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内镜质控工作现状及计划_王洛伟

消化内镜质控工作现状及计划_王洛伟

• 国内部分医生一味求快,早癌 发现率极低
Yao K. Annals of Gastroenterology, 2013. 中岛宽隆, 等. 消化器内视镜, 2013.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消化内镜适应证符合率 Ø定义:消化内镜诊疗适应证符合现有指南的例数占同 期消化内镜诊疗总例数的比例 Ø计算公式:
94%
Ø 15%左右的医师曾被医闹纠缠 Ø 6%( 1687人)内镜医师曾在医患纠纷中受伤
存在的主要问题
Ø 我国消化内镜开展时间短,但发展迅速 Ø 开展消化内镜医院数量多,但水平层次不齐 Ø 消化内镜诊疗例数多,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Ø 消化内镜医师培训不足,医疗事故时有发生
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亟待加强
医疗事故发生情况
有, 1313, 5%
没 有, 24890,
95%
有, 5243, 20%
没 有, 20960, 80%
Ø 5%的消化内镜医师遇到过医疗差错及事故 Ø 20%左右的医师遇到过医疗纠纷
医闹纠缠情况
有, 4068, 16%
没 有, 22135, 84%
有, 1687, 6%
没 有, 24516,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洗消记录可追溯率 Ø定义:可追溯到洗消记录的消化内镜操作数占同期所 有消化内镜操作总数的比例 Ø计算公式:
Ø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对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是反 映医疗机构消化内镜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洗消记录可追溯率 Ø内镜、器械洗消质量是消化内镜诊疗安全的基础
o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n 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 n 培训体系 n 质控指标体系 n 监测预警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禁止临床应用的医疗技 术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对部分需要严格监管的医疗技术进行重点管理。其他 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由决定使用该类技术的医疗机构自我管理。
程 o 目前已经完成
n 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 n 质控指标制订

