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物质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物质代谢调节

调节基因的产物 如:乳糖操纵子阻遏蛋白: 乳糖操纵子阻遏蛋白: 同四聚体,分子量148000 每个肽链347个氨基酸, 148000; 347个氨基酸 同四聚体,分子量148000;每个肽链347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37000 具有活性。有的无活性。 37000。 分子量为37000。具有活性。有的无活性。
1.启动子(Promoter) 1.启动子(Promoter) 启动子
启动子:是指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DNA序列。 启动子:是指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DNA序列。 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DNA序列 真核启动子一般包括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约100 200bp序列, 100- bp序列 真核启动子一般包括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约100-200bp序列,包 含有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元件,每个元件约长7 30bp DNA序列元件 bp。 含有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元件,每个元件约长7-30bp。
在中区神经的控制下, 在中区神经的控制下,通过神经递质对效应器发生 直接影响;或者改变某些激素的分泌, 直接影响;或者改变某些激素的分泌,再通过各种激 素的相互协调, 素的相互协调,对整个代谢进行综合调 节。
特点: 特点:
短而快 具整体性 直接调 节代谢的作用 多数通过激素发挥作用
二. 激素水平的调节 激素水平的调节
蛋白激酶 无活性) (无活性)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磷酸化酶激酶 无活性) (无活性) ATP 磷酸化酶b 磷酸化酶b 无活性) (无活性)
ATP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二).基因表达机制 ).基因表达机制
受体
激素
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组蛋白激酶 组蛋白激酶 有活性 无活性 组蛋白
OH O-P

