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生态学及基本原理_

城市生态学及基本原理_

1.城市是一个高度集聚与高度稀缺的统一体。 (1)城市的集聚性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 现。现代城市更是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体现,是社会政治 活动和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又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2)城市的稀缺性 城市的稀缺性指城市在多个自然环境因素方面的稀缺与紧缺特征。 如城市中植被稀缺、生物(除人类外)、水源、光照、清洁空气、 能源、土地等均呈不同程度的稀缺状态。
2.人们对自然环境(包括城市环境)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导致 了人们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失误,使城市问 题不断加剧。
(二)城市发展需要生态学思想
第三节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20世纪以前) 1.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
2.国外古代的生态学思想
• 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已有生态思想的萌 芽。
• 公元前600年,希腊地理学家美勒提出生态 区划设想。
• 公园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提奥弗拉斯特 注意到植被分布与气候、土壤的关系。
• 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提出生态学的概念。
二、初级阶段
• 20世纪初,国外一批科学家将生态学思想运用于 城市问题的研究。
• 1904年格迪斯《城市开发》 • 1915年《进化中的城市》 • 1916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发表了
第二章 城市生态学及基本原理
第一节 城市生态学定义
• 城市生态学由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of Human Ecology)的创始人帕 克(Robert Ezra Park,1864--1944)于本 世纪20年代提出。芝加哥学派是以美国芝 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的人类生态学及 其城市生态学术思想的统称。兴盛于上世 纪20~30年代,开创了城市生态学研究的 先河。其代表人物有帕克、伯吉斯 (E.W.Burgess)、麦肯齐 (R.D.Mckenzie)等。该学派以城市为研 究对象,以社会调查及文献分析为主要方 法,以社区即自然生态学中的群落、邻里 为研究单元,研究城市的集聚、分散、入 侵、分割及演替过程、城市的竞争、共生 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社会结构和调控机 理;运用系统的观点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 体,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认为它是 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最 终产物表现为它所培养出的各种新型人格。
研究计划 从1971年开始的MAB计划中第11项和13项 1974年建立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季刊 健康的城市 城市气象 从1974年开始的可持续的城镇运动 资源丰富的城市、城市可持续性的指标、 地区环境特征 从1994年开始生态城市计划 从1986年开始的城市森林计划 城市生态学研究组
巴 西 库 里 蒂 巴
国际城市生态学研究机构及规划
国际机构名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 世界卫生组织(WHO) 世界气象组织(WMO) 欧洲联盟(EU) 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IIUE)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国际森林研究组织联盟(IUFRO) 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
•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 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城市生态学将城 市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 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 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调节和控制的机理;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 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 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系统关系,增加城市 活力。
•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城市生态学可分为 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和城市 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城市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需要生态思 想的介入
• 1848年最早制订了《公众卫生 法》。
• 1898年由F.霍华德创立了“田园 城市”的规划理论,影响深远。 “田园城市”的概念主要是确定 职业与居民的正确关系,确定优 美的环境素质,土地使用模式以 及城市的财政、行政与城市最优 规模之间的关系,从而描绘出一 个理想的城市规划方案。“田园 城市”最后改称为:“IFHP”(国 际住宅与城市规划会议),谋求 现实地解决城市问题。
《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 的几点建议》的著名论文,随后出版了 《城市》一书,将生物群落原理应用于 城市社会。美国芝加哥一批社会科学家 开展了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人类生态 学),多集中于城市问题和城市生态环 境与人的关系方面。 •1925年伯吉斯提出同心圆增长理论 (Concentric Rings Growth Model), 认为城市自然发展将形成同心圆形式, 这是竞争优势及侵入演替的自然生态的 结果。。 •1939年土地经济学家赫特提出了扇形理论 (Sector Theory),总的仍为圆形,从 中心向外形成各种扇形辐射区,各扇形 向外扩展时仍保持了居住区特点。 •之后,哈里斯和厄曼考虑到汽车的重要影响 提出多核理论(Multiple Nuclei Model), 指出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不围绕一个 中心,而围绕离散的几个中心发展。
• 从20实际60年代开始,法国学者集中研究了“区域发展规划”,重 点是研究核心城市与其外围地区的发展关系。例如著名的英国“东 南研究计划”(south-east study),苏格兰的坎伯诺得 (Cumbernauld),英国中部第三期新市镇,美国的河流流域研究 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区域发展规划。
二、解决城市问题(包括城市环境问题)需要生态学思想 (一)城市问题产生根源
三、蓬勃发展阶段
• 1971年开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 (MAB)计划,使城市生态学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现阶MBA段研究的重点: (1)建立并检验城市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各
种模型,并用于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决策及一些福 利标准和环境质量的比较; (2)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流的关系及对环境作用的 研究; (3)通过对城市地区生物学产量的研究及能量、资 源的合理及循环利用的研究,以减少周围地区的负 荷和资源的供给。 (4)城市绿地管理的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