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融资)如何有效地为公司进行融资

(企业融资)如何有效地为公司进行融资

(企业融资)如何有效地为公司进行融资如何有效地为公司进行融资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于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的有利武器。

壹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不但能充分地利用好内部资金来源,仍能有效的从外部融入资金。

从发展的角度来见,资金对每个企业均是稀缺资源,而企业的生产运营、资本运营和长远发展时时刻刻又离不开资金。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融资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壹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活动。

虽然企业进行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生产和资本运营的维持和发展,可是就其每壹项具体的融资活动而言通常要受特定动机的驱使。

例如,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运营发生的资金周转和临时需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添置设备、扩大规模、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对外投资、兼且其他企业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偿付债务和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融资等等。

无论企业的融资活动受何种动机驱使,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和评价影响融资的各种因素,力求使自己所进行的融资活动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企业的融资活动来自于投资需求。

当然,这里所说的投资包括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市场的间接投资。

是否要进行融资活动,主要通过比较投资收益和资金成本来决定。

例如,投资项目未来的年均报酬率(或年均利润率)是多少?通过融资活动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称资金成本率)是多少?这是企业管理决策层最为关心的。

因此,企业财务人员于开展融资活动之前,必须对未来的投资收益作壹个较为可靠的预测,只有当投资收益远大于资金成本的前提下,才能够确定所进行的融资活动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当投资方向确定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估算投资数量,因为投资数量决定融资数量。

如何估算投资数量,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但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

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无论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融资,必须事先仔细估算资金需要量。

只有这样才能使融资数量和投资数量相互平衡,避免融资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果或融资过剩而降低资金的效益。

壹旦确定了资金需要量,企业就应于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之后,再考虑外部融资问题。

所谓企业内部资金来源,无外乎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现金来源和通过留存利润等而增加的资金来源。

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占用它们虽然也会发生资金的使用成本(实际上是非付现的),可是却不要支付融资费用。

而外部融资是指于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从外部融入形成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形式和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形式。

占用外部融入的资金不仅会发生使用成本,仍要支付融资费用。

因此,运用外部融资的方式所发生的成本相对要高些。

而企业真正开展的融资活动就是从外部融入资金,真正的融资数量就是向外部融入的资金总量。

由于企业融资能够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其融资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

既然要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就必须考虑融资以后应当保持壹个良好、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财务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同时综合资金成本又有所降低。

于这种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财务上的优劣排序,以便于具体的融资实践中实施动态选优。

当然,总体的融资战略又必须和具体的融资实践结合起来。

比如,按照壹般财务理论,权益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融资成本。

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于财务风险允许的波动范围内,总以考虑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的负债融资方式为重点。

而于我国的资金市场,到目前及其未来的壹段时间为止,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所以投资者对回报的预期壹般均比较低。

况且,国内外财务学界的实证研究仍没能证明中国企业权益资金的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资金的融资成本。

事实上,只要注意到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和压力较大这壹现实情况,企业于对外融资时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有关权益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和发行股票等。

对于采用吸收直接投资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应当尽可能要求权益投资方直接全额注入现金,避免以实物作价进行直接投资,以便达到资金充分使用的目的。

对于采用发行股票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的暴利效应,新股壹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所以,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企业是没有风险的。

且且,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每年给予股东的红利回报微乎其微,能够想象企业使用权益资金的成本肯定不高。

最近壹年里,中国股票市场上又出现了壹种新的权益融资方式,即所谓增发新股。

由于管理层关于增发新股的条件制订得比较宽松,主要之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和及其发展方向作为取舍依据,使得不少运营业绩壹般,财务情况较差,上市以来长期得不到配股资格、资金非常短缺的企业获得了采用权益融资的壹次极好的机会。

它们提出了和国家提倡、鼓励和扶植的产业方向相壹致的投资项目,据此作为新的创业的开始,结果取得了增发新股的资格,权益融资计划得以实现。

因此,根据我国融资的具体情况,只要企业自身的运营业绩、财务情况、市场信誉和行业发展前景等条件允许,外部环境又比较有利,就应当尽可能采用权益融资方式。

企业这样做不仅于资金使用上会有很大的自由度,仍能够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能够使资本结构更趋稳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此同时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却不见得高,对企业来说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采用权益资本的融资方式难度相对要大壹些,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获取资金的时间和过程也要长壹些,但对有较好的投资项目而又需要资金的企业来讲,千万不能放弃采用权益融资、尤其是股票融资这种方式。

