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员工考勤管理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记录每个员工每天所有进入公司的时刻和离开公司的时刻。
每天结束时自动统计当
天的工作时间和当天迟到或早退的次数。
2、对于计时工作制,每天结束时自动统计当月的工时,并自动算出当月欠缺或富余的
时间每个月末统计该月的工作时间判断是束足够,每个月末统计该月的工作天数并判断是否足够。
3、管理人员查询并修改工作时间(特殊情况下修改,比如国家法定假日,公司自己组
织的外出活动等,或者特殊的允许10点、11点上班的情况)。
4、管理人员账户管理(如设置密码等)
5、管理人员设定早退及迟到的条件,每个月的工作时间管理人员设定每个月的工作日
期及放假日期
6、数据备份,更改密码等数据维护功能。
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考核方式
目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完《数据库系统原理》或《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后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本课程设计主要在于巩固学生对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运用“数据库”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设计数据库结构和实现相应功能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际应用或者模拟应用、查阅技术文献、资料等手段了解需求,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最终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如下:
①通过调查研究和运用Internet收集和调查有关资料和信息,获取需求。
②掌握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步骤和写作方法。
③掌握数据流图DFD和数据字典DD的设计方法。
④掌握E-R图的设计方法和关系模式的转换。
⑤根据E_R图生成数据库表。
⑥数据库完整性、安全性保证措施。
⑦数据库实施维护计划。
⑧选择对应的开发工具实现对应的功能。
要求:
1、同一个班中的同学不允许选择相同的题目,除非该题目说明可以是多个人合做之外,如
果是多人完成一个大题目必须说明每个人完成的小模块是什么或者包含哪些。
学习委员汇总选题目情况,产生选题冲突时的找同学协调更换题目,并在选题结束后,由学习委员把选题名单发给老师,作为以后的答辩依据。
2、描述自己所选题目的业务信息和功能的要求。
3、列出自己所选题目涉及到的实体及其联系。
4、指出自己所选题目涉及到的实体和联系的属性。
5、画出自己所选题目涉及到的E-R图(可以借助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
Designer/ROSE/VISIO/ERWIN)。
6、将自己所选题目涉及到的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并注明主码和外码(可以借助数据库设
计工具POWER Designer/ROSE/VISIO/ERWIN)。
7、建立自己所选题目对应的数据字典
8、创建自己所选题目对应的数据库并根据题目的要求写查询、存储过程、触发器等。
9、实现对应的功能,原则上不限定所使用的开发工具如C/C++/JA V A/.NET等。
对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每一过程进行说明,提供具体文档;
同时提供其他软件开发的分析与设计文档;
在开发过程中注意编码技巧,同时设计好合理的用户界面;
要求提交可演示的系统;对自己所完成的系统进行介绍(架构,开发平台,接口等的选择;开发该系统的技术特点,所开发系统的特色,系统的演示等);
可以由多人完成的项目组小组成员自主分工;
考核方式
1、介绍系统
2、演示自己的系统
3、代码的简单说明
4、提交相应的文档和软件
评分标准
1、选定指定的案例,实现最简单的数据需求(20)和功能需求(10分);
2、系统特色、介绍和演示(20分);
3、文档规范齐全(35分)
4、回答问题(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