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龙胆泻肝汤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2则_姚晶晶
龙胆泻肝汤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2则_姚晶晶
参考文献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贯华 . 张怀亮教授从火论治不寐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 志,2013,28( 10) : 2975 - 2977.
( 收稿日期: 2014 - 09 - 28) 作者简介: 姚晶晶,女,2012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
黄立中以益气养阴法 治疗直肠类癌 1 例
案 2: 李某,女,48 岁,2014 年 4 月 5 日初诊。患者绝经 后失眠 2 个月余,难以入睡,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原服 用安定 1 片后尚可睡 4 ~ 5h / d,现服安定后仍入睡困难。症 见: 甚则彻夜难眠,精神紧张,烦躁,口干欲饮,乏力,头胀,
食可,二便平,舌质红,苔白,脉弦滑。证属肝郁脾虚证; 拟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服药 期 间,均 不 予 服 用 安 眠 药。用 药: 黄芩 10g,丹皮 10g,栀子 10g,柴胡 10g,白芍 10g,茯苓 10g,白术 10g,生甘草 6g,薄荷 10g,合欢皮 30g,夜交藤 30g, 煅龙骨、牡蛎各 20g ( 先煎) ,灵芝 10g。7 剂,每天 1 剂,水 煎,早晚分服。二诊: 上药服完后可持续睡 7h,睡眠较浅,梦 多,舌脉同前。效不更方,7 剂。三诊: 稍有反复,症见: 心烦 减,入睡困难,断续可睡 5 ~ 6h,睡眠偏浅,梦多,仍口干,舌 质红,苔白腻,脉弦滑。用药: 丹皮 10g,黄芩 10g,栀子 10g, 龙胆草 6g,当归 10g,柴胡 10g,泽泻 10g,生地 10g,煅龙骨、 牡蛎各 20g( 先煎) ,合欢皮 30g,夜交藤 30g,灵芝 10g。7 剂。 四诊: 睡眠时间维持在 6h 以上,中间醒 1 次,醒后可再入睡, 精神放松,稍口干,舌质淡,苔白,脉弦滑。守上方 7 剂以巩 固疗效。
按: 直肠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是发生于肠黏 膜腺体 的 嗜 银 细 胞,约 占 消 化 道 类 癌 的 17% ~ 25% ,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呈局部性浸 润性生长而少有转移,并能分泌 5 - HT,从而引起 “类癌综合征”,其预后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 巴结、肝转移情况密切相关,无转移者预后良好,因 其生物学行为与直肠癌有明显不同,所以治疗措施 也有别于直肠癌。目前其治疗主要是内镜黏膜下 剥离术( ESD) ,对放化疗不敏感,近年来一些免疫 疗法以及分子靶向药物也开始适用于类癌的治疗。 本例患者已经发生肝转移、骨转移,因 5 - HT 不能 在肝脏内灭活而出现类癌综合征的一些症状。
龙胆泻肝汤 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 2 则
姚晶晶 指导 杨玉萍 (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330000)
顽固性失眠患者长期反复失眠,安眠药治疗效 果欠佳,属临床难治之症。杨玉萍教授从事临床工 作 20 余年,善治睡眠方面的疑难杂症,临床辨证使 用 龙 胆 泻 肝 汤 治 疗 部 分 顽 固 性 失 眠 患 者,效 果 良 好。现选取验案 2 则,报告如下。
