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数字化校园建设近期工作计划数字化校园建设近期工作计划莱阳市姜疃中心初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近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抢抓机遇在新一轮的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品牌学校的必要推手。
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体现。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以高性能的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学校办公、财务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全面整合,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最终使其达到增值服务的目的。
二、工作要点:(一)以用促建,强化信息化环境建设。
本学年,我们将加强现有设备及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形成一个硬件综合利用率高,软件环境和谐匹配的良好现代教育技术格局,搭建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网络教研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协调的共建共享、互动开放的新课程资源。
1、继续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本学年,将以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平台----学校网站为基础,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延伸与整合。
通过增加栏目,强化管理和使用,拓展和加强校园网管理功能。
2、大力加强信息化专用教室建设。
为配合新课程改革,提高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积极更换电脑教室的鼠标、cpu风扇,对部分损坏的学生机及时进行维修。
3、多方协商,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制定相关奖惩措施,鼓励教师个人,学科组组建自己的网页或博客。
(二)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应用1.将在进一步丰富校园网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全面引导教师积极的制作自创资源。
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组织教师将自己的优秀课件进行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坚持寒暑假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2.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及校园网络的安全维护。
进一步开发校园网的使用功能,加快更新、丰富网站内容,提高老师、学生对网站的支持和热情。
使校园网站能真正成为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的工具,对外宣传的互联平台,提高使用水平。
(三)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强化学校软硬件管理。
本学年,我们将认真讨论制定切实的管理制度及措施,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信息技术学科人员积极性,强化学校各室硬件管理维护,学科网站及教师个人网站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品味。
1、加强与学校各部门沟通,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工作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管理考核,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其技能技术,协助学校加强计算机专用教室,教师网站建设的辅导工作。
加强各专用教室及各室软硬件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加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分工管理,责任到人。
继续落实各室专人管理,学校统一协调,定期检查的制度,要教育分管教师做好各项活动记录和管理检查工作,主要考核机房卫生环境,安全用机,文明用机等方面管理。
2、做好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对于校内教师、学生使用的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管理,软件和硬件的使用制定明确的规定,做到周抽检、月普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以保证这些设备最大限度的正常运行。
数字化校园建设远期目标莱阳市姜疃中心初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远期目标“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
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数字化学校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制定了今后发展的长期目标。
(一)、课堂教学工作1、网上辅导与培训学校教导处或教科研室可以组织优秀的老师,在网上对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辅导,这样不必集中,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有一定规模后,学生、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遇到难题可以随时在网上找到相应学科的专家进行解答。
2、网上课程资源的整合整合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新课标体系的资源,开发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包括学校各类研究性学习专题、校本课程开发专题、新课改专题等等。
3、网络教学系统这是数字化教学应用建设的互动式基础教学平台。
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网上作业、网上教学讨论等等。
(二)、拓展育人空间1、多元化学习环境众所周知,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每一个成员进行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学校教学支持网和网络课堂的建立,使得学生在家能够很方便的学习,一方面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资源共享和服务,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2、网上心理辅导用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网站由专职心理教师在学习、交友以及如何处理好与教师、家长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自由与校纪校规等问题上,对学生进行网上辅导。
对学生进行上网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学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通过分析学生在网上发表的言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更新网上的内容和活动。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篇二: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福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深圳市被建设部列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试点城市。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实现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加快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的步伐,不断推进福田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根据《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意义福田区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城区,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但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的信息化管理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数字化城市管理能够以信息为先导来整合、引导和分配城市管理资源;能够使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能够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政府的职能转变:能够实现城市管城区安全和社区服务方面信息资源和通信手段的整合与共享,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使政府能够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二、实施范围和建设目标一)实施范围1.地域范围:根据市里的统一规划,在福田区内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地域范围为整个福田辖区。
2.对象范围: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对象的范围:①第一阶段建设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005)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六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等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及其它有关设施)和五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为主,以及我市新增加的30种部件19种事件。
②第二阶段建设新增加城区安全和社区服务两大类事件和相应部件。
二)建设目标1.第一阶段目标: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通过实施福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配套建设,实现福田区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
开展与市级系统对接,构筑一个市区统一数字城管综合平台。
实行指挥、监督、执行适度分离,创新福田区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2.第二阶段目标:建设福田区社会管理应用平台,实现区内各职能单元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流转交换。
推进以块为主的行政体制改革,理顺左右关系,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
实现我区城市管理、城区安全和社区服务方面信息资源和通信手段的整合与共享。
三、建设时限福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一阶段建设工程应于2006 年6月28日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并于7月份接受建设部验收。
第二阶段建设工程计划在第一阶段工程完成后展开。
四、建设内容第一阶段:福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包括:与市局对接的综合平台、统一的城市部件普查、监督指挥体系、自动评价机制、区级城管数据交换平台、区级网络硬件、监督和指挥中心、机房工程建设、区级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
1.与市局对接,构筑一个城管综合平台。
该平台是指由市城管局牵头建设的深圳市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多样化的信息釆集手段和网格化基础信息管理,随时、随地连接到统一的管理部门,并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与共享,2.统一的城市部件普查。
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通过对福田区城市部件进行全面普查,建立福田区城市基本部件数据库,综合使用行政区划分、地理网格、位置顺序三种编码结合方法,对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并在网格中实行精确地理定位。
3.建立监督指挥体系。
加强统一管理,建立监督和指挥机构,对己有的城市管理机构资源进行整合。
区级城市公共管理监督指挥体系具体处理日常性的城市管理事件与部件问题。
4.建立自动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既能监督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又能监督执法质量。
5.区级数字城管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借助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6.配套设施建设。
包括区级网络硬件、监督和指挥中心、机房工程建设等。
第二阶段:开发建设福田区社会管理应用平台,与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对接。
实现区内公共服务管理、城市安全管理和社区服务各专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和协同工作等。
五、项目组织领导机构(一)成立深圳市福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组织领导。
组长:杜玲副组长:张仁利成员:杨柳(区应急指挥中心)李健盛(区发展计划局)廖吉安 (区科学技术局)蔡传松 (区财政局)谷廷兰 (区司法局)杨毅 (区人事局、区编办)黎德良 (区劳动局)刘光滢 (区建设局)李雷鸣 (区文化局)蔡转弯 (区计划生育局)黄勇 (区审计局)麦振新(区监察局)陈明达(区环境保护局)谢作正 (区统计局)胡敬东 (区城管办、区城管行政执法局)朱建伟 (福田公安分局)黄漫娥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陈慧明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张学凡 (区建筑工务局)洪存伟 (区重建局)冯流看 (区政府采购中心)林穗平 (工商局福田分局)罗伟国 (公安局交通局福田交通大队)李生伟(园岭街道办事处)陈佳维(南园街道办事处)刘炳强(福田街道办事处)陈伟明(沙头街道办事处)赖莲凤(梅林街道办事处)黄锡武(华富街道办事处)曾湘建(香蜜湖街道办事处)周运昌(莲花街道办事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办,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
办公室主任由区城管办主任胡敬东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区城管办副主任杨沾吉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由区计划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采购中心各派一名同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