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妊娠和哺乳期合理用药

(优选)妊娠和哺乳期合理用药

从胎儿头部开始依序扫查,扫到上腹部时发现明显异常——胎儿没 有胃泡。双肾、膀胱及外生殖器等重要器官全部没有。下肢自髋部 往下融为一体,只有一条腿,没有臀沟。据此初步认定胎儿为“美 人鱼综合症”(也称作“人鱼综合症”、“并腿畸形综合症”).
“美人鱼综合症”以肛门闭锁、泌尿生殖系统异常、下肢发育不全为 主要特征,因患儿两腿粘连或完全融合,形似童话中的美人鱼而得 名。这种病症极其罕见,出现概率仅为1.67/10万。
而生死关头,熊丽为了让腹中胎儿不受影响,拒绝 使用抗生素,任由浑身被烧碱腐蚀灼伤的创面日渐 恶化、腐烂。整整37个日日夜夜,这位坚强而伟大 的母亲,时时刻刻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钻心彻骨 疼痛。她以惊人的忍耐力,在不使用任何麻醉及止 疼药品的情况下,历经两次血肉剥离的“剔腐削痂 ”手术,终于等来了腹中胎儿的那一声啼哭。
Hale Waihona Puke 2020/8/1714
二、 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
妊娠期用药原则 妊娠早期用药 妊娠中期和晚期用药注意 分娩期用药注意
2020/8/17
15
妊娠期用药原则
➢ 必须有明确诊断和具有确切的用药指征。
➢ 权衡所用药物对孕妇疾病治疗与药物对胎儿 导致可能的损害之间的利弊后再用药。
➢ 当必须用药时也应尽量选择对孕妇及胎儿无 害或毒性小的药物,且采用适当剂量、正确 的给药途径及合适的给药间隔时间,最好进 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更好地调整用药剂量。
第一节 妊娠期母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吸收
分布
2020/8/17
代谢 排泄
8
妊娠期药物的吸收
1.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相关。
➢ 早孕时呕吐频繁的孕妇,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影响。 ➢ 临产孕妇口服给药,胃内残留量多影响吸收。 ➢ 妊娠期由于雌、孕激素分泌增多,致使胃酸和胃蛋
(优选)妊娠和哺乳期合理用 药
妊娠期用药问题受到重视的原因
➢ 化学合成药物的不断增加,有的药物在妊娠 期的使用已发现有致畸作用。
➢ 妊娠期用药的情况普遍存在,知情/不知情/ 主动/被动。
➢ 烟、酒、药瘾、放射等因素对子代健康影响 的认识逐渐深化。
➢ 妊娠期中药的应用也存在隐患。
2020/8/17
2
白酶分泌减少(早期及中期),分泌增多(晚期),胃 排空延迟、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弱, 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峰值后推、偏低。
但由于药物通过肠道时间延长,使难溶性药物的吸收程 度增加,提高生物利用度,如地高辛。
2020/8/17
9
妊娠期药物的吸收
2.心输出量增加,肺通气过度,肺潮气量和 肺泡交换量增加,使吸入性药物如麻醉药 的吸收加快并增多。
➢ 澳大利亚首先有一组报道,肢体缩短合并或完全缺失。 ➢ 德国:1959- 1963年报告 13000多例
1962年5月~1963年3月,仅仅10个月中, 西德就有5500名“海豹儿”出生, 还有相当多孕妇出现流产、早产和死产不包括在内。
2020/8/17
4
典型事例(Ⅱ)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 ,DES,乙底酚) ➢ 50年代初在早期妊娠时曾以大量DES治疗流产,量
达 1-300mg/日。 ➢ 1953年已有研究证明其无效性。 ➢ 60年代发现曾在早期妊娠时用DES的孕妇与其子代
的女性在以后发生阴道腺病及阴道透明细胞癌(627)。 ➢ 1971年FDA禁止使用。
2020/8/17
5
湖北发现首例“人鱼胎儿” 双腿粘连
2012年
人鱼胎儿的CT片
羊水是超声检查中必不可少的“透声窗”,对清晰成像起重要作用 。正常怀孕26周的孕妇应有300-400ml羊水。但该孕妇几乎没有 羊水。
➢ 尽量避免使用新药或孕妇自用偏方、秘方, 因这些多属未经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的充分 验证。
2020/8/17
16
冯远征讲述《浴血的母爱》
2006年12月27日,在武汉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 一辆中巴车与一辆装载烧碱的大型罐车迎面相撞, 车体严重损毁。整车烧碱倾泻而出,造成9人不同程 度的伤亡。
而幸存者当中受伤最严重的,是湖北省仙桃市某剧 团的一名花鼓戏演员熊丽。车祸发生那天,熊丽已 经怀有6个多月的身孕。熊丽的伤势严重,全身上下 几乎所有皮肤都已经被烧碱烧焦,面部化学烧伤面 积达80%,唯独腹部皮肤上留有两个清晰的手印。 车祸瞬间,熊丽用双手护住了胎儿。
3.孕妇滴鼻给药易吸收;阴道栓剂、霜剂、软 膏、灌洗液等制剂中药物可由阴道黏膜吸 收加快并增多。皮肤用药如控释贴片、酊 剂、搽剂、油膏及洗剂等的透皮吸收增加。
2020/8/17
10
妊娠期药物的分布
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35%~50%,血浆 增加多于红细胞,血液稀释,心排出量增 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8000ml,故妊娠期 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妊娠期用药数量
妇女妊娠前6个月内 用药 15%
2020/8/17
妊娠期曾
用药者310种
75% (Qairk等,
1986)
妊娠第23个月用

20%
妊娠期平均用药3.8 个处方 (Heinonen
等,1983)
3
典型事例(Ⅰ)
反应停(Thalidomide):
➢ 镇静、催眠药。50年代末在西德、英国等地开始使用, 孕妇为用药对象之一。
2020/8/17
12
妊娠期药物的代谢
➢ 妊娠期孕激素分泌量增加的影响,使胆汁淤 积,药物排除减慢;
➢ 妊娠期肝血流量的改变不大,但可诱导或抑 制肝微粒体酶活性。
a.妊娠期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 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有关。
b.茶碱的代谢受到抑制,易产生蓄积中毒。
2020/8/17
13
妊娠期药物的排泄
➢ 妊娠时肾血流量的增加约25%-50%,肾小球滤过 率增加约50%-70% ,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从 肾排出的过程加快。 硫酸镁、 地高辛、碳酸锂、庆大霉素、氨苄西林
➢ 晚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影响, 使由肾排出的药物作用延缓,药物排泄减慢减少, 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应加以重视。
1.血浆容量的扩大 2.血浆蛋白浓度的减低
2020/8/17
11
药物与蛋白结合
➢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白蛋白浓度降低,使药物 分布容积增大。
➢ 血容量增加,血浆蛋白被稀释,造成生理性血 浆蛋白浓度低下。同时,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 内分泌激素等物质所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 加,使孕妇药效增高。
➢ 体外试验游离型增加的常用药物有:地西泮,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地 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磺胺异噁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