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三、所得税费用【教材例20-23】沿用【教材例20-22】中有关资料,假定A公司20×8年当期应交所得税为1155万元。
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关资料如表20-4所示,除所列项目外,其他资产、负债项目不存在会计和税收的差异。
(1)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1155万元(2)递延所得税①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168.75(675×25%)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00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68.75②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85(740×25%)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56.25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128.75递延所得税=68.75-128.75=-60(万元)(收益)(3)确认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 155-60=1 095(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如下:借:所得税费用10950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1287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6875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1550000【例题·多选题】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其20×9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异的事项如下:①当期购入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取得成本160万元;②收到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1 600万元,相关资产至年末尚未开始计提折旧。
甲公司20×9年利润总额为520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年初余额为零,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下列关于甲公司20×9年所得税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2012年)A.所得税费用为900万元B.应交所得税为1300万元C.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0万元D.递延所得税资产为400万元【答案】CD【解析】20×9年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取得成本16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160×25%=40(万元),选项C正确;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税法规定在取得的当年全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处理为分期确认收入,所以在收到当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1600×25%=400(万元),选项D正确;甲公司20×9年应交所得税=(5200+1600)×25%=1700(万元),选项B 错误;所得税费用的金额=1700-400=1300(万元),选项A错误。
【例题·综合题】20×4年1月1日,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价值为零。
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年末新增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形成的,按照税法规定对于企业自行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150%作为计税基础。
假定在确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时均不考虑当年度摊销因素。
20×4年度,甲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发生广告费用1 5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准予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金额为1 000万元,其余可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在有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内,甲公司预计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除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税费及其他因素影响。
要求:(1)对上述事项或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分别确定是否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说明理由。
(2)说明哪些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3)计算甲公司20×4年度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2015年)【答案】(1)①固定资产: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无形资产: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该无形资产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其不属于企业合并,且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故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④预计负债: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⑤发生的广告费: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该广告费实际发生的金额为 1 500万元,其可以在当期进行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 000万元,税法规定允许未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500万元,故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应该计入所有者权益。
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故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对应“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
(3)固定资产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15 000-12 000=3 000(万元);固定资产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3 000×25%=750(万元);预计负债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600×25%=150(万元);广告费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500×25%=125(万元);因此,20×4年甲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750+150+125)-100=925(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500万元(2 000×25%)对应科目为“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因此,甲公司20×4年度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925万元。
【提示】甲公司20×4年初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视为均由表中资产、负债产生。
【例题·综合题】甲公司20×2年实现利润总额3 260万元,当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自2月20日起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20×2年以银行存款支付研发支出共计46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支出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支出280万元,研发活动至20×2年底仍在进行中。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7月20日,自公开市场以每股7.5元购入20万股乙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8.8元。
税法规定,企业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取得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3)20×2年发生广告费5 000万元。
甲公司当年度销售收入15 0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其他有关资料,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题不考虑中期财务报告的影响,除上述差异外,甲公司20×2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无期初余额,假定甲公司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要求:(1)对甲公司20×2年进行研发新技术发生支出进行会计处理,确定20×2年12月31日所形成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并说明理由。
(2)对甲公司购入及持有乙公司股票进行会计处理,计算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2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编制确认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2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确认所得税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1)①会计分录: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80——资本化支出 280贷:银行存款 460②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280×150%=420(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理由: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违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2)①购入及持有乙公司股票会计分录: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50(20×7.5)贷:银行存款 15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6(20×8.8-20×7.5)贷:其他综合收益26②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2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时成本150万元。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借:其他综合收益 6.5(176-15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5(3)①甲公司20×2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甲公司20×2年应交所得税=[3260-180×50%+(5000-15000×15%)]×25%=1480(万元)。
甲公司20×2年递延所得税费用=-(5000-15000×15%)×25%=-687.5(万元)。
甲公司20×2年所得税费用=1480-687.5=792.5(万元)。
②确认所得税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792.5递延所得税资产 68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80四、所得税的列报一般情况下,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本章小结1.掌握核算程序;2.掌握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3.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掌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5.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