十四

物 质 代 谢 的 调 节 控 制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1.物质代谢的调节类型, 物质代谢的调节类型 1.物质代谢的调节类型,特点 2.激素 激素调节的机制及特点 2.激素调节的机制及特点 3.反馈 反馈调节类型及机制 3.反馈调节类型及机制 4.真核基因的调控 4.真核基因的调控 5.酶的诱导和阻 酶的诱导和阻遏的调 5.酶的诱导和阻遏的调 节机制
启动子中的元件可以分为两种: 启动子中的元件可以分为两种:
核心启动子元件( RNA聚合酶起 ①核心启动子元件(core promoter element) 指RNA聚合酶起 始转录所必需的最小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 DNA序列 始转录所必需的最小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点及其上游- 25/-30bp处的TATA bp处的TATA盒 25/-30bp处的TATA盒。核心元件单独起作用时只能确定转录起 始位点和产生基础水平的转录。 始位点和产生基础水平的转录。 上游启动子元件( ②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 包括通常位 70bp附近的CAAT盒和GC bp附近的CAAT盒和GC盒 于-70bp附近的CAAT盒和GC盒、以及距转录起始点更远的上游 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 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以反式作用影响转录的蛋白 因子可统称为转录因子( TF)。 因子可统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 TF)。 RNA聚合酶是一种反式作用于转录的蛋白因子 聚合酶是一种反式作用于转录的蛋白因子。 如:RNA聚合酶是一种反式作用于转录的蛋白因子。 1.GTF 1.GTF(Genaral Transcription Factor) GTF( Factor) 通用转录因子 通用转录因子 2.TBP(TATAbox binding protein) 2.TBP(TATAbox 是唯一能识别TATA盒并与其结合的转录因子,是三种RNA聚合酶 是唯一能识别TATA盒并与其结合的转录因子,是三种RNA聚合酶 TATA盒并与其结合的转录因子 RNA 转录时都需要的; 转录时都需要的; 不同基因由不同的上游启动子元件组成,能与不同的转录因子结合, 不同基因由不同的上游启动子元件组成,能与不同的转录因子结合, 这些转录因子通过与基础的转录复合体作用而影响转录的效率。现在已 这些转录因子通过与基础的转录复合体作用而影响转录的效率。 经发现有许多不同的转录因子,看到的现象是:同一DNA DNA序列可被不同 经发现有许多不同的转录因子,看到的现象是:同一DNA序列可被不同 的蛋白因子所识别;能直接结合DNA序列的蛋白因子是少数, DNA序列的蛋白因子是少数 的蛋白因子所识别;能直接结合DNA序列的蛋白因子是少数,但不同的 蛋白因子间可以相互作用,因而多数转录因子是通过蛋白质- 蛋白因子间可以相互作用,因而多数转录因子是通过蛋白质-蛋白质间 作用与DNA DNA序列联系并影响转录效率的 作用与DNA序列联系并影响转录效率的
一. 多肽激素的作用机制 ).酶的激活机制 (一).酶的激活机制 1. 2. 3.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放大效应) 放大效应)
激素与受体结合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TP环化成cAMP ATP环化成cAMP 环化成 cAMP激活蛋白激酶 cAMP激活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激活磷酸化酶激酶
第三节
反馈调节的机制
一. 反馈抑制的类型 (一). 协调反馈抑制 A E1 D B C E 如: Asp AK Lys
AK:天冬氨酸激酶 AK:天冬氨酸激酶
Thr Met
(二). 同工酶调节
AKI Asp AKII AKIII 高丝氨酸 高丝氨酸 Thr Met Lys
(三). 累积反馈抑制 a% A b% B c%
(二).
顺式作用元件(cis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s)
真核基因的顺式调控元件: 真核基因的顺式调控元件: 是指基因周围能与特异转录因子 结合而影响转录的DNA序列。 DNA序列 结合而影响转录的DNA序列。
启动子(promoter)--启动子(promoter)--- 正性调控 增强子(enhancer)--增强子(enhancer)--- 正性调控 沉寂子(silencer)--- 负性调控 沉寂子(silencer)--- 负性调控
重点: 重点:
1.激素调 1.激素调 节的机制 激素 2.反馈的 反馈的机制 2.反馈的机制 3.操纵子学说 3.操纵子学说 4.酶的诱导和阻 酶的诱导和阻遏的调 4.酶的诱导和阻遏的调 节机制
难点: 难点:
酶的诱导和阻遏的调节机制 酶的诱导和阻遏的调节机制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类型特点
一.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3.沉寂子(silencer) 3.沉寂子(silencer) 沉寂子
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以后在T淋巴细胞的T 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以后在T淋巴细胞的T抗原受体基因的 转录和重排中证实沉寂子的作用的存在。 转录和重排中证实沉寂子的作用的存在。 作用特点: 作用特点: 负调控顺式元件 可不受序列方向的影响 距离发挥作用 并可对异源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mRNA
二.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一阶段: 1. 第一阶段: 激素进入细胞, 激素进入细胞, 激素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激素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第二阶段: 2. 第二阶段: 复合物进入细胞核 与特定部位结合 3. 第三阶段: 基因表达合成酶 第三阶段:
hnRNA 激素 受体 激素--受体复合物 激素--受体复合物 -mRNA 酶
通过改变生物体细胞代谢物的浓度, 通过改变生物体细胞代谢物的浓度,也可以改变某些 酶的活性或含量从而影响代谢反应的速度。 酶的活性或含量从而影响代谢反应的速度。 具组织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 缓慢而持久 特点: 特点: 局部性调 节部分代谢 由神经系统控制分泌
三. 细胞水平的调节 细胞水平的调节
通过代谢物的浓度的改变, 节某些酶促反应的速度。 通过代谢物的浓度的改变,来调 节某些酶促反应的速度。 又称酶水平的调节 酶的活性 特点: 特点: 酶的数量
如: UAS(upstream acticity sequence) UAS( sequence) CAATbox(-70~-80) (-70~-80 CAATbox(-70~-80) BOX(-80~-110) (-80~-110 GC BOX(-80~-110)
(三).
反式作用因子(trans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
第四节
基因表达调节控制
一. 原核生物转录的调控---操纵子 原核生物转录的调控---操纵子 --操纵子概念 (一)操纵子概念
I-调节基因 P-启动子 操作子(操作基因) O-操作子(操作基因) Z、Y、A-三种结构基因
(二)阻遏蛋白及操纵基因的组成,特点 阻遏蛋白及操纵基因的组成, 1. 阻遏蛋白
二. 真核基因的调控 (一).调控水平 ).调控水平
真核染色质体( 真核染色质体(DNA) 1.转录前调节 ) 1.转录前调节 2.转录调节(transcription control) 转录调节( 转录调节 ) 转录初级产物(Pro-RNA)hnRN节( control) 3.转录后加工的调节(RNA Processing control) 转录后加工的调节
总抑制% 总抑制% =
C D E
a% + b% + c%
(四). 合作反馈抑制 a% A b% B c%
+ b% + c%
C D E
总抑制% 总抑制% > a%
(五). 顺序反馈抑制 D A B C F G E
二. 反馈调节的机制
具有反馈调节的酶: 1. 具有反馈调节的酶: 2. 变构酶的组成: 变构酶的组成: 变构剂: 3. 变构剂: 变构酶 调节部位) 变构中心 (调节部位) 活性中心 产物
2.操纵基因 2.操纵基因
通过开与关调节结构基因的表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