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邹强【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不同时代的家庭教育,总是深深烙上那个时代印记。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潮起潮落,家庭教育日益被赋予更多责任、更大的意义,而且也日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
但长期以来,有关家庭教育的研究却十分缺乏与薄弱,研究的不足导致理论水平明显偏低。
为了厘清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历程,揭示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规律,检视家庭教育变迁中的问题,探寻家庭教育变迁的趋势,笔者不惴学识之浅露,试图对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
笔者将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置于“由传统家庭教育向现代家庭教育转换”这一逻辑基础之上,认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愈来愈难以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教育代表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基本趋势与方向。
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过程,就是逐渐实现家庭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过程。
在这一逻辑基础上,笔者主要从“变迁的背景”、“变迁的过程”、“变迁的结果与评价”等方面全面来考察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情况。
社会转型、家庭变迁、教育变革三者的动向,为家庭教育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中国现代化,为家庭教育的变迁提供了动力,社会转型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莫过于其所带来的意识层面的变化。
因社会转型,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所实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与功能发生了的巨大变迁,这种变迁深深地改变过去家庭教育所依存的、稳固的家庭基础。
而学校教育变革,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家庭教育变迁的方向。
尽管学校教育“权威地位”,正在受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大众媒体的强烈挑战,但学校教育的改革动向仍然是家庭教育的“风向标”,无论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还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逐渐确立,学校教育的这些变革依然在向家庭教育领域渗透和延伸。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与意义,这对家庭教育作用的体现,家庭教育地位的提升,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理论的变迁与家庭教育实践的变迁两个方面。
(1)家庭教育理论变迁,首先体现在家庭教育著作的出版上。
家庭教育著作的出版情况,是转型期家庭教育理论变迁的缩影。
从家庭教育著作出版情况来看,总的情况是,应用性著作占有极大比例,而理论性著作占有较小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与匮乏。
家庭教育理论的变迁,其次反映在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进展上。
笔者主要从家庭教育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专题研究”三个方面来阐述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变迁与进展。
从理论变迁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当代家庭教育理论正在逐步走向科学化,主体性教育思想开始渗透到家庭教育领域之中,家庭素质教育理论逐步得到确立。
但家庭教育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理论缺乏系统性、理论缺乏深刻性和创新性。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缺乏,是导致家庭教育理论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
(2)关于家庭教育实践的变迁。
笔者一方面通过调查来揭示家庭教育中父母“家庭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行为”的基本情况,研究表明,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父母普遍具有较科学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但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如家庭教育目的上的功利性与高期望,教育行为上的“学习至上”、教育内容上的重智轻德等;另一方面,笔者对当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几种家庭教育现象进行了思考,如家庭教育中的“成功家庭教育效应”问题、“家庭教育责任转移”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问题,笔者以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产物。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具有功利色彩。
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是在社会转型、家庭变迁、学校教育变革等外部因素与家庭教育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正在实现由传统家庭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家庭教育。
尽管在这一历史性转换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在理论研究上和实践探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由传统家庭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家庭教育这一基本趋势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通过对当代家庭教育变迁历程的梳理,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转型之于家庭教育变迁的重要意义;必须理顺家庭教育中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加强家庭教育立法的迫切性。
而且我们也认识到,只有构建“学习型家庭”,才能使家庭与家庭教育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家庭追求家庭幸福的目标。
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应该说是实现了一种“有意义的转变”,即是一种由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转变,是一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但笔者也深深感觉到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之薄弱,家庭教育理论之缺乏。
只有家庭教育研究“上了层次”,才能真正促进和实现家庭教育的繁荣。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变迁社会转型家庭变迁教育变革传统家庭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学习型家庭【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G78【DOI】:CNKI:CDMD:1.2009.016053【目录】:∙内容摘要5-7∙Abstract7-12∙绪论12-29∙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2-18∙一、家庭教育: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12-15∙二、家庭教育研究:一个有待深入的课题15-18∙第二节基本概念的界定18-24∙一、家庭18-21∙二、家庭教育21-23∙三、教育变迁23-24∙四、家庭教育变迁24∙第三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4-26∙一、研究目的24∙二、研究的意义24-26∙第四节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思路26-29∙一、研究的内容26∙二、研究的方法26-28∙三、研究的思路28-29∙第一章中西家庭教育的历史透视29-57∙第一节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30-41∙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发展阶段30-34∙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34-41∙第二节西方家庭教育的演变历程41-51∙一、西方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41-46∙二、西方近代社会的家庭教育46-49∙三、西方当代社会的家庭教育49-51∙第三节中西家庭教育传统与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51-57∙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色分析51-53∙二、西方家庭教育传统的特点分析53-55∙三、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逻辑基础55-57∙第二章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背景分析57-96∙第一节社会转型与当代家庭教育变迁57-64∙一、何谓社会转型57-60∙二、社会转型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影响60-64∙第二节家庭变迁与当代家庭教育变迁64-87∙一、何谓家庭变迁64-72∙二、家庭的当代变迁对家庭教育的影响72-87∙第三节教育变革与当代家庭教育变迁87-96∙一、学校教育变革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88-91∙二、终身教育理念及其对家庭教育发展的影响91-96∙第三章当代家庭教育变迁中的理论研究检视96-148∙第一节关于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96-99∙一、家庭教育有理论吗96-97∙二、家庭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吗97-98∙三、关于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体系问题98-99∙第二节当代家庭教育理论变迁的轨迹99-103∙一、初步发展阶段:建国前30年家庭教育的缓步前行99-101∙二、学科确立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快速发展101∙三、研究深入阶段:9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101-103∙第三节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著作出版概况103-107∙一、建国以来我国家庭教育著作出版概况103-105∙二、建国以来我国家庭教育著作出版的特点分析105-107∙第四节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中的理论研究进展107-145∙一、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著作的分析108-110∙二、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基础研究内容的进展110-138∙三、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应用研究内容的进展138-142∙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专题研究内容的进展142-145∙小结145-148∙第四章当代家庭教育变迁中的实践现状扫描148-178∙第一节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实证调查148-166∙一、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调查与分析148-163∙二、对当代家庭教育变迁实证研究结果的思考163-166∙第二节当代家庭教育变迁中几个现象的思考166-177∙一、“复制”刘亦婷166-169∙二、家庭教育责任“转移”169-174∙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174-177∙小结177-178∙第五章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总结与展望178-192∙第一节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总结与思考178-186∙一、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178-181∙二、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基本特征181-184∙三、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启示184-186∙第二节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理想范型——学习型家庭及其构建186-192 ∙一、学习化社会与学习型家庭186-188∙二、学习型家庭的构建188-192∙结语192-195∙参考文献195-219∙附录219-254∙附录1:建国以来我国出版的家庭教育著作目录(1949—2007)219-249∙附录2:与家庭教育有关的法律、文件249-250∙附录3:家庭教育变迁调查问卷250-254∙后记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