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十一章 诉讼保障制度与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十一章 诉讼保障制度与程序


(四)委托送达
委托送达是指受诉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 书确有困难时(譬如路途遥远),委托其 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的送达方式。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五)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送达的诉讼 文书通过邮局邮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第八十八条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 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 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二)期间的剔除
1.含义 期间的剔除,是指人民法院按照规定,不将期间进行 中虽然用于某些必要事项或活动但却难以精确控制的 时间计入该项期间。
2.意义 合理减少诉讼期间的“虚耗”,保证诉讼期间能够得 到实际、充分、有效的利用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二)期间的剔除
三、期间的计算与剔除
(一)期间的计算 (二)期间的剔除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期间的计算
1.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2.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 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3.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3.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除了上述“期间不包括在途时 间”的规定尚可算作期间的剔除以外,再无其他规定 属于期间的剔除。但是,按照《审限规定》第9条和 《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13 条。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四、期间的耽误及其补救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二)留置送达
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拒绝签收向其送达的诉讼文 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 所并履行相应手续即视为完成送达的送达方式。
第八十六条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 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 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 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 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1.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诉讼权利、履行 诉讼义务。
2.督促法院及时审结和执结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二、期间的种类
不变期间
是可变期间
目前我国民诉法没 有规定,但是《证 据规定》33条第2 款有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二)特点 1.送达是人民法院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 人实施的一项诉讼行为; 2.送达必须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方式 与程序来进行; 3.送达的文件是所有需要交给当事人和其他 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文书。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二、送达的方式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直接送达
直接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指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面交 受送达人本人或法律明确规定的相关人等的送达方式。
第八十五条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 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人 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 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代 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代 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五、期日
1.概念 期日,是指人民法院和当事人等会合一起进行诉 讼活动的特定的某一日。(通常只能由人民法院 依职权直接加以指定) 2.期日与期间的区别
期日 特定某一日
只有指定期日和商定期日,无 法定期日 会和一起进行诉讼活动 必须立即会和一起
期间 开始日到届满日的一段时间
法定期间、指定期间和商定期 间之分 各自进行或完成某种行为 只要在期间内完成都是有效的
第一节 期间
*法定期间:由法律明确规定的诉讼期间。 *指定期间:法律明确授权人民法院根据审理和执行案件的具体 情况和实际需要,依职权决定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实施或完 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间。 *商定期间:根据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所确立的合意机制,由各 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的诉讼期间。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二节 送达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二、送达的方式 三、送达的效力和送达回证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 的方式和程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 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
(一)概念 期间的耽误,是指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未 能在要求的期间内实施或者完成某项诉讼行为的 状态。
《民事诉讼法》第83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 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 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三)传真、电子邮件等送达
第八十七条 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 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 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 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十一章 诉 讼保障制度与程序
第一节 期间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二、期间的种类 三、期间的计算与剔除 四、期间的耽误及其补救 五、期日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民事诉讼中的期间,是指人民法院、当
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各自单独进行或者完 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时限。 (二)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