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四 点、线、面、体的形象
构成设计中点、线、面是一切造型 要素中最基本的,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 中。点、线、面通常被称为“构成三要 素”。研究这些基本要素是研究其它视 觉元素的起点。 1 点的形象 2. 线的形象 3. 面的形象 4. 体的形象(立体、空间、半立体)
返回
1 点的形象
进 入
三 二 一 象 第 . . . 形 象 的 分 类 形 定 象 义 的 正 负
二 章 平 面 构 成 中 的 形
四 三 二 一 第
一 平 设 平 构 章 面 计 面 成
构 成 所 包 含 的 元 素
构 构 的 成 成 概 概 的 念 论 分 类
下一页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第 . . . . . . . .
数学上的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但造型上 作为形象出现的点不仅有大小、(面积)还有形 态和位置。除圆点外的其它形态的点还具有方向。 点的形象越小感觉越强,反之则有面的感觉,人 形态上说,圆点既使较大仍会给人点的感觉。 1) 虚点:画面留白形成的点。 a) 把线断开,所形成的虚点。 b) 用面加以包围,留下点状的空白所形成的虚点。 c) 在画面上挖洞所形成的虚点。 虚点的存在感较弱,但可表现纤细的感觉。
返回
一. 定义:形象的定义可以以下两
方面来理解。
1. 在平面构成中凡出现在平面上 的任何抽象形态或是具象形态都称作 形象。 2. 一切可见的物体的外形,特征, 或是设计中藉以表达含义的视觉元素 通称为形象。
返回
二. 形象的正负——即图与底
在平面上出现的形象通常叫做“图”,而它的周围则称为 “底”,若感觉“图”在前,底为背景,这种图就是正的形 象。但如果看到的形象实际是平面上的空白,这种形象就可 以看作是“底”,也就是负的形象。图与底的关系并不是时 常清楚的,尤其是在构成填色上,正可以负,负可以正,这 就使构成形式多样而富于变化。在平面设计中,正与负(图 与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要了解各自特征: 图的特征包括:有明确的形象感,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在 画面中较为突出。 底的特征包括:没有明确的形象感,给人模糊的视觉印象, 没有形体的外轮廓。
返回
返回
3. 面的形象
单纯的面的形象具有长度,宽度, 没有厚度,是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 定,具有一定的形状。 面分为实面和虚面二类。实面即 具有明确,突出的形状,虚面则由点、 线、密集而成。
返回
返回
4. 体的形象(立体、空间、半立体)
立体形态的二次元表现。 1)透视图 2)正投影(垂直投影法)制图法。
返回
形式美的法则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课题。现实中 虽然每个人(由于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 生活理想,价值观念不一而同)的审美追求和理想标 准皆不相同。但单从形式条件下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却 存在着一种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类社会长期 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形式法则。 1. 调和与对比 2. 对称和平衡 3.分割与比例 4节奏和韵律
返回
返回
构成的概念
1、构成: 是一种造型概念,既把不同形态的几 个以上单元或元素(包括不同的材料)重 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且用于可视 化的,力学的观念。
返回
2、平面构成
是指将既有形态(包括具象形态、抽象形 态—点、线、面、体),在二维平面内,按照 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 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 平面构成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不是实在的 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 形成的幻觉空间。立体构成则是通过材料的组 合,比如以线型材料或面型材料组成占有立体 空间的实体,以实际的厚度,宽度及高度来塑 造形象,就平面构成要在平面内塑造虚幻的立 体空间而言,其想象构思要比塑造真实的立体 空间更为复杂。
返回
1. 调和与对比
调和亦称和谐。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之间彼此在质与量的 方面皆具有秩序及统一的效果,同时也有安静及舒适的感觉都可以称 之为调和。 单独的一色,一根线无所谓调和。只有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 和溶合性才能调和。但是,要素之间的类似过分强调时,反而易单调。 调和有形态,大小,方向,色彩,质感等的调和。 对比又称对照。把色彩,明暗,形态或材料的质与量相反的两个要 素排列或组织,并强调其差异性,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有 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暗,冷暖,形状,大小,粗细,长短, 方圆,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疏密, 图与底的虚实,黑白,轻重,形态的动静等方面因素来达到。 处理对比关系时,视觉要素各方面要有一个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 相与烘托,处处对比则会失去对比效果。 变化与统一必须保持多样化,呈现充满生机的状况,才能获得高层 次的审美快感。即美学上的“多样统一”。
弧,漩涡线,抛物线,双曲线,垂线等。 封闭曲线 圆,椭圆,心形等。 a) 线的粗细 粗线有力,细线锐利、纤细而神经质。另外,细线又具有速度感。 线的粗细可产生远近关系,粗线前进,细线后退。 b) 线的浓淡——线的明度 产生远近感,及凹凸感。 c) 线与间隔——远近感的形成,密集的线后退。 d) 线的方向性——并行线方向的改变,可表现三次元的效果。垂直 线有庄重、上升的感觉, 水平线有静止,安宁的感觉。斜线则表现为运动和速度,曲线给人 以流动柔美之感。 e) 线的点(反之为点的线化) f) 线的面化 密集的线的方向改变及疏密可造成立体的或曲面的感觉。
