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是依据国外的目标达成评价模式,结合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的,这种评价体系对于以社会为本位的基础教育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而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念,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沿用这套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不仅不能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反而可能成为阻碍基础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基础教育要健康发展,必须重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
2.简述叙事研究报告的类型、要素、标准。
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类: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研究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
第二,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
第三,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
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有:第一,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
第二,反映了教师的心路历程,并提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第三,叙述对叙述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3.简述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
1.政策大环境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对地理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
2.学生自身根基虚浮、负担重
3.教材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体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国地域广、城乡差异明显,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时,较多时候与自身的实际生活体验有差异,热情不高。
4.教师受教学制度的影响,新课程理念执行不力,没有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有限的教学时间限制了自主和探究学习
(2)压抑的师生关系
(3)学生自身的原因
5.学习评价机制过于偏重智力因素
4.教学研究的意义何在?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
教研论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基本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而反映其教研水平。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进教学;教
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也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个教师如果不重视研究,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但定难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当然,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方面。
因此教学研究是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5.请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一下新型课程文化都有哪些特质。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教师职业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