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工艺放大

制药工艺放大


以单位体积液体所分配到的搅拌功率相同 这一准则进行反应器的放大, 这一准则进行反应器的放大,是一般化 学反应器的放大准则,即: 学反应器的放大准则, P / VL = 常数
经验放大方法
搅拌功率相同
①对于不通气的搅拌反应器,由于: 对于不通气的搅拌反应器,由于:
经验放大方法
几何相似
对于通气搅拌反应器, ②对于通气搅拌反应器,可取单位体积液 体分配的通气搅拌功率相同的准则进行 放大,即有: 放大,即有:
时间常数法
反应时间、扩散时间、混合时间、停留时间、 反应时间、扩散时间、混合时间、停留时间、 传质时间、传热时间、溶液临界时间等。 传质时间、传热时间、溶液临界时间等。
中试放大的基本方法
(3)数学模拟法 )数学模拟法——
数学模拟放大
根据有关的原理和必要的实验结果, 根据有关的原理和必要的实验结果,对实际的过 程用数学方程的形式加以描述, 程用数学方程的形式加以描述,然后用计算机 进行模拟研究、设计和放大。 进行模拟研究、设计和放大。 机理模型 经验模型 混合模型
工艺放大
研究内容
23.3 中试的研究内容
• • • • • • • • 23.3.1 中试的前提条件 23.3.2 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验证与复审 23.3.3 设备材质与形式的选择 23.3.4 搅拌器形式与搅拌速度 23.3.5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3.6 操作方法的确定 23.3.7 原辅料和中间体质量控制 23.3.8 分离纯化方法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工艺规程
生产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文件, 生产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文件,也是组织管理生 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文件 产的基本依据,更是工厂企业的核心机密。 产的基本依据,更是工厂企业的核心机密。先进的生产 工艺规程是工程技术人员、 工艺规程是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的 集体创造,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要积极组织申报专利, 集体创造,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要积极组织申报专利, 以保护发明者和企业的合法利益。 以保护发明者和企业的合法利益。 同时,生产工艺规程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时,生产工艺规程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生产工艺规程也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术的进步,生产工艺规程也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便 更好地指导生产。 更好地指导生产。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更改生产工 艺规程,更改生产工艺规程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艺规程,更改生产工艺规程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经验放大方法
几何相似
(1)几何相似放大 )几何相似放大—— 按反应器的各个部件的几何尺寸比例进行 放大。 放大。 H1/D1 = H2/D2= A = 常数 V2/v1 = (D2/D1)3 = m H1/H2 = m1/3 ; D1/D2 = m1/3
经验放大方法
搅拌功率相同
(2)以单位体积液体中搅拌功率相同放大 )以单位体积液体中搅拌功率相同放大——
工艺放大
概述
23.1.2 工业化制药对工艺的要求
小试工艺与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比较
工艺放大
概述
23.1.3 影响中试的因素
1、放大效应 ——因过程规模变大而造成 、 因过程规模变大而造成 原有指标不能重复的现象称为放大效应 (scale-up effect) ) 2、原辅料的杂质 、 3、反应规模 、
逐级经验放大
优缺点
逐级经验放大是经典的放大方法, 逐级经验放大是经典的放大方法 , 至今仍常 采用。 采用。 优点:每次放大均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 优点 : 每次放大均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 , 至 少经历一次中试实验工厂,可靠程度高。 少经历一次中试实验工厂,可靠程度高。 缺点:缺乏理论指导, 缺点 : 缺乏理论指导 , 对放大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很难提出解决方法。 因放大系数不可 问题很难提出解决方法 。 能太高, 开发周期较长。 对同一过程, 能太高 , 开发周期较长 。 对同一过程 , 每 次放大都要建立装置,开发成本高。 次放大都要建立装置,开发成本高。
中试放大的基本方法
相似模拟放大
23.2.2 其它放大方法
(1)相似模拟放大 ) ——又称因此分析法 又称因此分析法 运用相似理论和相似无量钢特征数( 运用相似理论和相似无量钢特征数(相似准 ),以保持无因此准数相等的原则进行放 数),以保持无因此准数相等的原则进行放 大。
相似模拟放大 (2)时间常数法—— )时间常数法 指某一变量与其变化速率之比。 指某一变量与其变化速率之比。
制药工艺学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第三篇 制药工艺共性技术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反应器 制药工艺计算 制药工艺放大 三废处理工艺
第二十三章 制药工艺放大
