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机械市场调研分析报告.ppt

中国农业机械市场调研分析报告.ppt


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大户的崛起, 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 务的生力军,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农 机合作社和大户的崛起将深刻影响我国农 机市场的发展,对农机生产与流通企业提 出了新的需求。
个案: 2011年黑龙江省新组建投资 千万元以上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 达558个,新装备180马力以上拖 拉机3606台。全省农村农机总动 力达到3365万千瓦,比2007年增 长45.7%。
150% 100% 50%
2008
2009
2010
0%
2011
补贴数量(亿元)
直接带动投资(亿元)
增幅%
当前我国 的补贴标 准为价格 的30%, 单机限额 不超过5 万元,而 国外发达 国家的农 机购置补 贴率为 60%,日、 国对于农 机购置补 贴都达到 50%的水 平,除此 之外还有 政策性优 惠贷款。
第二,城乡分割体制下出现的农民工现象会 被终结。第一代农民工,可称之为农民工,他们在 城市生的孩子,既没种过地,也没回过老家,很多 人很反感被称作新生代农民工。
第一,农民工的流动开始呈现家庭化和长期化; 第二,绝大多数农民工到城镇后已不从事农业劳动; 第三,农民工变为市民的愿望非常强烈,绝大多数农民工 表示,即使不放开户口制度,他们也要在城里留下来; 第四,农民工对定居城市的选择和就业地点高度重合。
2009年主要农作物集中度示意图
120% 100% 80% 60% 40% 20%
0%
79.2% 水稻
87.2% 小麦
77.9% 玉米
84.1% 大豆
84.9% 油菜
83.5% 83.4% 马铃薯 花生
95.6% 棉花
三、 农机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⒈ 农机化发展概述 ● 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06-2010 连续5年同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预示着农业劳动机械化主导时代的到来; ● 需求持续旺盛。需求热点集中在大中型动力机械、水稻插秧、玉米收获 机械等。
⒈ 第一产业结构发展深刻变化
◆ “十二五”期间,第一 产业从业人员将由目前的2.87 亿人逐渐降至2.4亿左右,占 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将由37% 左右降到30%以下。
◆ “十二五”末,农机大 军可能发展到6000万人左右, 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约 为25%。即在第一产业从业人 员中,将有1/4是农机人。
⒉ 农机补贴政策持续
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为175亿元,比2010年增加20亿元,按照1: 3.35的历史拉动比例测算,拉动农机需求761亿元,相当于当年农 机工业总产值2898亿的26%。从2004年中央政府开始实施农机购置 补贴政策开始,8年间中央财政共投入529.1亿元的农机购置补贴, 累计拉动农机需求2301.6亿。
2004-2011年农机补贴与拉动投资对照图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7 3.0
0
2004
87.0 3 13.1 6 26.1 20 2005 2006 2007
565.5
671.6
761.3 350%
300% 250%
200%
174.0 130 154.4 175 40
二、 农业酝酿更大的变革
我国农作物种植集中度逐年提高,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前10名之和已 经高达80%。集中度的提高为我国农作物实现区域化种植提供可能。
2008年我国发布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选定的16个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以及16个优势 品种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为我国区域农机化发展进行定位。
农村留守妇女4700万 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 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
国土资源部调查, 我国每年撂荒的耕 地近三千万亩。
第一、中国正在经历着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 全面短缺的转变,招工难由沿海向内地扩散。说明 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初步判断到“十 三五”期间,中国将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由结构性短 缺发展到全面短缺,“十二五”期间劳动力成本还 要提高。
1978-2010年我国农机化水平走势图
80
70
60
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一、 农村关键要素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中国农民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农机生 产组织方式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阶段,政府正因势利导 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未来中国的农 业装备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升级的转型期。
农民
“十二五”末, 农村人口结构将 发生深刻变化: ▲农村人口减少; ▲农机人员增加。
土地
生产组织方式
▲土地流转 加速,土地 连片; ▲集约化程 度提高。
▲ 农业专业 合作社。 ▲农机合作 组织与农机 大户。
国家政策
▲ 国务院《促进农机工 业又好又快发展办法》 颁布实施; ▲农机补贴政策推动, 11年农机补贴175亿元; ▲大兴水利基础建设, 11年增加水利建设投资 超过1700亿元。
中国农业机械市场的
环境、现状与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1
目录
农机市场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农机工业与市场现状
农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农机消费主体现状与趋势 农机市场景气指数专题
第一章 农机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农村关键要素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二、农业酝酿更大的变革 三、农机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四、农机机械化的目标 五、农机机械化重点
◆ “十二五”期间,我国 城乡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我 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2%左右, 城镇人口将超过7亿,年均增 加约1500万人。
“十二五”第一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37% 30%
2010年
2015年
2.87亿人
2.40亿人
“十二五”农机人员占第一产业比重图
6000 5270
18%
2010
25%
2015
单位:万人
⒊ 农机消费者主体将发生转移
粮食 2010年:11424亿斤,增长4.5%。2015年需求预计增加:1000亿斤。 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增长10%左右,连续8年保持较快增长 劳动力 去年农民工2.5亿,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平均年增长500万人以上。 合作社 2010年,农机专业合作社2.18万个,农机户4058.9万个,4928.1万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