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认知讲课教案

社会认知讲课教案

• 互动性 • 社会知觉是双向的,知觉双方是对等的主体地位。知 觉对象影响知觉者,知觉者也影响知觉对象。
• 防御性 •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平衡,适应社会,会运用认知机制抑 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以维持自我的完整。
• 完形性 • 个人无法容忍矛盾的判断,而倾向于把有关认各知客 体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使认 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一、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
认知者的投射效应
一、社会认知
(二)认知对象因素 1、显著性——主题背景原则 2、知名度——高,好的人有特殊影响力 3、自我表演——(Goffman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印象 管理)
一、社会认知
(三)认知情景因素 1、空间距离 2、背景参考 3、时间、天气、温度
一、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
(一)认知者因素 1、价值观(心目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2、原有经验(信念固着) 3、情感状态
一、社会认知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钱币实验”( 1947)
• 随机选取30个10岁的孩子,让他们看打在屏幕上的 形象。
– 系列1 的形象:圆形的钱币(1分、5分、10分、25分和 50分)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分为三个连续的过程: (一)社会知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二)社会印象—做出判断和评价,形成印象 (三)归因—推论和解释
一、社会认知
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 ——See Berry D.S.&McArthru, L.Z. 1985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一、社会认知与寂寞 二、社会认知与焦虑 三、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
二、个人知觉
一、怎样形成对他人的? 第一印象
①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第一印象。主 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
实验一
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用两段杜撰的文字材料作为被试获得第 一印象的根据,内容是吉姆的生活片断。一段把吉姆描写为一个热情 并外向的人,另一段内容则相反,把他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
一张干净美丽的脸孔能够唤起系列正性知觉
一、社会认知
人:富有面部表情的社会动物
现代人类表 情和姿势是 人类祖先表 情的遗迹, 具有适应意 义,有其生 物学根源, 许多基本的 情绪具有全 人类性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途径之二 言语线索
语音语调速度节奏 催人泪下的菜单 语速快=心直口快; 轻声漫语=温柔,小鸟 依人、有涵养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途径之三 身体语言
Aronoff 、Woike&Hyman(1992) 的研究证实:在芭蕾舞中危险或者 具有威胁性的角色动作设计更多采 用对角线状的姿势;正面角色热心 者往往具有圆润平滑的姿势
一、社会认知
佛洛依德:多嘴多舌的手势
一、社会认知
认知的社会性 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 但线索本身(长相、穿戴和身体姿势)并无意义,它们是 根据只觉着记忆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知识来进 行解释的,并将所获得的这些信息线索综合,形成概括性 的认识。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
几个特性:选择性、互动性、防御性和认知的完形特征。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图式 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
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 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
泰勒和克劳克区分了四种图式,即人的图式、自我图 式、角色图式和社会事件图式。

人际交往
推测、判断
内在属性
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
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人际交 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 过程。
一、社会认知
• 选择性 •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对于同质和同量 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选择某部分刺激,忽略或逃 避其它信息。
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图式能帮助记忆、帮助自 动化推论、增加信息、图式包含情感、图式在社会认知中 具有启动效应。
一、社会认知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包括认知者的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 感状态、认知偏差(光环作用、相似假定作用、类化原则、 积极偏见、隐含人格理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二、认知对象因素 :包括认知对象的魅力、知名度和自我 表演。 三、认知情境因素 :包括交往双方的空间距离和所处的背 景参考。
1、空间距离 人际空间的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0——0.5米 个人距离:0.5——1.3米 社交距离:1.3——4米 公共距离:4 米以上 空间距离受一些因素影响: 第一,民族文化 第二,气质个性 第三,性别因素
一、社会认知
2、背景参考 3、时间、天气、温度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法则 一、便利法则 二、象征性法则 三、基础比例信息 四、锚定与调整法则
所谓印象形成就是吧一个人的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 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一、社会认知
库勒肖夫实验-电影剪辑的心理基础 电影制片人可以操纵人们看一张脸的背景来控制观众对 角色的知觉。
一、社会认知
88岁的新纳粹分子、白人至上主义者詹姆斯-冯-布鲁恩。
一、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
外在特征
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 心理构造。我们越是想极力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正确, 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
一、社会认知
3、情感状态 人不是冷冰冰的计算机,个人情感体验直接影响认知活
动的积极性。 比如:成绩单+陌生人
比如:莫瑞(H.A.Murray)恐惧研究 比如:约瑟夫-福格斯(Joseph Forgas) 观看录像带实验
– 系列2的形象:硬币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
• 让孩子们将看到的硬币和纸片形状大小画在纸上。 • 结果发现,孩子们画出的纸片的大小与看到的大小
相似,而钱币的大小普遍比看到的要大很多。 钱币所包含的财富意义对孩子们有一种诱惑力。
一、社会认知
2、原有经验 概念应用:原先形成的概念和信念会影响当下的判断。 比如“一个学生的生物成绩很好,人们可能判断他是当 医生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