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马服饰产品设计理念及其销售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森马服饰产品设计理念及其销售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森马服饰产品设计理念及其销售策略的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及理念不断上升从而带动服装业的发展壮大。

森马集团掌握时代的脉搏和发展的节奏很好的把握消费者心理以具有很强特色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带动产品设计,逐渐在服装行业红海细分过程中崭露头角,但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趋势的发展,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一些国外企业逐渐上岸与国内民族企业进行残酷的竞争,也一定程度上对森马名牌造成冲击。

所以怎样在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战略变化、市场定位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是其能否继续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通过本文的调研,能够了解公司在这不断洗牌过程中所制定的一些基本战略方向和发展策略,同时能够了解在此过程中,国内消费者对于服装的不同需求和消费心理,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有信心国内民族企业的实力和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1、产品设计大约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后起的前西德、日本等,由于国际市场产品竞争的日趋激烈,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胜负往往决定于能否向市场不断提供日新月异的高性能的产品。

这样,产品设计能否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占领市场,争取用户就成了企业兴衰存亡、生命攸关的大事。

在如此迫切的客观需求下,一门探索产品设计内在科学规律的理论应运而生(何孝武,2008)。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于制造业来说,21世纪竞争的核心将是新产品和制造技术的竞争[1]。

“协作与创新”可以说是企业面对21世纪市场竞争新形势所普遍采用的策略。

各种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Internet的广泛普及,加速了全球大协作的来临,使得企业有可能以内部挖潜、智力创新的方式强化自身,以外部广泛结盟、强强携手的方式促进合作。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各种先进管理理念和企业信息化工具也随之出现,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郭克红,2009)。

如今的产品设计已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逐步转移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装饰、工艺美术、实用美术、造型艺术转变到设计,从单一的美学问题转移到设计战略的问题,从单一学科转移到综合边缘学科。

与此相对应的是,产品设计研究人员开始更多地关注设计策略或战略的问题(郭焘,2007)。

袁通斌在其研究中指出了七种新产品开发策略:开拓性策略、粘贴性策略、引进消化策略、系列化策略、多功能化策略、投好奇策略、横向联合策略,同时说明了选择策略应考虑的因素(袁通斌,2001)。

2、企业销售策略当今中国,市场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无数企业在这浪潮中奋勇搏击,竞显风流。

能否真正风流起来,其背后是企业是否能成功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企业营销策略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市场作为企业的起点和归宿点,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参照物。

因此,应深入研究中国市场,制定相宜的企业营销策略。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的基本营销策略在认清了中国市场的特点之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就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营销策略,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差异,所采取的营销策略也不同。

(一)企业营销策略的模式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一般把企业营销策略划分为五种模式:稳定型营销策略、先导型营销策略、探索型营销策略、创造型营销策略。

这类企业是在环境多变性和5复杂性以及企业自身的条件出现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立足于开拓新的市场,以创新产品来引导消费,即创造市场,引导市场。

(二)企业如何选择营销策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策略的选择是关系到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必须慎重选择市场营销策略模式(刘明学,1960)。

在产品经济及服务经济时代,企业营销专注于展示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和功效利益;而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成为一个顾客核心价值源泉(梁健爱,2004)。

在新经济条件下,面对未来的全球化市场、高度竞争的环境、国际网络的兴起等总体环境的种种变化,企业应做出反应,调整其营销策略,关注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此来适应21世纪的巨大挑战。

一、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思考中心。

企业的营销行为应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思考中心。

一切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提高额客的满意水平。

在企业内所有员工都必须以“消费者”为思考中心,在接触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中,共同创造顾客满意度。

二、注重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先机。

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产品,例如随身听、录像机,都不是因为顾客“说”他们想要这些产品而出现。

市场机会往往来自消费者已经存在、却没有人注意到的需求,也就是“问题点”。

先掌握先机而采取行动的企业,就可能在市场上取得领导地位。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企业如果能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将市场现有的产品功能加以整合,有可能为企业开创新的市场机会。

因此,企业应该设立研发小组,了解消费者的反应,建立市场调研资料库,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整理、分析、评估后,定期向公司提出未来市场的消费趋势及建议产品新定位(郭湖斌, 王丽雯,2007)。

2.国外研究现状1、产品设计现今市场上,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形态各异,竞争激烈,不论采取何种新产品开发策略,新产品的开发都将越来越难。