虽然于我国权益融资对企业极其有利,可是采用这种方式毕竟有壹定的难度,包括申报、审批、实施等工作均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

因此,只要企业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产品销售顺畅、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合理,企业就应该利用负债融资方式。

这样,企业不仅能够于安全的财务风险范围内充分享受负债运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仍能够确保所有者权益较快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对任何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方式均会有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也就是说,债权人只有于充分评估申请负债融资企业的资产、运营和财务等情况以后,才会决定是否予以融资以及融资的数量大小和期限长短。

至此,我们应当清楚地见到,企业能否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自身的条件(包括生产运营、商业信誉和偿债能力等)是极其重要的,借贷市场中的债权人是不可能做慈善家的。

要有效地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企业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外部形象的塑造决不可轻视。

壹旦企业具备了负债融资的条件,就应进入借贷市场有效地进行负债融资。

这时,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完成融资目标。

壹般来说,对短期运营产生的流动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应当尽可能利用赊购等商业信用方式减少对外短期资金的借入量。

必须从外部借入的短期资金,企业要于谨慎的现金预算基础上作好到期偿债计划,然后以比较优惠的利率获得短期融资(如信用额度,周转信贷协议等方式),切不可贸然进行短期融资,当到期无法偿债时又通过高成本高风险的长期融资来偿付短期债务。

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情况恶化和财务风险增大。

对生产和资本运营产生的长期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于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为融资目标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比方说,当企业发展需要进行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时,管理层首先就应考虑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周期的长短。

如果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的周期比较短,相应的融资方式必须既能够较为有效地转移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又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不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带来明显的恶化压力。

这时,融资租赁将是壹种最有效的负债融资方式。

因为融资租赁是出租人出资购置承租人所需的设备,于租赁期内(于中国规定融资租赁的租赁期只要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壹半之上即可)提供给承租人使用且按期(年、季或月)收取租金的的壹种借贷方式。

显然,只要于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壹半时间内承租人就有退租的自由,完全能够把设备淘汰的风险转嫁给出租人。

另外,承租人以融资租赁方式使用的设备能够于租赁期内同自有设备壹样税前计提折旧;和此同时,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也可于税前从销售收入中扣除。

这样,由于税收抵免作用,承租人实际负担的融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所以,对资本比较小或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若要通过负债融资发展自己,融资租赁不失为壹种有效的值得推荐的融资方式。

例如,海南航空股份XX公司成立时仅有壹千多万人民币的资本,于当时连壹个飞机的机翼均买不到,但就是它于公司创建初期利用了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赁使用波音客机,通过有效的航线营运和资本运营,资本迅速扩张,今天发展成为具有几十亿资产规模且且连年赢利的上市公司。

如果企业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的周期比较长,这时设备被淘汰的风险比较小,相应的融资方式应以能够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不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带来明显的恶化压力为目标。

当企业预期未来的市场利率将会逐渐走高的时候,就应采用固定利率的方式进行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这样做既能够避免将来市场利率逐渐走高的风险,又能够把融资成本控制于较低的水平线上。

例如,上海久事公司于1992年初发行了五年期的浦东建设债券,确定的10.05%的年利率十分诱人,债券于当时被抢购壹空。

可是,从1993年至1996年和1997年,壹般五年期债券的年利率(加上保值补贴率)至少上升到18%左右,这样上海久事公司不仅把利率风险转嫁给了债权人,而且仍把融资成本控制于较低的水平线上。

上海久事公司此次负债融资活动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归咎于它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的准确预期。

当企业预期未来的市场利率将会逐渐走低的时候,就应采用浮动利率的方式进行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这样做同样能够避免将来市场利率逐渐走低的风险,又能够使融资成本随利率逐渐走低而降低。

另外,无论企业采用固定利率的方式、仍是采用浮动利率的方式进行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其支付的利息均于税前从销售收入中扣除,由于税收抵免作用,企业真正负担的利息支出仍会有所降低。

这也就是壹般财务理论通常认为负债融资成本低于权益融资成本的壹个重要原因。

总之,要于中国的资金市场有效地进行融资活动,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典的财务理论和方法,必须根据中国资金市场和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西方的财务理论和方法,使之能够充分地为企业的财务实践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