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书模板.doc

劳动合同书模板.doc

教育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版一、培养目标:(详见附件各专业培养目标)二、学制及总学分学制3年,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

其他各专业学位专业课、专业方向课,见附件。

四、修读要求1.学位基础课分为5个科目板块,研究生必须至少在3个科目中选课,基础课学分不少于9学分。

不得选修第5模块中本专业的课程。

2.研究生在本学科的学位专业课中至少选修9学分。

3.研究生在本专业方向课中至少选修2学分。

4.在满足以上各类课程的学分要求后,研究生方可选修学部之外其他院系研究生课程,但只将6学分计入成绩单,超出部分不计入成绩单。

5.开题前,已修学分应不低于26学分。

6.研究生的总学分须达36学分以上。

学分不足的学生可在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中选修。

7.本科非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教育专业本科相关基础课程,但不计学分。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与人类学、教育政治学与教育法学、德育原理等教育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兼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广泛服务于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才及高端学术后备人才。

二、培养要求1. 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关注教育现实,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和批判精神;2.掌握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尊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权益,了解各类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与教育形态,具有终身教育的视野;3. 具有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或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开发的能力;4. 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教育改革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教育行政、规划与督导能力;5. 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三、课程方案表040102课程与教学论一、培养目标坚持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立足于大中小学课程教学领域的教学、研究、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现实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综合的教育科学素养、熟练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注重品德修养。

具体要求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富有责任心、爱心和上进心。

2.拓展知识结构。

具体要求是:努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通识水平;整体了解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国教育的政策法规、基本状况与实践问题。

3.提升专业能力。

具体要求是:熟练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对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有较深入钻研;整体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研指导、课程评估等;能熟练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的能力。

4.突出个性发展。

具体要求是: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扬个人优势,发展潜能,学有所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提高实践能力。

三、课程方案040103教育史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能力,熟悉中外教育发展史、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学术创新能力的教育史领域的学术后备人才。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了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掌握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服务,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二、培养要求1、系统掌握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040104比较教育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阶段旨在培养具有比较教育学专业基本素养的专门人才,具体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当今世界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动向,具有关于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的广阔知识背景,掌握比较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具有分析教育所需的国际视野;具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区域教育研究、分析某区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科学方法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的异同、概括世界教育发展共性的基本能力;具备在教育实践中借鉴国际经验的初步能力;具有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与对话的基本能力。

3.态度目标:能够自觉地、批判性地借鉴国际经验,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理解世界各国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与教育的独特性;热爱教育事业,理解教育学术工作特别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有兴趣从事比较教育研究。

二、培养要求1.中期考核:通过中期考核是硕士研究生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的必要条件。

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进行。

接受中期考核条件是:第一学年修满26学分;提交经导师认可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成绩和开题报告等方面,其中开题报告由本专业组织的考核小组负责实施。

考核未通过者,经考核小组提议,本人申请,导师和本专业负责人同意,可申请参加第二次考核,如仍未通过,则退学肄业。

2.学位论文:提交学位论文,参加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认定“准予毕业”,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学位论文经学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通过、通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是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题目,并在第三学期通过开题报告,在第六学期初向导师提交完整的学位论文初稿,在第六学期的四月提交用于论文审查和答辩的学位论文定稿。

学位论文的字数应在3至5万字之间,最后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规定,由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决定是否授予硕士学位。

3.其他学习与实践:参加导师要求的课题研究,并提交书面报告;参加本专业要求的学术活动特别是国内外学术交流实践,并完成相关任务;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参加相关补习或其他学习与实践活动。

三、课程计划040105学前教育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较强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熟悉中外学前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学前教育研究高级专门人才、大中专学校学前教育学科师资、相关机构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学前教育新闻、出版和媒体开发的专业工作者,并为培养在学前教育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层次学术研究后备人才奠定研究基础。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研究生主要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接受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掌握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及相关研究工作的系统理论和观点、主要方法和技能。

具体要求是:1. 熟悉我国的学前教育教育政策、法律和法规;2. 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教学的理论;3. 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能力;4. 熟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5. 较为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学习和交流,具有国际视野。

三、课程方案040106高等教育学一、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较强的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与高校运行机制,能够继续深入进行高等教育研究,以及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的学术后备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1、系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认识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把握主要高等教育学者和管理者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2、系统学习并熟悉掌握与高等教育研究密切相关的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3、熟练运用电脑和其他电化教学手段及办公自动化手段,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进行专业文献的检索和阅读。

三、课程方案040107成人教育学一、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风正派,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扎实的成人教育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成人教育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革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组织管理和培训指导他人进行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在成人教育科研和实践工作中针对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独立解决非常规性的综合问题,能从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区组织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学研究或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成人教育科学的理论,接受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本学科以下科研与实践能力:1.独立查找和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以及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2.独立撰写符合文法规范的文献阅读报告或选题报告;3.参加导师或相关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和实践过程,独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4.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5.撰写有选题意义的成人教育方面的项目申请书以及学术论文;6.主动参加本专业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

三、课程方案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一、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风正派,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扎实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革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组织管理和培训指导他人进行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在职业教育科研和实践工作中针对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独立解决非常规性的综合问题,能从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学研究、教学资源开发或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职业教育科学的理论,接受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本学科以下科研与实践的能力:1.独立查找和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以及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2.独立撰写符合文法规范的文献阅读报告或选题报告;3.参加导师或相关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和实践过程,独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4.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5.撰写有选题意义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项目申请书以及学术论文;6.主动参加本专业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

三、课程方案040109特殊教育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较强的特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熟悉国内外特殊教育最新进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特殊教育学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行政人员、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基础及特殊教育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学术后备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特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受到较好的特殊教育科学研究的训练,掌握从事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的技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