飞利浦设计集团主任Stefano Marzano在其著作《设计创造价值》中一书如此说到:“为了领先,我们需要的是对宽广多样领域的全面理解。

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机会和挑战具有非常明确的洞察力。

仅仅收集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把那些信息整合成一个想象和预测的过程。

”那么又如何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进而发展出新的产品项目呢?全球领先的IDEO设计公司擅长为企业客户描绘未来的蓝图以开发新产品,他们使用的方法是“拟想建构(Scenario Building)”。

“拟想建构”可以让设计师跳出自身经验的局限,站在使用者的立场来思考产品的发展(Moggridge,)。

美国设计师Sanders认为新世纪新环境下的设计师需要学习“为体验而设计(Design for Experiencing)”。

日本物学研究会的黑川雅之等通过对20世纪知名的具有非常影响力的产品设计的分析,提出“策略性因素在商品设计中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对应多种用途的设计概念倍受重视”,“区域性文化的全球化策略”,“富于多样化发展的弹性结构概念”,以此发掘21世纪产品设计的远景(黑川雅,2003)。

2、企业销售策略到20世纪90年代,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体验经济将取代服务经济,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

简而言之,体验是个人基于某些刺激而产生的内在反应。

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事件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

体验通常具有内在性、差异性、可诱导性和价值性四个特点。

1.内在性。

体验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存在于消费者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等方面参与的所得,除了消费者个人,别人无法体会。

2.差异性。

消费者之间在个性心理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

对于相同的刺激,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相应地由此所获得的体验也会有差异。

3.可诱导性。

体验作为消费者对某一事件的心理感受,企业无法控制。

但是,企业可以研究消费者心理现象,掌握其规律,诱导消费者产生积极的体验,引发其购买行为。

4.价值性。

虽然体验不能像产品和服务一样可以单独出售,直接带来收益;但它能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激发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惠顾动机和冲动性购买,可以间接为企业带来利益。

(二)体验消费兴起的缘由现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不再停留于仅仅获得物质产品,而是越来越重视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享受以及特定体验。

消费者对体验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对多种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体育运动等)的花费日益增加,同时也表现在选购产品和服务时日益明显的感性化倾向。

体验消费的兴起并非偶然,主要可归结为如下原因:1.消费需求层次发展的必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需要一般从低级向高级渐次发展,人总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求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也相应提高。

人们购买产品或服务不再是出于生活必需的要求,而是更加关注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而体验可以说正是代表这种满足的经济提供物。

可见,体验消费的兴起是消费者需求层次升华的必然。

2.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产品同质化程度日趋提高。

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变得极其细微。

不仅实体产品如此,服务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服务的内容、流程甚至礼仪都是易于学习和推广的。

实际上,许多相互竞争的企业在服务.(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1998)。

3.参考文献[1]孙海鸣刘乃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财经研究,2001(2).[2]简兆权李垣.战略管理的演进与发展趋势[J].科学管理研究,1999(3).[3]赵弘.现代企业要特别重视战略管理[J].经济师,2000(1).[4]陈顺良潘长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J].矿冶工程,2003(10).[5]武亚军. 90 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 南开管理评论,1999 (2).[6]何孝武.机械产品设计自主创新之道[J].消费日报,2008(10).[7]郭克红.浅析现代产品设计理念[J].机械管理开发,2009(10).[8]袁通斌.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及经济分析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1(10).[8](荷)斯丹法诺.马扎诺(Stefano Marzano)著,蔡军等译.飞利浦设计思想:设计创造价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Bill Moggridge.Design by Story-telling.Applied Ergonomics[M].1993.[10]Kelly,Tom.The Art of Innovation:Lessons in Creativity from IDEO-America’s Leading Design Firm.New York[M].2001[11]Elizabeth B.N.Sanders.A New Design Space.ICSID 2001 Seoul Proceedings,2001.[12](日)黑川雅之等著,王超鹰译.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3]《公司战略概念》安德鲁斯1971.[14]《战略与结构》钱德勒1962.[15]《公司战略》安索夫1965.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研究思路与方法2相关理论2.1产品设计理念2.2营销策略3森马集团产品设计理念3.1森马集团简介3.2森马集团服装设计理念的形成来源、原则、特点4森马集团的营销策略5森马集团服装设计理念及其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6解决的方法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调研方案:(1)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阅,收集与森马集团产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的各种资料,作为写作论文的分析和参考资料;(2)到森马集团观察实习,以掌握第一手资料;(3)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实习、实践经验,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拟定提纲,并对论文进行认真构思,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观点明确;(4)努力把握好论文写作的进程,分阶段、分步骤、高质量地及时完成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