2015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o 23万字 o 854幅图表 o 覆盖1174家医院 o 6400万住院患者
消化内镜质量安全报告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2015年12月,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专家组在北京 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以,讨论制订《消化内镜医 疗质量控制指标(草案)》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消化内镜中心医患比 Ø参照2015年版《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 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Ø现无公认参考值,根据2013年全国消化内镜普查结果, 医患比显著不足,且东西部、城乡间差异显著
• 我国年消化内镜诊疗2877万例,共2.6 万名消化内镜医师,参照日本的比例, 我国还需要培养17.8万名内镜医师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 作规范(2004年版)
第十三条 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 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 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中国消化内镜清洗消 毒专家共识意见(2014)
美国软式消化内镜洗 消多学科指南(2011)
保存每例操作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如可 用)、操作名称、内镜序列号或其他识别信息(如使用 AER,还包括AER相关信息),以备感染暴发时的调查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消化内镜并发症发生率
Ø定义:消化内镜并发症是指消化内镜诊疗操作所致的穿孔、 严重出血、感染、术后胰腺炎、死亡等不良事件;消化内镜 并发症发生率,是指消化内镜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期消化内 镜总例数的比例 Ø计算公式:
Ø意义:可反映内镜诊疗技术水平,是重要的结果指标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Ø意义:反映结肠镜检查操作质量,是反映医疗机构消化内 镜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结肠镜盲肠插管率
ØASGE目标值:所有类型肠镜>90%,筛查性肠镜>95% Ø现有大样本报道的实际插管率:97% Ø有报道认为注水结肠镜有助于提高盲肠插管率
无需纳入计算的情况: •由于肠道准备较差放弃本次诊疗者 •本次治疗目的为处理盲肠远段的良/恶性狭窄或较大息肉,之前通过 其他方式已经明确全结肠情况
省级质控中心
Ø 2009年卫生部印发了《医疗质量控制中 心管理办法(试行)》(卫医政发〔2009〕 51号,对全国省级以上医疗质量控制中 心的规划、设置、考核、管理等作出了 明确规定。
Ø 各省市相继成立消化内镜质控中心
省级质控中心还不健全
Ø 14个省建立消化内镜质控中心 Ø 7个省由消化内科质控中心兼管 Ø 11个省未建立质控中心
• 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指南将"记录保存 图片信息比例"作为重要过程指标、 但无推荐值(performance target)
• 尤其强调肠镜中对盲肠留图的重要性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图文报告合格率 Ø内镜医生操作不规范、发现早癌的意识不强 Ø通过规范图文报告促进内镜医师重视检查质量
• 多数日本内镜专家推荐胃镜检 查应留22-40张清晰图片,避免 死角
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以“重点管理医疗技 术”为主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日常监测与 定期评估,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质控和评估结果。
第二十七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建立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 对“重点管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省级卫生计生行 政部门利用该平台对辖区内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内镜中 心规模
术中监 护
消化内镜 并发症
内镜医 师水平
适应证 把握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胃肠道早癌检出率
Ø定义:胃肠镜检查发现早期食管癌、胃癌或结直肠癌的患 者数占同期胃肠镜检查总数的比例 Ø计算公式:
Ø意义:体现消化内镜诊断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消化内镜 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国家卫生计生委
数据交换 资源共享
领导
负责
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
数据、信息上报
省级消化内镜质控中心
动态监测指导
数据、信息上报
直接监督
地市级消化内镜质控中 心
动态监测指导
数据、信息上报
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
三级医疗机构
重点联系医疗机构 网络监测信息采集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
如何保障质量、安全、经济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结直肠腺瘤检出率
ØASGE目标值: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筛查应>25% (男性>30%, 女性>20%) Ø随着对肠镜质量的日益重视、以及操作水平的提高,欧美 国家近年来报道ADR逐渐升高
2003-2012年德国非进展期腺瘤检出率 男性:13.3%→ 22.3% 女性:8.4% → 14.9%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结直肠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 ADR)
Ø定义:是指结肠镜检查中至少检出一枚结直肠腺瘤的患者 数占同期结肠镜检查总数的比例 Ø计算公式:
Ø意义:检出结直肠腺瘤是结肠镜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死 亡率的前提,其检出率是反映医疗机构消化内镜医疗质量的 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Ø意义:反映消化内镜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消化内镜适应证符合率 Ø把握适应证是提高预后、降低并发症的首要前提 Ø高级内镜技术扩大适应证、“小病大切”也值得注意
• 韩国一项研究纳入961例接受ESD 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
• 超出目前标准适应证和扩展适应 证的患者,完整切除率(55.5% vs. 96.1%)、肿瘤局部复发率(7.8% vs. 1.8%)以及5年生存率(84.4% vs. 96.6%)均劣于标准组
消化内镜质控工作现状及计划
王洛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专家组 国家内镜规范化管理专家组 中国内镜医师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内镜专委会
中国消化内镜普查(2012)
Ø 建立消化内镜医师国家数据库 Ø 摸清我国消化内镜医师人员、技术情况 Ø 配合卫计委四级消化内镜培训基地评审 Ø 推动内镜专科医师的资格认证和准入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Ø 35个候选指标,21位专家,采用德尔斐法进行筛选 Ø 各指标按重要性评为0、1、2、3、4分 Ø 初步确定12个质控指标,包括3个结构性指标、4个过程指
标、5个结果指标
结构性指标
• 消化内镜中心医患比 • 洗消记录可追溯率 • 图文报告合格率
过程指标
• 消化内镜适应证符合率 • 结肠镜盲肠插管率 • ERCP选择性深插管成功率 • 小肠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率
第六条 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任。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
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第七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胃肠道早癌检出率
Ø胃肠道早癌检出率偏低是制约我国胃肠癌预后的重要原因 Ø我国胃癌5年生存率仅27%,远低于日韩两国(62%和65%)
中日韩三国早期胃癌诊断率对比
• 2005年:70%
• 2005年:10%Fra bibliotek• 2005年:55%
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指标
结肠镜盲肠插管率
Ø定义:结肠镜盲肠插管是指对无解剖变异者的结肠镜检查 中内镜到达盲肠。结肠镜盲肠插管率是指结肠镜检查盲肠插 管成功例数占同期结肠镜检查总数的比例 Ø计算公式:
结果指标
• 消化内镜并发症发生率 • 胃肠道早癌检出率 • 结直肠腺瘤检出率 • 内镜下切除术完整切除率 • EUS-FNA标本阳性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