李某,女,52 岁,2009 年 4 月 9 日初诊。2009 年 3 月体 检时发现直肠肿物,伴排便性状改变半年,便后带血 1 个月, 就诊于他院。肛门指检示: 在距肛门约 4cm 处可扪及肿物, 大小约 0. 4cm × 0. 5cm,质硬,轻压痛,指套可见少许暗红色 血迹。直肠镜检查: 直肠左侧壁距肛门约 4cm 处可见一隆 起,约 0. 5cm × 0. 5cm,边界不清,有推动感,取活检。病理结 果示: 直 肠 黏 膜 类 癌,CK 弱 + ,NSE + ,CEA + ,SYN + , Ki67 + 。腹部 CT 平扫 + 增强检查示: 肝内多发转移。诊断 为: 直肠类癌( 高分化内分泌肿瘤) ,T3N1M1a,患者因肝内 多发 转 移,且 全 身 情 况 较 差,不 宜 手 术,患 者 及 家 属 拒 绝 放 化疗,未行其他特殊治疗,1 个月后复查全身骨扫描提示: 新 发骨转移( 髂骨) 。后求诊于黄立中教授。刻诊: 患者面色 苍白无华,少 气 懒 言,身 热,阵 发 双 足 底 热,大 便 细,曾 便 中 带血,小便量少,伴乏力、食纳差,睡眠一般,身体消瘦,发病 以来体质量下降 10kg,舌红、苔薄白腻,脉细弦涩。辨证为 气阴两虚、瘀 毒 内 结 证,治 宜 益 气 养 阴、解 毒 散 结。 方 以 自 拟方加减: 太子参 20g,北沙参 20g,鳖甲 20g,莪术 15g,生牡 蛎 30g,法 半 夏 15g,黄 芩 15g,黄 连 10g,水 牛 角 20g,玄 参 15g,陈皮 10g,赤芍 15g,皂刺 15g,白术 20g,茯苓 30g,郁金 15g,丹参 15g,乳香 15g。14 剂,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 并内服西黄胶囊,每次 4 粒,每天 2 次。2009 年 6 月 18 日二 诊: 患者诉服药后二便已大致正常,大便偶带血,精神体力 好转,身热感同前,腰部疼痛,按摩后缓解,偶有胃痛( 有胃
2011: 271 - 272. [4] 田代华,刘更生( 整理)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灵枢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35 - 138,24 - 26,112 - 113. [5] 李冀,邓中甲,连建伟 . 方剂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6: 236.
( 收稿日期: 2014 - 09 - 05) 第一作者: 张静,女,2008 级本硕连读研究生
杨 菊,黄立中,张 慧,肖玉洁,戴新军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
黄立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肿瘤专家, 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30 余年, 学验俱丰,疗 效 显 著,笔 者 有 幸 随 师 坐 诊,受 益 颇 多,兹介绍其以益气养阴法治疗直肠类癌晚期并多 处转移患者 1 例的经验。
第 31 卷第 4 期
Vol. 31 No. 4
2015 年 4 月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r 2015
·105·
行气药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 祛瘀与 养血同 施,则 活 血 而 无 耗 血 之 弊,行 气 又 无 伤 阴 之虞。
案 1: 张某,女,51 岁,2013 年 10 月 13 日初诊。患者因 失眠 3 年余就诊。因工作失志心情焦虑抑郁,平素睡眠时间 不足 4h,曾多方求医,反复服用安定,效果欠佳。近 10 余天 甚则彻夜难眠,服用安定亦难入眠。有胆囊切除史。症见: 体型瘦弱,面无血色,精神倦怠,入睡困难,心烦易怒、焦虑, 乏力,头胀痛,口 干 口 苦,纳 可,大 便 干 结,小 便 平,舌 质 淡, 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肝郁化火; 治宜疏肝泻火,镇静安神; 方拟 龙 胆 泻 肝 汤 加 减。用 药: 黄 芩 10g,栀 子 10g,龙 胆 草 12g,当归 10g,柴胡 10g,泽泻 10g,车前子 10g,煅龙骨、牡蛎 ( 先煎) 各 20g,合欢皮 30g,夜交藤 30g。7 剂,每天 1 剂,水 煎,早晚分服,服药期间,均不予服用安眠药。