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柜开关柜二次线制作要求
1、使用工具:压线钳、断线钳、剥线钳、螺丝刀等。
2、绝缘导线的选择:通常辅助线路中,电压回路、控制回路导线截面积选用1.5mm²,电流
回路选用2.5 mm²,颜色为黑色,型号为BVR聚氯乙烯绝缘线,活动线束必须选用BVR 导线。
3、计量电压回路采用BV2.5 mm²独股分色分相硬线,计量电流回路采用BV4 mm²独股分色
分相硬线。
4、接地线
❶CT、PT二次接地线用4 mm²BVR绝缘导线(黄绿相间色)。
❷仪表设备、外壳接地线用2.5 mm²BVR绝缘导线(黄绿相间色)。
❸电压互感器外壳接地线用6 mm²BVR绝缘导线(黄绿相间色)。
❹避雷器接地用25 mm²BVR绝缘导线(黄绿相间色)。
5、二次线制作和连接:
❶根据行线方案,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集束线走线要长出40~50mm,防止经捆扎后弯度不够,下线后端头套标记。
❷多束导线应捆扎成束,用呢绒扎带或螺旋管捆扎成圆形。
线束配置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线束应用吸盘与箱体固定,水平时每300mm,垂直时每400mm固定一次。
❸根据线径不同选取剥线钳剥去线头绝缘,拨线时不应损伤线芯,剥去线头绝缘长度要合适。
❹导线接头弯曲成圆形时,弯曲直径大于紧固螺丝直径的0.5~1mm,圆圈与导线绝缘层之间相距2mm,弯曲方向与螺丝紧固旋转方向一致。
❺使用BVR多股导线时,应在端头处压接经过电镀处理的铜质冷压端头。
冷压端头口径与导线线径匹配,用手动冷压钳压接,压接时其钳口要根据线径号选用,压接后端头不得松动。
❻导线与原件接点或母线连接时用螺钉拧紧。
每个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两个接头间要垫一个与螺丝直径相称的垫圈。
❼二次线过门时应予可靠固定,并留有充分的旋转余地,保证开门时导线不受损伤。
❽每根导线接线前弯曲时应美观一致,留有意外损伤后再接的余量。
❾每根导线都应有标记头,标记头上写有线号及方向,字迹清晰、牢固。
❿导线中间不得接头。
为方便电器检修,导线与电器触头之间不得采用焊接,应采用接线端子过渡。
6、行线工艺的基本要求:导线及线束排列均匀、合理。
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相同产
品的走线方向方式应相同。
导线不允许承受应力,以影响导线的正常运行,在线束的转弯处应有圆弧过渡,并用波纹管或缠绕管包裹,过门线应用黄绿双色软线连接。
❶线束的捆扎不能损伤绝缘导线的绝缘层。
❷禁止使用焊接或铰接的方式加长导线。
❸绝缘导线穿过金属构件时,应采取使绝缘层不被破坏的措施,如在导线穿越金属面板的孔上戴橡胶圈、塑料护齿条或绝缘护套等。
❹二次线束不应直接敷设在导电部件或铁板上,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用走线槽、呢绒扎带将线束固定在吸盘上。
❺每个线束都应捆扎固定,应不因元器件的操作产生位移或晃动。
4、行线的具体要求:
❶出线有序。
❷扎带距离要合理美观。
❸进出线的折弯要合理一致。
❹导线与进出线端子压接外,不允许线芯裸露(漏铜)。
❺出线预留长短高低一致、实用。
❻每根出线线前必须用扎带扎进。
❼多根线成束必须用扎带扎、方向一致。
❽线把折弯处两侧用扎带扎紧。
❾进、出线距相等、平行、一致。
❿线号标识齐全、正确、且方向一致、处于同一水平、字号朝外。
⓫导线与进出线端子连接严密可靠,圈经与固定螺丝适中,折弯的线圈顺时针方向。
5、行线方式:
❶嵌入式。
利用胶膜固定或螺丝固定在开关柜上。
槽内线束可以不捆扎,但应排放整齐,便于检修和散热,槽内导线一般不要超过50根。
❷固定式。
将线束均匀、整齐的固定在塑料线夹、自粘吸盘上或固定在金属条架上(金属条架用塑料带包扎一层)。
❸预制式。
在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如大量相同的二次线,可以在预制板(或样品)上预
制线束,然后再放到设备上安装、整理及固定。
这样可以大量节省导线,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6、热缩管起保护和标志作用。
7、螺栓的贯穿方向应由下至上、由左至右、由后至前,螺母应置于维修一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5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