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选修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著名的旅游资源
姓名卢凯文 19 周二1213节
学号1104030099
院系不动产学院
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
年级2011
指导教师元炳成
2014年1月7日
摘要
日本是亚洲强国之一,这个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却在世界各地上都有它的身影存在。
前来日本旅游观光的游客逐年激增,刺激了日本的旅游业发展,也带动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本文运用图文方式介绍日本的地理环境情况,并介绍日本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分析日本的旅游资源的整体特点,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日本的旅游资源。
关键词:日本;旅游资源;地理环境;特点
目录
摘要 (2)
1 地理环境因素 (4)
1.1 范围 (4)
1.2 气候 (4)
1.3 海洋 (4)
1.4 河流 (4)
1.5 地质 (4)
2 旅游资源 (5)
2.1 富士山 (5)
2.2 严岛神社 (6)
2.3 首里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旅游资源的整体特点 (8)
4 结论 (9)
5参考文献 (9)
1.地理环境因素
1.1范围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
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1.2气候
日本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日本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夏秋两季多台风。
1.3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但其海岸线十分复杂。
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受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影响。
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形成许多天然良港和天然渔场。
1.4河流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
1.5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以山地为主,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旅游资源
2.1富士山
美丽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日本人奉它为“圣岳”、“不二山”,多少年来一直是日本文学家、艺术家们讴歌的主题。
富士山形体对称均匀,白雪皑皑的山顶终年积雪,阳光下,像一顶像一把闪闪发光的雪冠,雪冠形状为上小下大,又张开倒置的玉扇,所以又有了“白扇倒悬东海天”的美丽诗句。
这白与蓝的色调被称为“青空一朵玉芙蓉”,被视为世上少有的奇观。
作为日本自然美景最重要象征的富士山是距今约一万年前,过去曾为岛屿的伊豆半岛,由于地壳变动而与本州岛激烈互撞挤压时所隆起形成的山脉,是一座有史以来曾经记载过十几次喷火纪录的活火山。
山顶为直径约八百公尺、深度二百公尺的火山口,据说在空中鸟瞰则有如一朵灿开的莲花般美丽,不过那是极少数人才能有幸亲身领会的另一种风貌。
山体呈圆锥状,虽然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喷气现象,形成约有 1 万年,是典型的层状火山,经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成为锥状成层火山。
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层火山,从形状上来说,属于标准的锥状火山,具有独特的优美轮廓。
富士山在山体形成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小御岳、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
先小御岳年代最为久远,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
古富士是从8万年前左右开始直到1万5千年前左右持续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沉降后形成的。
2.2严岛神社
严岛神社位于有着“日本三景之一”美誉的日本广岛县宫岛,红柱、白壁的神殿与高山大海融为一体,主要祭奉日本古传说中的三位海洋女神,以建在海上的神社建筑与鸟居而闻名。
神社大部分建于12世纪,建筑究极日本平安时代“寝殿造”风格之美,建筑风格庄严华丽,以正殿为中心,分别有客神社、门客神社、大国神社、天神社等各殿,在此之间还设有朝座屋、高舞台、乐房、能舞台等,20多栋建筑物用红色连接,将正殿围在当中,回廊的总长度达300米左右。
神社座落于脚架之上,是在日本唯一运用潮水的涨潮退潮原理来设计的海上木造建筑物。
涨潮时,严岛神社宛如浮在海上一样,而退潮时,游人则可走到跟前亲近,耸立在神社后的弥山与前面宽阔的濑户内海还有宫殿式建筑物的庄严华丽把游客引进了一个宫廷文化的世界里,有着红柱、白壁的神殿与周围的绿色森林、蓝色的大海相映生辉。
严岛神社其建筑物和自然浑为一体的美观得到高度的评价,于199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3首里城
首里城位于那霸市内的“首里金城町”,是著名琉球王国的王宫卫城,是冲绳群岛的重要古迹,是以战后残留的原型为样板复制的唐朝风格建筑。
原建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是琉球王国的政治和权力的中心,是当时国王处理国家事务、接见使节和举行重要庆典的地方。
其布局是依照同时期明清的紫禁城作蓝本而建,融合中国、日本及冲绳岛的建筑特色,这足以证明琉球王国和中国的密切关系。
当年只有王亲国戚才可进城,亦见证著琉球王国的兴衰。
国王办公的地方便是“正殿”,是以红色为基调的琉球王国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它吸收了来自中国和日本两方面的文化元素的个性建筑,其形形色色的装饰和雕刻精美绝伦。
“北殿”是接待中国册封的使节的场所;“南殿”则是接待来自萨摩藩的艺人。
首里城曾历经4次火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更被美军轰毁。
后来由冲绳人千辛万苦将之重建,复至1992年重新对外开放,作为琉球文化的展览所。
2000年
12月成功登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3.旅游资源的整体特点
(1)日本旅游资源大致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然而人文旅游资源占较大比重较大。
日本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景观的区域差异小,关东地方与关西、东北等地方在城市风貌、农村聚落、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小,由于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
(2)日本旅游资源内容单调。
种类短缺。
人文旅游资源中具有悠久历史、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为数很少,宗教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
自然旅游资源中奇景不多,名山大川很少,温泉、山地、海滨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骨架。
(3)自然旅游资源种类不全,局限性大。
温泉、山地、海滨三大旅游资源为日本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日本旅游观光活动的内容及范围,日本的自然旅游观光活动及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备大多数以上述三大资源为中心而展开。
(4)自然旅游资源中温泉资源地位突出。
日本列岛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温泉广布,全日本有温泉约1910多处,目前仍有许多还未开发。
(5)日本旅游资源虽然不丰富,但是规划合理,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
运
用日本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开发旅游资源,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进行调查分析。
日本是在某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后再发展旅游业,使景区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资源的利用在经济的支撑下就会更为高水平,更为合理。
(6)日本旅游资源虽匮乏,但懂得在并不广阔的国土上充分变废为宝,即便是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也能够充分加以利用,日本利用火山温泉的程度是世界比较高水平的,这成为了许多游客前往日本游玩参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4.结论
通过本文对日本的旅游资源进一步介绍和分析,让我们对日本的地理环境概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日本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有所了解,还研究了日本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劣。
5.参考文献
[1]付文军;谭焜煌.日本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人文地理.1992-09-30
[2]王瑞林.日本旅游景点读解.日语知识.200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