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伴随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来临,知识变成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其变成竞争资源以及推动经济进行发展的一个决定力量,进而使得知识管理变成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以及焦点。
知识管理乃是一种对知识经济进行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其可以使员工素质以及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知识经济到来之后,给图书馆整体服务提出更好要求,图书馆不再是对知识信息加以获取的唯一场所,因此其具有的专业地位受到挑战。
本文以对图书馆具有的知识服务进行概述为基础,探究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策略。
标签:知识服务;知识管理;图书馆前言:图书馆建立在知识管理基础之上的知识服务乃是对过去服务的优化以及发展,并且使一种构建在网络环境以及知识经济下的高层次服务。
从如今状况来看,国内图书馆现有服务水平无法使用户需求得以满足。
因此,在这种状况之下,国内图书馆需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对当前服务观念以及资源管理的方式加以改变,把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提升到知识服务,进而对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加以提高,让其更好的进行服务。
一、图书馆具有的知识服务(一)深层次与全方位的服务。
如今,图书馆开展的知识服务必须重视对信息进行深层开发,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以及多元化的服务。
在服务手段方面需不断追求自动化以及网络化,充分借助数据库和信息技术,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加以采集。
针对用户所提问题以及具体用途来对解决方案加以设计。
第一,了解并分析用户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用户具体需求加以解决,帮组其搜集以及整合有关信息,为用户提供动态化的服务。
第二,通过对已收集信息加以分类、描述以及组织,进而形成相应知识产品以及解决方案,对用户需求加以满足。
站在用户角度来看,为用户量身设计知识信息,进而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二)知识交流和共享服务。
构建知识交流和共享机制,其中包含馆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及交流。
交流显性知识,就是在自身技术及有关技术的运用中,管理系统利用知识群来对用户特定需求加以实现,让更多用户对显性知识加以掌握以及运用,并且增加对显性资源现有揭示力度。
经过构建馆内交流平台,显性知识间能够实现有效交流。
而对于馆内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图书馆需构建健全知识管理体系,创设业务流程、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为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交流提供可能。
(三)知识创新和特色服务。
其实,知识的特色服务就是指知识创新,其主要表现在构建特色资源以及特色服务方面。
图书馆要想构建知识方面特色服务,第一,构建特色的馆藏区域,例如地方文献藏书库、外文专区、重点学科的专题藏书库、工具书库以及艺术资源等。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设立职工之家、儿童阅览室及盲人阅览室等。
第二,構建特色服务以及全面阅读的活动。
例如,图书馆可建立特色的数据库,著作库、课题库以及优秀的课程库等。
(四)知识的增值服务。
一般来说,图书馆具有的知识的增值服务指的就是以原始信息为基础,借助馆员自身特有知识及能力对信息实施深层加工,进而使知识得到更新以及整合。
要想让图书馆形成特色,将图书馆推动经济建设这一作用加以推动,人们需要对网络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进而实现虚拟馆藏,借助网络开展咨询服务。
通过网络,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对图书馆具有的数字资源加以阅览及下载。
同时,图书馆还可给用户提供课题查新、定题、跟踪、代查代检等深层服务。
二、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策略(一)对用户资源进行开发和研究。
知识服务一般始于用户所提的问题,其是围绕用户问题展开的服务,其需要馆内工作人员进行全程参与,并且根据用户实际需求筛选及开发知识内容,提出可以对用户问题进行解决的相应方案。
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因为用户环境、职业、学历背景及年龄的差异,必然会对问题理解、心理以及信息素养都会对用户利用知识资源的效果及程度造成影响。
所以,实施知识服务之前,调查以及研究用户极为重要。
同时,当前图书馆具有的用户有着复杂性以及广泛性的特征,其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对信息质量及服务要求有着很大不同,但其都是图书馆发展以及生存的基础。
因此,图书馆需对用户资源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对用户资源整体开发以及利用,借助高质量的知识服务来吸引用户,让其变成图书馆最忠实的用户。
(二)对知识服务这一理念进行树立,对管理员服务意识的强化。
当前,图书馆要想实施知识服务,就必须对过去服务观念加以转变,把用户放在首位,让用户成为其宝贵资源。
从前,图书馆一直认为自身是知识的海洋以及宝库,其中收集很多信息资源,让其得到序化,同时加以传递。
在过去,图书馆只是以信息为荣,为用户提供一些文献服务,用户和图书馆仅具有单向关系,那就是图书馆服务于用户,并且这种服务属于被动服务。
然而,如今的图书馆以藏为主,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主动并且积极的接触用户,通过面对面这种形式和用户展开交流,尽量对用户需求、爱好、兴趣以及个人信息加以了解,并且围绕用户课题以及专业实施全程服务,让静态信息得到活化,进而给用户提供高职量的产品以及服务。
(三)构建知识资源库。
知识服务具有的基础就是资源,而图书馆要想对知识服务加以提供就必须对知识资源加以丰富。
图书馆具有的馆藏资源需要包含传统纸质文献、虚拟馆藏以及数字化实体馆藏这些显性知识,同时还需包含用户以及馆员头脑当中的经验以及隐性知识。