二诊: 服药后 精神好转,可入睡,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约睡 3 ~ 4h / d, 乏力、口干口苦减轻,大便干结,舌脉同前。上方加酸枣仁、 柏子仁各 15g,继服 7 剂。三诊: 情绪佳,易入睡,睡后易醒, 醒后易再入睡,乏力、口干口苦除,睡眠时间延长至 6h / d,大 便干结减,舌脉同前。守上方 7 剂以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医四部经典[M]. 山西: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83. [2] 张山雷( 著) ,程东旗( 点校) .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本草正
义[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50 - 156. [3] ( 清) 张 璐 . 张 氏 医 通[M]. 北 京: 人 民 军 医 电 子 出 版 社,
直肠类 癌 属 于 中 医 学“积 聚”、“肠 覃”、“肠 癖”、“脏毒”等范畴。《灵枢》载: “人之善病肠中积 聚”,“肠覃何如……客於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 荣,因有 所 系,癖 而 内 著,恶 气 乃 起,息 肉 乃 生”。 晋·王叔和《脉经》载: “肠癖不脓血,脉沉细流连者 生,洪大数身热者死。”《血证论》载: “脏毒者,肛门 肿硬,疼痛流血。”故本病发生发展与“毒”在体内存 在的性质、数 量 以 及 机 体 功 能 状 态 有 着 重 要 关 系。 黄立中教 授 认 为 肿 瘤 为 本 虚 标 实,机 体 正 虚 为 本, 肿瘤瘀、毒互结为标,其治疗应当标本兼治。
按: 失眠属 中 医 学“不 得 眠”、“不 得 卧”、“不 寐”等范 畴。 总 结 历 代 医 家 对 失 眠 的 病 因 的 论 述, 主要有饮 食 不 节、情 志 失 常、劳 逸 失 调、病 后 体 虚 等,总属阴阳失交。顽固性失眠病程长,久病则虚, 故临证施治时旁人多以补为主,如应用酸枣仁汤养 血安神,归 脾 汤 健 脾 养 心 安 神,天 王 补 心 丹 滋 阴 养 血、补心安 神 等。 龙 胆 泻 肝 汤 药 物 组 成 有 龙 胆 草、 黄芩、栀 子、泽 泻、木 通、当 归、生 地 黄、柴 胡、生 甘 草、车前子,用 药 多 为 苦 寒,主 要 用 于 清 泻 肝 胆 实 火,清利肝 经 湿 热,应 用 以 口 苦 溺 赤、舌 红 苔 黄、脉 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病案中两患者舌脉症均与 此不符,尤 患 者 张 某,虚 象 明 显,不 补 反 泻,用 药 看 似矛盾,然 两 患 者 均 取 得 较 好 效 果,说 明 用 药 对 症 对路。两患者 虽 舌 脉、症 状 不 尽 相 同,然 其 都 具 有 入睡困难、甚则彻夜难眠,焦虑,烦躁易怒,口干,头 胀,脉弦等肝火旺盛的特点。张怀亮教授云: “若论 不寐者,非 皆 因 于 火,而 多 因 于 火 也”[1]。肝 主 疏 泄,性喜条 达 而 恶 抑 郁,中 年 妇 女,易 情 绪 抑 郁,导 致肝气郁滞; 长期睡眠不足,屡次服用安眠药无效, 多情绪不佳,肝气郁结日久则化火; 五志过极化火, 烦闷日久,则肝火更盛。《灵枢·邪客》载: “今厥气 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 阴。行于阳则 阳 气 盛,阳 气 盛 则 阳 跷 陷,不 得 入 于 阴,阴虚,故不瞑。”肝主升发,肝火旺盛,气机冲上, 阳气太过,则 不 得 入 阴,故 入 睡 困 难,甚 则 彻 夜 难 眠。导师认为 治 疗 失 眠 的 关 键 在 于 引 阳 入 阴,“阳 气日行于外则动而不寐,夜归于阴则静而寐”; 故根 据患者病证特点用龙胆泻肝汤泻其肝火,引阳 下 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使其阴阳调和。张景岳 云: “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加减用药时,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