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下流程:
流程 A
进料
CW
塔釜出料
流程 B
进料
CW
塔釜出料
P=0.5MPaG
T=170 C
°T-770
T-770
P-771A/B P-771A/B
E-771
E-771
问,上述流程A 和B ,各有什么优缺点?
若上述流程A 和B 设备布置成如下,是否合适?
T-770
P-771A/B
E-771
EL:6000mm
有如下流程:
CW
D-701
D-702
LIC 701
LIC 702
高
分
罐
低分罐
液相出
气相出
E-702
P=2.6MPaG
T=130 C
二相流
(二段加氢后物料)°
若设备布置如下,是否合适?
D-701E-702
EL:6000mm
D-702
EL:0.00mm
有如下流程:
反应器中发生加氢反应——放热反应 流程A ,冷物料可跨过E-760
E-760
R-702
TC
CW
E-761蒸汽
循环反应进料
H 2P=3.0MPaG
T=40 C
°反应出料
SC
流程B ,热物料可跨过E-760
E-760
R-702
TC
SC
CW
E-761蒸汽
循环反应进料
H 2P=3.0MPaG T=40 C
°反应出料
问,上述A 、B 流程各有什么优缺点?
有这样一个设计:
某反应出料
压缩机凝液
CW
E-612
E-611
CW
E-609
T=92.4 C
°T=42.7 C
°69.4 C
°去压缩机
41 C
°62
C °
V
当设计几近完成时,由于压缩机制造的原因,压缩机凝液温度由42.7℃改为55℃,有人
建议取消E-611,问这样的改变是否合适,将会有什么后果?
已知有一物料:C 5:30%,C 6:40%,C 7+:30%,
欲分割得到C 5,C 6,C 7,设计了如下二种流程: 流程A :先脱轻,再脱重
流程B :先脱重,再脱轻
问,上述A 、B 流程各有什么优缺点?
裂解汽油加氢中的稳定塔,流程如下:
PIC
CW
MS
SC
H S 2 、H 2、
C 10
LIC
轻组分 和少量(C 5H S 2 、H 2、C )1
进料
C
A
B
D
塔的压力P=0.6MPaG ,塔釜温度为170℃
在改造后刚开车时,发现塔釜温度升不起来,塔釜蒸汽调节阀全开时,仅能达到145℃,问是什么原因造成塔釜温度升不起来?
背景说明:该装置已生产了近20年,温度升不起来时,现场塔顶控压的阀门A 、B 、C 、D 都是关着的。
(1) T-602(汽提塔)塔顶冷凝器能力不够,其流程如下:
CW
FC 进料
EA-604E-605(空冷器)
(水冷器)
52.8 C
°LIC
塔顶采出
EA-604和E-605的参数如下:
EA-604 φ3000x8300 光管面积 178m2 E-605 φ700x5000 换热面积 124m2(循环水线为DN250)
塔顶物料泡点温度约50℃ ,流程模拟塔顶冷凝器的热负荷为3.444x106kcal/h 请判断该如何改造?
(2) T-606塔顶冷凝器能力不够,流程如下:
CW
进料
EA-614E-616(空冷器)
(水冷器)
83.4 C
°塔顶采出
LIC
FC FC
EA-614和E-616的参数如下:
EA-614 空冷器 φ1800x8300 光管面积 143m2 E-616 后冷器(水冷) φ700x4500 换热面积 130m2(循环水线为DN150)
塔顶物料泡点温度约65℃ ,流程模拟塔顶冷凝器的热负荷为3.21x106kcal/h 问,该如何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