返回
在平衡的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 方获得力学上的稳定状态时,即是平衡。这是实际的 重量关系也是杠杆原理的平衡。而平面构成上的平衡 关系指的是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在造型,色彩,质感 等方面彼此之间具有的相对的稳定状态。并不是实际 的重量均等关系。平衡打破了对称的稳定而产生变化, 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异形同量的姿态。具有活泼,自 由,轻松,生动的感觉。平衡不能用数量的方法去推 算。在生活现象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的运动, 鸟的飞翔,野兽的奔跑等都是平衡的形式。所以平衡 的构成具有动态的美感。
返回
壁挂
染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蜡染 下一页
图案设计
书籍装帧
返回
工业设计 服 装 设 计
下一页
陶 瓷 设 计
家俱设计
返回
建 筑 设 计
下 一 页
园 林 设 计
返 回
室 内 环 境 设 计
平面构成所包含的元素
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人类用以说明对世界的认识,表达思 想感情以达到心灵交流的一切手段或途径都是一种语言。) 平面构成从视觉评议入手,分成几个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 一件艺术作品是通过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大小等刺激人们的视 觉经验,达到视觉语言的传达。这些视觉语言在设计当中就成为设计 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概念元素:指实际不存在的,不可见的,但概念所能感觉到的东西。 2.视觉元素: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须通过形象的形状,方向,大 小,色彩,位置,肌理等称为视觉元素。 3.关系元素:指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如何编排,关系元 素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骨骼等。有些关系元素是可见的, 如方向,位置等,有些关系元素则有赖于感觉去体现,如空间,重心 等。 4.实用元素:实用元素主要指的是设计所表达的涵义,内容,设计的 目的及功能。 5 .造型要素 返回
返回
形象的正负(图与底)在设计应用中有以下特点: (下指正形象,即有图感的) 1.在空间中被包围的形状的图感,即为正的形象 2. 凹凸变化中凸出的形象 3.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具象的有图感,即为正的形象 4.在几何图案中,对比关系越大越易体现形象为正形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三. 形象的分类——抽象形,具象形
返回
返回
2. 对称和平衡
对称又称均齐。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 条垂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其 形量完全相等,那么该图形即是左右对称的图形。 该线即为对称轴。又称镜照对称。以某一点为 中心,让图形产生旋转,能与另一个形完全重 迭则称“旋转对称” 点对称有向心式的求心对称和离心式的发射 对称以及自圆心逐渐扩大的同心圆对称。对称 的形式具有静态的美感。 以上方式亦可混合使用。如镜照+平行移动 旋转+扩大+镜照等构成。
返回
返回
2. 线的形象
平面相交形成直线,曲面相交形成曲线。几何学上线是 没有粗细只有长度与方向,但在造型世界,线被赋予了粗细 与宽度,线在现代抽象作品与东方绘画中广泛运用,有很强 的表现力。 分类: 直线 不相交的线 并行线 相交的线 网格线,折线,集中的线 交叉的线 直交的格子,斜交的格子 曲线 开放曲线
返回
返回


设计构成的分类
人类从远古动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充满着自己的设计活动,创造 着日趋合理的生存环境。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社会化的生产活动,经 济活动,都离不开形、色、材质的造型设计。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概括地讲,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都是一种设计,设计不是简单的对 象外部附加的美化或装饰,而是包括功能,材料,工具技术,造价, 审美形式,艺术风格,精神意念等各种因素综合的创造。 设计的门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专业化,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装饰设计--包括壁挂设计,染织设计,装璜设计,装帧设计,图案设 计等。(视觉传达) 2. 机能设计—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家具设计等。 3. 环境设计—建筑(外观,结构)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园林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等。 4多媒体设计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造型要素分类:
形:点,线,面,立体,空间 造型要素
色:色相,明度,纯度 质感:灯光,材料 定形:具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形(几何形体) 不定形:不具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任意形的剪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