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PPT课件
桥接钢板 (bridging plate) 弛豫钢板 (stress relaxation plate) 其他
2020/6/5
26
2020/6/5
27
2020/6/5
2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钢板下面有多个凹陷,横截面作梯形 减少与皮质及骨膜的接触面约 50% 保护骨的固有血供 消除应力遮挡
15
2020/6/5
16
2020/6/5
17
从 AO 到 BO
AO 学派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在全世界范 围内治愈了广大骨折患者,尽管存在一 些严重缺点,但毕竟做出巨大贡献
BO 是在 AO 基础上发展的新概念,是针 对 AO 出现的缺点加以修正、改进、发 展,而并非代替
对某些 AO 原有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技术 仍应保留,决不能一律排斥
8
2020/6/5
9
2020/6/5
10
AO治疗的问题
一、由于追求坚强内固定, 术中剥离广泛,破坏血供较 多,可招致迟延愈合或不愈 合,甚至感染
2020/6/5
11
AO治疗的问题
二、骨折断端周围不产生外骨 痂,骨折经过骨单位(BMUs) 重建,直接越过断端,这种“一 期愈合”并不加快愈合,也不一 定达到坚固愈合,钢板取出后有 发生再骨折的危险
36
骨外固定支架
属微创范畴
经过多年实践,在构件成分、外形、 材料及简单化方面均有很大改进
适应证越来越广,不仅用于开放骨 折,对较大骨质缺损、肢体延长等 如应用得当,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 效果
2020/6/5
37
骨外固定技术
断端建轴向加压外固定 断端间加压固定结合肢体延
长术 节段延长转位术
2020/6/5
固定方法不够牢固、稳定,常招致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制动时间较长,又缺乏适当功能锻 炼,可致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僵直
2020/6/5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相结合 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 内外兼治:局部与全身治疗兼顾 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病人主观
能动性密切配合
2020/6/5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主要通过手法达到功能复位,不强求解 剖复位
要求对线良好
对有利于骨折愈合的纵向压缩、合乎生 理的活动要保护,不利的侧方、成角及 旋转活动要消除
夹板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
2020/6/5
6
AO治疗原则
骨折解剖复位,特别是关节内骨折 坚强内固定,以满足局部生物力学需要 无创外科操作技术的应用,以保护骨折
钢板材料
采用近似骨骼低弹性模量者: 钛合金 碳纤维、树脂、石墨等 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PLA、 PGA、PLLA等
2020/6/5
34
交锁髓内钉
(Intramedullary Interlocking Nail, IIN)
将钢板偏心固定改为轴向中央应力分享 式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借助牵引床和 C 形臂 X 线机闭合复位, 在两端远离骨折部位用交锁钉固定,避 免对血供的破坏
BO治疗 (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2020/6/5
2
传统治疗
应用手法、牵引或切开复位 石膏、支具外固定 普通钢板、髓内钉、螺钉、螺栓或
克氏针等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 达到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及相对稳定
2020/6/5
3
传统治疗的不足
无论采用手法或手术复位,以不同 方法固定,对力学或生物学原则注 意均不够
同时植骨者 钢板跨越粉碎骨片,仅两端用螺钉
固定
2020/6/5
31
桥接钢板
骨折段的血供不受干扰 维持骨的长度及对线,保
存骨片与周围软组织的附 着
2020/6/5
32
应力弛豫钢板
在螺帽与钢板钉孔间置一具有蠕变 性能的粘弹性聚乙烯垫圈
目的使钢板的刚度逐渐降低,较早 承受载荷
2020/6/5
33
38
固定术式
结合固定 : 内固定 + 外固定、内 固定 + 骨外固定、不同内固定叠 加
阶段性固定:如带锁髓内钉早期 行静力性固定,后期改为动力性 固定
2020/6/5
39
AO与BO相结合
注意保护骨折部位血供和稳定性 尽量采用牵引或整复器复位,或有
限切开,不剥离骨膜及软组织 固定器材应满足早期肢体非负重功
21
微创术式
间接复位 稳定固定
2020/6/5
22
间接复位
在远离骨折部位应用手法、牵引 床,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多需在X线监控下进行 主要在于矫正旋转、成角及短缩
畸形,不苛求解剖复位
2020/6/5
23
间接复位
粉碎骨折:可经皮下用撬拨法协 助复位,保持与相邻软组织连接
关节内骨折:需解剖复位,保持 关节面的平整
能活动的需要,不出现明显骨吸收 或骨坏死
2020/6/5
40
结语
事物总是在发展,新的理论、概念和操作技术 总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修正、创建
旧有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并非一律过时,其中 有用的部分仍应保持为我所用
任何一种固定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有时在微 创术式下需联合应用,取长补短,常多种内固 定同时并用,或在骨折不同阶段、不同部位采 用不同方法
2020/6/5
24
稳定固定
钢板 交锁髓内钉 骨外固定支架 镍钛记忆合金
2020/6/5
25
新型钢板类型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LC-DCP)
点状接触钢板 (point contact – fixator, PC-fix)
端及软组织的血供 肌肉及骨折部位邻近关节早期、主动、
无痛的活动,以防骨折病的发生
2020/6/5
7
AO治疗
AO治疗自上世纪50年代创建 以来,形成一套自理论到技术操 作技术细节的完整体系,对推动 骨折治疗的进展和临床实践的改 进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对于复 杂及关节内骨折取得优良的治疗 效果
2020/6/5
2020/6/5
41
及有活力的骨块 不在骨折部位剥离骨膜
2020/6/5
20
BO 要点
创造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条件和生理环境 采用微创技术(minimal invasive
procedure, MIP),尽量保护骨折断端周 围血供和软组织 稳定固定 根据个体具体情况,有指导地和循序渐 进地早期开展功能锻炼
2020/6/5
2020/6/5
12
AO治疗的问题
三、并非总能达到早期、无痛 性功能锻炼,有时效果适得其反, 甚至发生内植入物断裂或再骨折
2020/6/5
13
AO治疗的问题
四、内固定越坚强,肢体骨受 力越小,一旦肢体开始负重活动, 必然发生应力再分配,将发生应 力遮挡及钢板下骨质疏松
2020/6/5
14
2020/6/5
2020/6/5
18
BO
不要简单地理解为生物学的接骨 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应认为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
(Bio – logical osteosynthesisi)
骨折治疗应寻求骨折稳定和软组 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
2020/6/5
19
BO原则
间接复位 不强调一期稳定:尽量保存血供
骨折固定
FIXATION OF THE FRACTURE
2020/6/5
1
骨折固定
传统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AO治疗 (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thesefragen, 或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SIF )
凹陷下形成的骨痂可作为生理性张力带, 增加骨强度
钉孔的坡度利于螺钉斜行置入
2020/6/5
29
点状接触钢板
钢板与骨之间仅有点状接触 螺钉仅穿过近侧皮质 螺帽与钢板的钉孔锁定 犹似皮下安置的外固定支架
2020/6/5
30
桥接钢板
直型或弧型 (Weber 钢板) 用于长骨严重粉碎骨折或有骨缺损
目前已成为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主要方 式,对肱骨骨折也取得良好疗效
2020/6/5
35
镍钛(NiTi)记忆合金
应用于骨折内固定,具有强度高、低磁 性、耐磨损、耐腐蚀、耐疲劳等优点
在骨折愈合上,逐渐为板状骨替代,既 无骨痂,又不出现骨萎缩
动态应立场有关?或一种新的骨折愈合 方式(MO) ?
2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