23.1 概述 23.2 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 23.3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23.4 制定生产工艺规程
经验放大方法
等氧传质系数
相同的原则进行放大—— (3)以KLa相同的原则进行放大 ) 相同的原则进行放大
经验放大方法
反应器( = 以 10L 反应器(n=500r/min,通气 1VVM) , ) 放大到10000 L时为例,按不同放大原则得出 时为例, 放大到 时为例 的结果列表如下: 的结果列表如下:
经验放大
放大系数的确定
确定放大系数,要依据化学反应的类型,放大理论的成熟程 确定放大系数,要依据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反应的类型 度,对所研究过程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研究人员的工作经 验等等而定。 验等等而定。 一般对于气相反应 取较高放大系数, 气相反应, 一般对于气相反应,取较高放大系数,主要是由于对气体的 性质研究较多,对其流动、传递规律也掌握较好。 性质研究较多,对其流动、传递规律也掌握较好。 对液体和固体的性质、运动规律认识依次减少, 对液体和固体的性质、运动规律认识依次减少,涉及它们的 放大依据更模糊。 放大依据更模糊。 对复杂的多相体系认识更浅,缺乏足够数据,放大工作困难, 对复杂的多相体系认识更浅,缺乏足够数据,放大工作困难, 甚至只能按10~50倍进行放大。 甚至只能按 ~ 倍进行放大。 倍进行放大 放大过程缺乏依据时, 放大过程缺乏依据时,只能依靠小规模试验成功的方法和 实测数据,加上开发者的经验, 实测数据,加上开发者的经验,不断适当加大实验的规模 修正前一次试验的参数, 修正前一次试验的参数,摸索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反应器 的规律。这种放大方法,称为逐级经验放大 逐级经验放大。 的规律。这种放大方法,称为逐级经验放大。
逐级经验放大
应用
采用经验放大法的前提条件是放大的反应装置必须 采用经验放大法的前提条件是放大的反应装置必须 与提供经验数据的装置保持完全相同的操作条件。 与提供经验数据的装置保持完全相同的操作条件 。 经验放大法适用于反应器的搅拌形式 反应器的搅拌形式、 经验放大法适用于 反应器的搅拌形式 、结构等反应 条件相似的情况 而且放大倍数不宜过大 情况, 放大倍数不宜过大。 条件相似的情况,而且放大倍数不宜过大。 据统计,实际放大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单位体积 据统计, 实际放大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以 单位体积 液体中搅拌功率相同或体积氧传质系数相同的放 液体中搅拌功率相同 或 体积氧传质系数相同 的放 大。
经验放大
放大系数
在放大过程中,称放大后的试验 或生产 或生产)规模与放大 在放大过程中,称放大后的试验(或生产 规模与放大 前规模之比为放大系数 放大系数。 前规模之比为放大系数。 比较的基准:每小时投料量、 比较的基准:每小时投料量、每批投料量或年产量等 等。 例如: 例如: (1)实验室每小时投料量 )实验室每小时投料量20g,中试试验每小时投料 , lkg,放大系数为 ,放大系数为l000/20=50。 / = 。 (2)中试试验装置年生产能力 )中试试验装置年生产能力100kg,欲建立工业装 , 置年产能力20t,放大系数为200000/l00=200。 置年产能力 ,放大系数为 / = 。 近年也出现以反应器特征尺寸比为放大系数的说法。 近年也出现以反应器特征尺寸比为放大系数的说法。 反应器特征尺寸比为放大系数的说法
思考题
1、 从工业化生产对工艺的要求出发,分析中试所要 、 从工业化生产对工艺的要求出发, 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 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 2、 如何进行中试研究?包括哪些内容?影响中试放 、 如何进行中试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分析比较几种放大研究方法,如何选择应用? 、 分析比较几种放大研究方法,如何选择应用? 4、 化学制药工艺和生物技术制药工艺放大有何异同? 、 化学制药工艺和生物技术制药工艺放大有何异同? 5、 为什么要制定生产工艺规程? 、 为什么要制定生产工艺规程? 6、 生产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制定和修 、 生产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订生产工艺规程? 订生产工艺规程? 7、 比较生物技术制药与化学制药的生产工艺规程具 、 体内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体内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工艺放大
概述
23.1 概述
23.1.1 中试放大的概念 23.1.2 工业化制药对工艺的要求 23.1.3 影响中试的因素
工艺放大
概述
23.1.1 中试放大的概念
• 中试放大 中试放大——就是把实验室小试研究确 就是把实验室小试研究确 定的工艺路线与条件, 在中试工厂( 定的工艺路线与条件 , 在中试工厂 ( 车 进行的试验研究。 间)进行的试验研究。
中试放大研究
工艺规程
生产工艺规程包括下列原始资料和基本内容: 生产工艺规程包括下列原始资料和基本内容:
(1)产品介绍 )
(2)反应过程 ) (3)生产工艺流程 ) (4)设备一览表 ) (5)设备使用 ) 6) (6)设备流程和设备检修 (7)原辅料、中间体和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 )原辅料、 (8)生产工艺过程 ) (9)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 (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 (11)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 (14)附录(有关常数及计算公式等) )附录(有关常数及计算公式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