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物流管理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现状和改进策略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但由于生产、采摘加工和流通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使得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整体效益并不高。
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有资料显示我国在农业生产中的投资比例为80%,生产后加工投资比例为20%,而在美国的比例却分别为30%和70%。
说明增加生产后加工投资,减少浪费是非常重要的。
农产品物流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支持体系,也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整合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有利于建立面向消费者的“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帮助农民获得质量可靠的生产资料供应,增加农产品产量;有利于减少不必要损耗,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帮助农民增收,并实现收入多元化;有利于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加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并满足其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
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农产品物流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环节,因此,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本文将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指出目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2.选题意义对我国农产品物流进行了解,对我国农产品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浪费的原因,分析国内农产品物流现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和运作经验,分析和寻找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如何提高设备水平,提高哪些设备水平以减少运输损失2,现在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的缺陷和改进措施3,政府政策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研究框架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在对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低下的背景下,提出我国农产品物流需要改进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对农产品物流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现状第四部分: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问题4.1 农产品物流设施与技术落后4.2 各级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不够重视4.3缺乏专业农产品物流人才4.4农产品信息体系不健全第五部分:策略改进5.1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5.2 加大农产品运输设备投资5.3 建立高效农产品信息体系5.4培养这方面人才5.5加强第三方物流对农产品物流运输加工的作用第六部分:总结全文。
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较低,需要在物流上加大投资,减少物流损失。
还需要对整个供应链上作整合,兼加强信息体系,以提高效率,减少运输损失。
另加强第三方物流对农产品运输的专业外包,甚至加工管理。
而这些都需要在政府和各方人才对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所以政府的重视和人才的培养加入也异常重要。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图书馆、网络大量收集、阅读及整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报纸、学术期刊和论文。
2、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在收集、整理得到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得出相应结论。
技术路线:首先,本文从农产品物流节约的理念出发,描述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阐述农产品物流现存的问题。
其次,在研究现有资料基础上,通过总结和继承前人的研究发现我国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方法。
针对各个问题相应得出解决方法。
四、主要参考文献:[1] Lanzillotti,Robert F.“The Superior Market Power Of Food ProcessingAnd Agricultural Supply Firms-Its Relation To Farm Problem ”[M].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60,42(5):1228-1247. [2]SHENG Yukui, LAN Wanlian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Logistics Based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2009.5[3] 吕健农产品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008 .1[4] 任艳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 2009.12[5] 黄湘民刘大成剖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挑战 2006.6[6] 陈新平陈爱国徐广印浅析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2007.4[7] 裴劲松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7.4[8] 万维浅谈我国农产品物流问题及对策 2007.11[9] 施海霞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8.8[10] 李笑盈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8[11] 黄体允李英艳何飞中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支撑基础对比分析2010[12]杜艺佳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8.8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现状和改进策略研究农产品物流是社会物流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流通环节多,模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然而,任何应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冷链技术、农产品信息平台、专业人才等方面,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1、资料来源简介笔者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有用的论文资料与信息的。
一是通过查阅图书馆有关的文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网络期刊和报纸杂志等获得论文所需的相关理论资料。
在此基础上,结合众多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出相关对策。
2、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评述我国三农问题是个重要问题,许多学者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冷链技术、信息化、供应链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对产品物流现状和改进措施作了相关研究,2.1 有关农产品,农产品物流概念,特点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对于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和系统各路学者基本达成共识。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农产品种类繁多,具体来说,既有粮食、棉花、油料等量大、面广、生化性能相对稳定的大宗农产品,又有水果、蔬菜、畜禽等易腐烂的生鲜农产品。
农产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农产品物流数量巨大;(2)农产品物流对象具有鲜活性,物流组织难度较大;(3)农产品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4)农产品物流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流向单向性;(5)农产品物流具有知识跨学科性和技术交叉性。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
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1)农产品物流涉及面广量大。
(2)农产品物流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产品物流具有预期性。
(4)农产品物流具有易耗性。
(5)农产品物流具有专业性。
笔者基本认同。
2.2 有关农产品物流运作存在问题的研究物流在中国的应用和兴起是从2O世纪9O年代开始的,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目前是以家庭生产为单位的阶段,虽然农产品物流数量巨大,但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随着改革开放和政府的重视,这几年农产品物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各个学者对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存在问题多数一致,还是有不同点。
孙芸(2009)对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现存问题论述中指出其问题主要有,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体现区域发展不平衡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城乡、地区在经济、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极为发达的地区,而在乡村物流业的发展较缓慢。
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中介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趋高,虽然农产品储藏加工业有所发展,但规模小,水平低。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低;管理体制落后,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物流主体市场竞争力不强。
王欣兰(2007)指出,农产品物流体系发育尚不健全,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 主要以农户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为主, 农户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一些简单而分散的运输储藏活动, 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办了低水平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未实现集成整合;运输是农产品物流一大难题,表现在我国各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分割;物流过程增殖能力弱,加工率低;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等等。
王运超、王慧超(2010)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中指出,1.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2.5亿多个农户),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城乡物流“二元经济结构”十分严重,城市现代化的物流与农村落后的物流不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城市与农村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许多物流资源集中于城市,城市物流农村物流相互分割,形成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产品物流环节浪费严重;农产品物流成本高;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偏低,从农产品产业化整体来看,我国对农产品生产投入较多,但产后投入明显不足,如果能够更多关注生产、流通、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的经营,大力提高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将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物流政策不到位,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
王杰、李昕欣(2009)指出,农产品物流设施手段相对落后,不能适应需要;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还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上,流通渠道不畅,物流缓慢;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都是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这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仍然偏高,而且不稳定,运销成本的波动较大,尽管一些地方在当地开辟了农副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但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仍然在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副产品的跨地区外销障碍重重。
2.3 有关农产品物流改进策略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物流运作效率低下,浪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