说,等零件出来再说,等着瞧设计人员的洋相,这也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设计与加工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我想平时与车间技术人员多沟通一下,这种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现在我一板就是图纸设计完了之后就一直跟下去,直到完工,包括加工,装配,调试,有空与她们一起搞,从中体验自己的设计有什么缺陷,同时听听车间技术人员的意见,事半功倍啊,好多东西就是您坐办公室永远也想不到的东西,个人感觉有收获。
好的产品就是设计与加工工艺以及所有参与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有的甚至就是很多人修改过后才能定型,所以说做设计的朋友不要忘记默默支持您们的底层技术人员们,平时多沟通一下,能避免不少麻烦,甚至提前发现错误。
我们每次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后,第一件事就就是先去车间了解一下这个单位的两件加工能力,包括机加工,热处理等,这对以后您的设计产品的成本起了很大作用,能在本厂加工的尽量在本厂加工,不能加工的再考虑外协。
把零件设计出来后,您模拟一下它每一步的加工过程,包括机加工、热处理、电镀等,这样就不会造成零件设计出来了却加工不出来的现象。
我觉得一个设计员,只需要了解它的加工过程就可以了,而不必具有工艺员的水平,因为车间工艺员还包括了工时的制订,这个就是不需要设计员掌握的,而且您也掌握不了,每个工厂的工时都就是不同的。
设计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就是:首先就是满足生产安全(即让工人在操作您设计的机构时,不会出现危险),其次就是满足生产需要(即满足达到最大限度的创造出产量的需要),最后就是降低成本(包括材料费用,加工费用)。
个人认为做机械设计的,必须要有师傅传授,作为一个新手,首先要做的就是助理工程师,说白了就就是徒弟。
先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然后搞明白怎么一回事,最后自己来做这么一回事。
错误就是难免的,尤其就是对新手来说,但就是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然学费白交了。
我就犯过。
但就是,重复的错误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另外,有可能的话完善DFMEA(设计阶段的失效模式),这对设计经验的积累就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不可能就是全能冠军样样都懂,总有不懂的地方与弄错的时候,但每次都有错误发生,而且就是低级错误,成熟期拉得也很长,这样就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图纸交出,有的设计人员几乎瞧不到她下车间,也不知道她设计的设备性能如何,这显然必须要靠下车间得到反馈才能知道。
有的设计人员得过且过缺乏钻研精神,更不要说花时间掌握其相关的专业知识,还牢骚挺多。
基本功扎实的设计人员画出的图纸一瞧就知道有水平,她们虽然也会出差错,但下面的人能理解她们,不就是说她图纸没有毛病,而就是瞧她产品设计的完美,有创新,知识面广,人虚心肯学,进步块。
老国企这方面问题相对较少,现在新企业这
方面问题较多,老板有钱招聘一帮人就开始干了,老板与员工的技术、管理、经验都相对缺乏基础工作没做好,问题相对就多了,这也正常,但要尽快解决,这样的企业才有前途!
所讲的情况在我身上实际发生过,并且还在继续的发生着。
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就是设计人员缺乏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所导致,甚至对于基本的公差配合不甚精通,却往往站在技术权威的角度发号施令,结果开发出了产品之后出现不能正常生产的情况,为了订单的交付不得不暂时的降低使用标准(可就就是不会因此更改图纸),以此应付车间的生产实际。
等到下批订单出现时,继续着重复而又无聊的事情。
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往往就就是把当前国内甚至国际上最高的标准应用到实际的产品要求中,为得就是给自己的产品增加理论上可行的依据。
标准定得高高的,也得有能力加工出来才行啊!工厂内只能达到的精度就是0、02mm,而产品中的技术要求却必须达到0、01mm,这就就是好高骛远了。
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有换位思考的精神与做法,才能保证公司个部门的配合流畅,保证公司的发展。
一个合格的设计人员,应该就是精通设计,加工,测量,装配的,这样就是很难的,但一定要考虑到材料,加工,热处理,研磨,表面处理,组装,维护与加工成本。
有地方不懂其实不重要,如果不懂又装懂,不尊重事实,那就惨了,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技术员,先要懂得一些常用的加工工艺知识,对常用的加工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像加工零件大小,精度等。
其次要有较快的图纸绘制能力,图纸审核能力,对整个加工流程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跟踪,对基层技工充分交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其次就就是多瞧瞧同行业中的加工工艺与方法,触类旁通提高水平。
再者广泛学习,多接触新的加工设备。
加速发展,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