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完整及其复习ppt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完整及其复习ppt课件
.
分析举例
异步电动机 的机械特性
交点a
a、b两点是否为稳 定平衡点?
☞ 不同类型的生产机械在运动中受阻的性质是不同的, 其负载特性曲线的形状也有所不同,大致分为:
☞ 恒转矩型负载特性、离心式通风机型负载特性、 直线型负载特性、恒功率型负载特性。
.
2.3.1 恒转矩型负载特性
☞ 这一类型负载特性的特点是:负载转矩为常数。 如图所示。
☞ 依据负载转矩与运动方向的关系,恒转矩型负载特性 可分为反抗性转矩和位能性转矩两种。
由它可描述出系统运动的状态及特征。
.
2、传动系统的状态
根据运动方程式可知:运动系统有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1)稳态 TM( TL时:)
Td
Jddt 0即
dω dt
0,ω为常数,传动系统以恒速运动。
TM =TL时传动系统处于恒速运动的这种状态被称为稳态。
2)动态 TM( TL时): T M T LT d
总复习
第一章 概述
• 定义:以电动机为原动机(动力源)驱动生产机 械的系统的总称。
• 目的: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生产机械的启 动、停止及速度调节,满足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 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
机电传动技术的发展
• 动力源: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 • 机电传动方式:
成组拖动:一台电机拖动多台设备,老方式,传 动机构复杂,效率低。 单电机拖动:一台电机拖动一台设备,比成组方 式进步。 多电机拖动:多台电机拖动一台设备,现代的传 动方法。
必须有交点,交点被称为平衡点。
.
2) 充分条件 ☞ 系统受到干扰后,要具有恢复到原平衡状态的 能力,即:
当干扰使速度上升时,有 TM<TL ; 当干扰使速度下降时,有 TM>TL 。
这是稳定运行的充分条件。
符合稳定运行条件的平衡点称为稳定平衡点。
.
机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可表述为: ①电动机的机械特性n= f(Tm) 与负载特性n= f(TL)有交点; ② dTM dTL dn dn
1) 系统应能以一定速度匀速运行; 2) 系统受某种外部干扰作用(如电压波动、负载
转矩波动等)而使运行速度发生变化,应保证 系统在干扰消除后能恢复到原来的运行速度。
.
2、机电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1) 必要条件
☞ 电动机的输出转矩TM和负载转矩TL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 从T—n 坐标上看,就是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n =f(TM)和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曲线n =f(TL)
拖动转距促进运动;制动转距阻碍运动。 .
4 机电传动系统的负载特性
☞ 前面讨论的机电传动系统运动方程中,负载转矩TL 可能是常数,也可能是转速的函数。
☞ 我们把同一轴上负载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 机电传动系统的负载特性。
☞ 就是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有时也称为生产机械的 机械特性。 ——今后均指电机轴上的负载特性。
.
b.位能性转矩,其特点如下: ☞ 位能性转矩是由物体的重力或弹性体的压缩、拉伸、
扭转等作用所引起的负载转矩; ☞ 位能性转矩的大小恒常不变; ☞ 作用方向不变,与运动方向无关,即在某一方向
阻碍运动而在另一方向促进运动。
.
离心式通风机型负载特性
☞ 离心式通风型机械特性是按离心力原理工作的,
如离心式鼓风机、水泵等,它们的负载转矩TL的大小 与转速n的平方成正比,即:
☞ 它使系统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其转矩平衡方程为:
TM = TL + Td
上式表明,在任何情况下,电机所产生的转矩总是被轴上的负载 转矩(静态转矩)与动态转矩之和所平衡。
☞ 由于传动系统有多种运动状态,相应的运动方程式
中的转速和转矩的方向就不同,因此需要约定方向
的表达规则。
.
3、TM、TL、n的参考方向 因为电动机和生产机械以共同的转速旋转,所以,
TMTL时: Td
Jd0
dt
即
TMTL时: TdJddt 0,即
d
dt
d
dt
0, 传动系统加速运动。 0,传动系统减速运动。
TM TL时传动系统处于加速或减速运动的这种状态 被称为动态。
.
☞ 处于动态时,系统中必然存在一个动态转矩:
{Td}Nm{G3D 2}7N5m2
d{n}n/min d{t}s
☞ 实际应用中,负载可能是单一类型的,也可以是几种 类型的复合。
.
5 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 机电传动系统中,电动机与生产机械连成一体, 为了使整个系统运行合理,就要使电动机的机械 特性与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尽量相匹配。
☞ 特性配合好坏的基本要求是系统能稳定运行。
1、机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含义包括:
TLCn2
其中:C为常数。
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
直线型负载特性
☞ 直线型负载的负载转矩TL的大小与转速n的大小
成正比,即 :
TLCn
其中:C为常数。
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
恒功率型负载特性
☞ 恒功率型负载的负载转矩TL的大小与转速n的
大小成反比,即TL NhomakorabeaC n
其中:C为常数。例如机床。
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a.反抗转矩:又称摩擦性转矩,其特点如下: ☞ 由摩擦、非弹性体的压缩、拉伸与扭转等作用所产生
的负载转矩。 ☞ 反抗性转矩的方向恒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运动; ☞ 反抗性转矩的大小恒常不变。
.
☞ 根据转矩正方向的约定可知,反抗性转矩恒与转速n
的方向相反时取正号,即:
n 为正方向时TL 为正,特性在第一象限; n 为负方向时TL 为负,特性在第三象限。
一般以ω(或n)的转动方向为参考来确定转矩的正负 1。)TM的符号与性质 ☞ 当TM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同时(符号同), 取与n相同的符号,TM为拖动转矩;
☞ 当TM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反时,取与n相反 的符号,TM为制动转矩。
.
2)TL的符号与性质 ☞ 当TL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同时(符号反), 取与n相反的符号,TL为拖动转矩; ☞ 当TL的实际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反时,取与n相同的 符号,TL为制动转矩。
.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1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TM }Nm{TL}Nm{G32D }7 Nm 2 5d{d n {}tn }/smin
☞ D ─ 单轴传动系统的惯性直径(m); ☞ G ─ 单轴传动系统的重力(Kg)。 ☞ GD2 ─ 应视为一个整体物理量。 ☞ 运动方程式是研究机电传动系统最基本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