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题库(一)单选题(79题)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B:“五卅”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C: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D:黄浦军校的正式成立。
4.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历史大事件是(B)。
A:“八七“会议B:三湾改编C:文家市决策D:井冈山会师。
5.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A)。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B:社会性质决定的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6.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是在(B)。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瓦窑堡会议。
7.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来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8.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9.“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论断最早是在(C)上提出的。
A:广东高州的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B:广东顺德的企业党建工作会议C:上海的党建工作座谈会D: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座谈会。
10.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D)。
A:求真务实的精神B:真抓实干的精神C:实事求是的原则D:“三个代表”的要求。
11.“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A)的集中体现。
A:先进性B:革命性C:进步性D:战斗性1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B)在上海举行。
A:1912年7月1日B:1921年7月23日C:1921年7月31日D:1921年7月15日13.第一个提出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的人是(A)。
A:毛泽东B:董必武C:刘少奇D:陈潭秋14.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是(C)。
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张国焘15.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章是在(B)制定的。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6.最先在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是(C)。
A:李大钊B:威经斯基C:蔡和森D:毛泽东17.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B)。
A:中共六大B:中共七大C:中共五大D:中共八大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D:艰苦奋斗19.开辟新时期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指邓小平(C)的讲话。
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20.“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在(B)。
A: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时期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八大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C)。
A:12月15日B:11月10日C:12月18日D:11月18日22.为了切实加强党风建设,1980年10月,(B)在中纪委召开的座谈会上尖锐地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A:邓小平B:陈云C:邓颖超D:刘少奇23.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A)。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D:党的指导2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5.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国情是(C)。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26.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A)。
A:民主和科学B:新道德和新文学C:民权和平等D:自由和平等27.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的第一人是(D)。
A:陈独秀B: 毛泽东C: 蔡和森D:李大钊28.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
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B:北洋军阀政府的对外卖国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D:二十一条的签订29.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D)等发起,在(D)首先建立的。
A: 周恩来.巴黎B:李大钊.北京C:毛泽东.长沙D:陈独秀.上海30.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书记是(B)。
A:陈独秀B:李大钊C:董必武D:何叔衡3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参加党的一大的有来自(C)个地方的13人,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
A:5 B:6 C:7 D:83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是(B)。
A: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B:国民党“一大”的政治纲领C:“耕者有其田”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C: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D: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的成功召开34.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的党代表是(C)。
A:孙中山B:周恩来C:廖仲恺D:蒋介石35.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C)。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马日事变C:“七一五”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D:中山舰事件36.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并成立了以(B)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
A:贺龙B:周恩来C:朱德D:张国焘37.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武汉召开(C),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A:党的三大B:党的四大C:八七会议D:党的七大38.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的发动者是(D)等。
A:毛泽东、周恩来、朱德B:周恩来、叶挺、叶剑英C:朱德、贺龙、陈毅D:张太雷、叶挺、叶剑英39.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B)举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A:上海B:莫斯科C:香港D:北京40.在(B)时期,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A:延安斗争B井冈山斗争C:长征D:西柏坡41.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坚持实行(A)的方针,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A:诱敌深入B:分兵退敌C:退出中央苏区D:“御敌于国门之外”42.1935年1月召开的(C)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古田B:黎平C:遵义D:三湾4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明了(A)的革命道路。
A: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首先占领农村,尔后解放城市,最后夺取中心大城市D:发动工人运动,解放全中国,夺取革命胜利4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C)。
A:懋功地区B:甘孜C:会宁D:延安4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A:卢沟桥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华北事变D:九一八事变46.第二次国共合作首先是实现(C)上的合作。
A:政治B:经济C:军事D:思想47.1937年,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也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得较好的一次战役是(D)。
A:平型关大捷B:徐州会战C: 淞沪会战D:忻口会战48.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A),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A:《论持久战》B:《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C:《中国的特点和革命战争》D:《论十大关系》49.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B)。
A:“左”倾冒险主义错误B:右倾错误C:教条主义错误D:宗派主义50.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进攻战役,此战役被称为(C)。
A:平型关大捷B:孟良崮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51.1940年11月,中共在华中成立华中总指挥部,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主要领导华中的(C)。
A:八路军B:新四军C:八路军和新四军D:国共两党抗日武装52.《新民主主义论》所阐述的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C)问题。
A:建立民主联合政府B: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领导权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53.延安整风运动使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在(A)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A:思想B:组织C:政治D:经济54.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人是(D)。
A: 刘少奇B: 张闻天C:周恩来D:王稼祥55.党的(B)确立毛泽东思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A:六大B:七大C:八大D:九大5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间是1945年(A)。
A:9月2日B:8月9日C:8月15日D:9月9日57.重庆谈判未能达成协议的问题是(C)。
A: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C:军队和解放区的问题D:和平建国,避免内战58.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B)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C)。
A:国歌B:临时国歌C:代国歌D:永久国歌6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由刘少奇主持制定,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后提交政府的(C),它是指导建国后农村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A:《五四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61.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同(A)一起被称为“三大革命运动”。
A:镇压反革命B:“三反”运动C:“五反运动”D:“一五”计划建设6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C)。
A:《工会法》B:《土地改革法》C:《婚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3.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限是(C)。
A:1949年—1954年B: 1952年—1956年C: 1953年—1957年D:1954年—1958年64.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B)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