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建议

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建议

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建议
为了便于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的回收,我国于2003年10月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我市街头路边相应也增设了很多垃圾分类回收箱。

与老式的街头垃圾箱相比,分类垃圾箱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箱体,方便了垃圾的分类处理。

但十年下来收效甚微,分类垃圾箱逐渐成了街头摆设。

绝大多分类垃圾箱被市民当作普通垃圾箱使用,环境卫生的垃圾车经常也是把两箱垃圾混装在一起运走处理。

浪费了大量的垃圾设施,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且对今年的垃圾运输、处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有些市民是环保意识不强,认为只要将垃圾投进垃圾箱就足够了。

二是环保知识欠缺,很多人不知道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不知如何进行分类投放。

三是环卫部门的做法产生了负面影响,让市民认为无论有无分类投放,最终两箱垃圾处都是统一填埋和焚烧,分类投放显得多余。

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是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模式,也是环境保护压力下有效办法,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目前中央电视台开辟了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地方电视台应加大公益广告和宣传,让垃圾分类成为公众的日常习惯,只有从源头上进行分类了,才能降低垃圾回收的成本,进一步推动资源的再利用,更好地保护环境。

2、新造的垃圾回收箱设计上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制造时同时印上可回收垃圾的属性内容,如“金属、塑料、硬纸、玻璃”等,印上不可回收垃圾的属性内容。

便于指导和引导市民投放,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3、环卫部门可以组织以捡拾垃圾为生的“城市拾荒者”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并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避免拾荒过程中二次污染,从多方面保证垃圾分类的有效开展。

4、进一步扶持垃圾回收产业的发展。

投入民资金或指定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垃圾回收产业的研究,避免单一由环卫部门采用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垃圾。

由政府财政适当补贴,努力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环节的再利用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可能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垃圾,保护和改善生态生活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