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盆骨折患者护理查房

骨盆骨折患者护理查房

慢性骨髓炎患者护理查房
乐清人民医院 骨一科
概述
CONTENTS
01
相关知识
02
病史介绍
03
护理体检
04
护理诊断
05
护理措施
相关知识介绍
急性骨 髓炎 慢性骨 髓炎
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 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 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 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转为慢性骨髓炎 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 时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应急办法,致患者终生残疾。 慢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往往全身症状大多消失, 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 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
相关知识介绍
病因:1.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形成。
2.有死骨或弹片等异物和死腔的存在。
3. 局部广泛瘢痕组织及窦道形成,循环不佳,利于细菌生长,而
抗菌药物又不能达到。
表现: 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
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 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 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 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 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抵抗力 ⑧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多饮水。按时翻身,预防肺炎发生。观察创口有无渗血,及 时更换敷料。查看敷料有无脱落、移位。查看创口有无红肿以及缝线周围皮肤的情况。予会
阴护理,无菌操作。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如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患肢制度。遵医嘱使
用抗凝剂,观察患肢疼痛、肿胀有无减轻。患者体温异常,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局部创口红、 肿热痛,观察患者体温变化。高热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观察双下肢是否酸胀不适,痛 觉过敏或者痛觉减退,以防神经根损伤。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引流液过多,以防脑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 为病人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饮食,以提高病人食欲。提供促进病人 食欲的环境 。允许病人少量多餐,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进食必要时需给予静脉营养液。 妥善固定尿管防止滑脱、受压堵塞。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周更加尿袋一次。严格无菌操作。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左右。定时开放尿管,训练膀胱功能,观察尿量、性质 及颜色。
引流管引流畅,见血性液体引出,右下肢末端血运好。
静脉止痛泵使用,无脱落渗漏。留置导尿畅,量正常, 色清。压疮评分: 18分。跌倒 /坠床: 1 分。 ADL: 25分。 NRS:0分。
病史介绍
术后治疗经过: 术后第一天,患者精神良好,呼吸平顺,夜眠欠佳 , 夜 间体温 38.7 ℃ 使用消炎痛栓半枚塞肛 st 后复测 T37.8 ℃ 。 右下肢创口敷料干燥,石膏外固定。创口冲洗管持续冲 洗,引流管见血性液流出。双下肢感觉正常,末端血运 好。感创口疼痛,静脉止痛泵使用效果欠佳,NRS评分 4 分。留置导尿畅,色清,量正常。医嘱:特耐针 1 支 X3天 im。
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窒息感、咳嗽、咯血,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
医生。1.止痛。疼痛是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当患者有溃疡、坏疽或并发感染时, 疼痛更为剧烈,可适当给予止痛剂,但要预防止痛药的成瘾性。 2.禁烟。绝对禁 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但可饮少量酒,促进血管扩张。 3.保护患肢。
避免寒冷潮湿、外伤等因素,保持被褥清洁、平整、干燥,定期消毒更换,肢端
脊液漏发生。
THANKS
深静脉血栓
知识拓展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 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 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
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109/L,CRP>200mg/L ,白蛋
白28.3g/L ,纤维蛋白原7.70g/L 2016-8-27血化验示:Hb93g/L,白蛋白21.2g/L
病史介绍
8-26患者在连硬+腰麻下行“右股骨清创+引流术”,术后 医嘱:二级护理、软食、持续创口冲洗 + 引流,留置导 尿,抗感染、促骨生长、改善血循环及抗凝等治疗。患 者神志清,精神良好,呼吸平顺。无头痛头晕,无恶心 呕吐现象。右下肢石膏外固定,创口敷料干燥,见 3 根 创口引流管,予 NS500+ 庆大霉素 8 万 iu 持续冲洗创口,
护理
5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 液黏度,加重病情。 6每班测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温度变化。 7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多漱口、多饮水,大便干结者可用 开塞露通便,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护理
