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080103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080103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OO八年一月项目名称: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建设单位: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设计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林资政字甲C0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规甲14—2007领导小组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组长副组长成员规划人员名单技术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项目负责: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人员: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吴章文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郑群明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良春高级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健屏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柏智勇教授、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杨道德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魏美才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雪昀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智亮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严伟宾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梅刚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蔡文芳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刘小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朱若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洵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肖祥艺工程师、副站长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陈红锋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罗建新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雷晓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肖剑波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景元甲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国土局徐聪荣高工、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国灵院长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何珊儒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黄秀丰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参加人员:金燕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罗志国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江宁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建明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许媛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闫静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吕贵彦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翟学杰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张少冰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义海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翊硕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谷颖乐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松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李竹云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何振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田园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何兵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张小磊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罗晓丹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范承保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王儒竑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肖坤立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邓玉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黄兴强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李昕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皇甫晓东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周劲松博士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制图:刘其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闪旭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自强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张焳维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刘保山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前言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1984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来,保护区保护范围、基础条件和外围环境变化较大,为加快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和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制其总体规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和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委托后专门成立“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组”(以下简称“规划组”),并于2006年2月至11月期间组织了有总体设计、旅游、环保、气象、土壤地质、动植物、微生物、昆虫、大型真菌、水电、园林等相关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对保护区功能区划、保护、科研、宣教、生态旅游、多种经营、社区共管及相关的附属工程等项目做了详细的调查,对环境、大气、水质、放射性、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森林小气候、大型真菌、细菌等进行了监测和测定,对区内和周边的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对动植物、地质土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考察。

在规划工作中,自始至终注重和贯彻了“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开发促保护”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完成了“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曾得到广东省林业局、惠州市林业局、龙门县政府、龙门县林业局、龙门县农业局、龙门县气象局、龙门县统计局、龙门县交通委员会、龙门环保局,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组二00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规划的必要性 (1)1.3规划的依据 (3)1.4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1.5规划期限 (4)1.6工程建设投资概算及事业费用预算 (5)第二章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6)2.1地理位置与范围 (6)2.2自然地理概况 (6)2.3科教文卫 (10)2.4社会经济概况 (11)2.5生物资源和保护对象概况 (14)2.6保护区历史沿革 (16)2.7现状评价 (20)第三章总体布局 (28)3.1保护区性质、类型和保护对象 (28)3.2规划的目标 (28)3.3功能区划 (30)3.4总体布局 (31)第四章可持续发展规划 (35)4.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5)4.3科研规划 (45)4.4科普教育规划 (49)4.5社区共管规划 (50)4.6生态旅游规划 (52)4.7多种经营规划 (71)第五章重点建设工程 (73)5.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73)5.2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74)5.3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 (74)5.4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 (74)5.5防火工程 (74)5.6生态旅游工程 (75)5.7多种经营工程 (75)5.8野生动植物繁育工程 (75)第六章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 (76)6.1组织机构 (76)6.2人员编制 (76)6.3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76)6.4管理体制 (77)6.5经费渠道 (78)第七章组织实施计划 (79)7.1管理计划 (79)7.2实施计划 (79)7.4社区共管 (81)7.5鼓励和监督 (82)第八章投资估算和事业费预算 (83)8.1工程基建投资估算 (83)8.2工程经费投资比例 (88)8.3管理人员工资预算 (88)8.4管理运行经费预算 (88)8.5经费增加幅度 (88)第九章综合分析评价 (89)9.1效益分析 (89)9.2综合评价 (91)9.3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91)9.4国际合作与交流 (95)附表附表01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统计表 (97)附表02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相关社区社会经济现状统计表 (98)附表03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人员现状统计表 (99)附表04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及利用结构现状表 (100)附表05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统计表 (100)附表06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 (100)附表07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地、水域)所有权、管理权统计表 (101)附表08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及其效益补偿统计 (101)附表09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固定资产统计表 (102)附表10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建设工程表 (103)附表11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设备清单 (105)附表12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投资估算表 (107)附件1、龙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的报告》(龙府[1983]79号)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惠东古田等六个自然保护区的批复》(粤办函[1984]398号)3、龙林证字(2004)第000952号林权证4、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龙门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的函》(粤机编办[2002]172号)附图1、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形图2、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总图3、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4、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及主要保护植物分布图5、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图6、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规划图7、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图8、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图9、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区位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龙门县西南,地处龙门县与从化市交界处。

北至桂皮山,南至佛坳北方保护边界,东至苏茅坪北方海拔587m 的山顶,西至上脑盐顶,总面积1887hm2。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林木茂密,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集中、原生性强、具有代表性,在世界同纬度地区是少见的,被许多外国专家和学者誉为“北回归带上的绿洲”,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广东省物种宝库”,是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对于保护和利用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1984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在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广东省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区建设未能完全步入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在区划布局、保护设施、科研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社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林护发[2005]55号)文件精神和广东省“既要开发区,又要保护区”科学发展观要求,加速南昆山省级保护区的建设步伐,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建设更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系统,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和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对保护区进行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