而图书馆要想对知识服务加以优化,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第一,构建人才的知识库,把有着专业技能、技巧以及经验的人才进行编码入库,这样方便服务人员与用户进行咨询以及访问。
第二,充分借助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这项技术,为内部职工的交流构建网络平台,并且在这个平台之上让人们畅所欲言,能够让其运用诀窍以及技巧来处理问题,交流经验,进而让管理者对这些内容加以归纳以及整理,进而构建隐性知识库。
(四)对组织形式进行变革,创建相应组织结构。
当前,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已经变成其管理的增长点以及核心能力,而组织管理这一机制是其发展的一个制导因素。
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具有动态化、个性化以及专业化的特色。
对内而言,图书馆需改变现有体系,把“采编流阅藏”变成“选制管传用”,把以往书刊采购变成知识与信息的选择;把分编工作变成对知识及信息的制作;把阅览业务变成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进而对业务流程及工作方式加以更新。
对外方面,图书馆需要对现有开放力度进行加强,努力开展合作对其能力及实力进行提高。
因此图书馆需在对知识服务进行发展时,把合作体系当作基础,借助构建信息交流这一体系以及信息产业相关成员的合作机制对人力资源以及学科信息加以整合,进而实现共同发展。
(五)培养人才,提升图书馆员整体素质。
实际上,图书馆实施的知识服务指的就是深层开发信息资源,而图书馆员素质决定着服务水平。
因此,图书馆要想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相应知识服务,就必须培养人才,提升图书馆员整体素质。
第一,图书馆需构建科学人才培养这一机制,把精通信息技能、信息技术以及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当作培养目标。
第二,构建动态化的服务团队[2]。
因为知识服务要求馆员具有较高的知识以及能力,并且需要多专业人员构成团队提供服务。
所以,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之时,需要吸纳复合人才,构成动态知识服务的团队。
第三,通过开展在职培训以及外出学习这些方式来为服务人员开展终身教育以及继续教育。
(六)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控制,构建用户反馈的机制。
一般来讲,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值得就是用户接受服务之时进行的主观评价。
而对于这些评价加以管理与控制,能够获得用户对知识服务具体的满意度,进而为图书馆指明日后发展方向。
图书馆有很多对服务质量加以控制的方法,而最直接并且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构建用户反馈这一机制。
而要想构建这一机制,首先,图书馆需对用户现有反馈意识加以强化。
其次,图书馆需主动对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加以收集[3]。
最后,图书馆还需对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加以准确处理,进而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
(七)对图书馆的文化进行创新,建立资源共享这一体系。
图书馆的文化就是指图书馆在发展期间逐渐形成并且確立起来的群体意识,其是图书馆进行发展期间的精神导向,可以对图书馆具有的经营理念以及战略愿景加以反映。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之下,图书馆需构建新型文化,以人为本,进而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知识服务[4]。
所以,图书馆要想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把以人为本当作管理制度,通过情感、道德观以及价值观这些精神要素来对用户内心世界实施隐性管理。
同时,图书馆需建立新型的培训模式,让馆员进行终身学习,对知识不断进行获取[5]。
此外,图书馆还可建立新型的价值理念,对知识以及人才加以尊重,以知识的创新、共享、传递以及生产为主来构建价值体系,实现对资源的共享以及创新。
结论:综上可知,当今社会乃是信息社会,特别是最近几年信息资源不断增加。
然而,因为资金以及工作人员的限制以及影响,图书馆无法对所有信息资源加以收集。
同时,伴随用户需求逐渐提高,对信息专业化以及个性化提出不少新要求。
因此,过去的图书馆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当前,图书馆需开展知识服务,对用户资源进行开发和研究,对知识服务这一理念进行树立,对管理员服务意识的强化,对组织形式进行变革,创建相应组织结构,培养人才,提升图书馆员整体素质,同时对图书馆的文化进行创新,建立资源共享系统,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现有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1]史枚翎. 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下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创新[J]. 山西档案,2017,(03):107-109.[2]刘乾凝. 图书馆乡村农业信息服务到都市农业知识服务的战略提升研究[J/OL].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3):178-181(2017-03-05).[3]安琳. 论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空间的构建——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视角[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4):119-122.[4]郝红梅. 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及其应用策略[J/OL]. 现代交际,2016,(05):241-242(2016-08-17).[5]黄海韵,潘慧.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 科技视界,2015,(11):132+160.作者简介:闫方宇,出生日期:1976年7月12日,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陕西,学历:研究生,职称:副研究馆员,毕业院校:西安工业大学,毕业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图书资料,工作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