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教材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教材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2)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见课程设置表)实践教学(6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二)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修满规定的学分,在指导小组的集体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通过开题后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可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三)论文实行预答辩制度,原则上在正式答辩前两个月进行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评审程序。

硕士学位论文须聘请2名相关专业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进行评阅,其中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在评阅中,如果有1名评阅人不同意答辩,原则上不能答辩。

申请人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针对评阅人所提出问题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修改期不得超过1年,修改后的论文重新送审,送审通过后方能申请答辩。

如申请人对不同意答辩的评阅结果不服,可填写申诉意见书,经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该评阅人的意见确有问题并同意重送,申请人可申请再匿名送审1份论文(因重新送审而致使不能按时参加答辩的,其答辩事宜将顺延至下次学位申请期间进行)。

再送审后如仍不通过,则不能答辩,此次学位申请无效,论文必须修改,修改期不得超过1年,修改后的论文重新匿名送审,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如有2名评阅人不同意答辩,则不能答辩,此次学位申请无效,论文必须修改,修改期不得超过1年,修改后的论文顺延至下一次学位申请期间重新进行相应送审,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四)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3名),申请者本人的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

(五)答辩委员会举行内部会议,参阅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评议论文质量、答辩情况,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进行表决,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2/3以上(含2/3)同意方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六)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通过答辩的学位申请者材料进行审议,必须召开会议,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议,出席会议的委员应占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全体委员的2/3以上(含2/3)方为有效,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授予学位的票数须达到到会委员的2/3以上(含2/3)视为通过。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将所有审议材料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七)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09_002013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总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科学地阐述有关的教育基本理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教育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教育通论属于专业基础课,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基本课程,它主要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工作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既从理论上充实教育科学,同时又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和规范指导。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金一鸣著,《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课程编号:09_002014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总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1教学要求: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的本质,掌握有关课程理论,了解课程发展的历史以及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动向,为他们以后进行课程理论研究或课程实践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一)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二)课程的本质(三)课程论的历史发展 ⎩⎨⎧课程理解课程开发(四)课程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五)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动向 (六)形容性学习有关问题研究 (七)校本课程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威廉F ·派纳等,张华译:《理解课程》(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3.教育概论、教学论、外国教育史、西方哲学史等课程编号:09_182012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 总 课 时:36 学 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1 主 讲: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积极教材,通过对现有教材的理解和新旧教材对比,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程介绍、教材概述、教材介绍、教材知识结构与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认识问题解析、优秀教案、课例评析 教材与参考书目:张德祥主编: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中学思想政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课程编号:16_180014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总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主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讲解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具有其它学科案例所不同的一些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的方法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的作用和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特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方式;启发式教学;处理教材内容的技巧;新授课的教学过程设计的经验总结。

教材与参考书目:黄光扬著:新课程与学生学习评价/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课程编号:16_18040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总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主讲:教学要求:引导研究生学习西方最新的社会科学理论,把握西方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动态,重点介绍西方社会学最新的著名人物及其观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既了解西方社会思想的发展趋势,又学习新的治学方法。

教学内容:近十年来在英文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最多的十位学者简介及其他们的代表作各一篇。

教材及其参考书:自编教材。

参考书1.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2版)(研究生教学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George Ritzer.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its Classical Roots: the Basic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课程编号:16_180403 课程名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总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主讲:教学要求: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剖析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回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革,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必要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国现阶段发展和改革两大主题,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去。

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关于国有经济改革的问题(3)农村经济改革与农业发展(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5)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6)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新成长阶段教材与参考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邓小平文选》,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4.《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1999年。

5.《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

6.顾海良等《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7.马文奇等《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演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8.胡代光主编:《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9.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吴敬琏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

课程编号:09_180301 课程名称:青少年问题研究总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主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目前青少年存在的问题,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减弱这些问题,把政治思想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