8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致死率达70%,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
术后第二天,患者仍持续冲洗引流,见淡血性液体流出,
末端血运正常,疼痛不明显,NRS评分2分。 术后第三天,停止使用静脉止痛泵,仍持续冲洗引流, 见稍混浊液体引出,与人血白蛋白 50ml ivgtt ST营养
支持。
护理诊断
01
舒适的改变:与疼痛等有关。 焦虑:与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担 心预后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机体 代谢增高等。
护理
1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 °~30 °,以利于下肢静脉回
流,减轻水肿。
2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 部的药物浓度(一般患肢只作为溶栓药物给药途径,不作其他药物输入) 。 3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以免造成腹压 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4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
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 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 硬。
相关知识介绍
并发症
畸形
关节强直 癌变
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50岁,诊断:慢性骨髓炎 患者于 2016-8-17收住,三十余年前因不明原因致右大腿肿 块,曾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术后创口一直愈合不佳并伴有 脓性分泌物流出,期间一直未予重视。近两个月感右大腿肿 胀疼痛加重,流脓量增加伴行走困难。来我院拍 x 线示: “右股骨下段慢性骨髓炎,可疑死骨形成”为求进一步治疗, 门诊拟“慢性骨髓炎”收住我科。 入 院 时 查 体 : T 3 7 .1 ℃ P 96 次 / 分 R20次/分
BP121/80mmhg 患者神志清,呼吸平顺,右大腿外侧可见约
7cm 手术疤痕,其中有一较小窦道,见较多的脓性分泌物渗
出,恶臭味,局部皮肤红肿压痛存,皮肤色素沉着,右下肢 末端血运好,无麻木感。 压疮评分: 18 分 跌倒 / 坠床评分: 2 分 NRS 评分: 4 分
ADL评分:70分
病史介绍
初步诊断:慢性骨髓炎
医嘱:二级护理,软食。抗感染对症治疗,择期手术。
病史介绍
辅助检查
2016-8-24X线:右股骨下段慢性骨髓炎,可疑死骨形成。 2016-8-25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2016-8-25B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胆囊内胆泥淤积。 双下肢深动脉内膜稍毛糙。 2016-8-25血化验示:白细胞18.47x109/L
02
03
护理诊断
04
活动无耐力:与局部感染和疼痛有关。 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 泌尿道感染等。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05
06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所思所虑,并给予正确疏导以解除患者的各种疑虑。向患 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安心治疗。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使患者保持 最佳精神状态。 进行有关骨髓炎的病因、预防及治疗宣教,重点是让病人和家属了解治疗的目的 及注意事项。 了解麻醉方法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及引流情况。床栏保护,防患者坠床。 让患者处于平卧位,以减轻切口疼痛。观察止痛泵的效果,疼痛明显时予止痛针 治疗。予以主动关心患者,做好心理安慰。予以舒适的环境,转移疼痛注意力。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一般。30年前曾行右大腿手 术(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否认“冠心病”否认“肝 炎”“结核”等传染疾病。否认有过食物、药物等物质过敏 史。否认输血史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贵州。在乐清生活多年,无其他外地长居 史。吸烟37年,未戒烟;偶有饮酒。否认其余不良生活嗜好 史。 婚育史:已婚,配偶体健,育1子2女,均体健。
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 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病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
的后果

抗凝治疗
(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先于华法令口服。华法林起效比较慢,用药早期可以诱导血栓形成。因此,
一定要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启动抗凝方案。 (2)等华法林起效并相对稳定时再停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3)调整华法林的剂量要以参考INR(国际标准化比率,正常值是1.0+-0.1)指标,以维持在2.0~3.0 为最佳。 (4)抗凝治疗的时间在3~6个月。 (5)每次调整华法林剂量后第三天再复查INR。剂量调整以每次1/4片为妥,避免大减大增。 (6)影响华法林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大,尽量至少每两周检查INR。 (7)使用华法林的品牌不要轻易更变。因为每家产品的药效不同。 (8)使用肝素后要检查血小板,预防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坏疽应保持干燥,以免创面继发细菌感染。对溃疡面用油纱布换药,忌用刺激性 强的外用药。 4.患肢锻炼。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肢约45度,保持2~3分钟, 然后将患肢沿床边下垂3~5分钟,再放平患肢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足趾 的活动,每日锻炼数次,每次5~6回,以便更好地恢复患肢机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