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风险开题报告
郭建华在以前学者的学术基础上对应收账款风险成因进行了总结,在(2011年)在《企业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中分析得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除了物美价廉之外,销售手段也十分重要。赊销作为一种促销的方法对扩大销量、进一步吸引顾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此带来的是企业应收账款日益膨胀,大量资金被挤占,进而形成大量的呆滞账,企业难以正常地营运,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显然,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应收账款事前控制。
楼锋(2010年)在《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及对策的相关性研究》中指出,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尤其在目前国内信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加大。谢怀霞(2010年)在《浅谈企业应收账款》中也提出相同的观点。
楚平霞(2010年)在《浅谈企业应收账款全面管理》中提出,应收账款是企业因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资金周转。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一是企业基本管理职能的欠缺。
约翰•G•塞莱克(2009年)在《应收账款管理最佳实务》中解释如何从应收账款投资中获得最大收益,而是揭示了管理者制定政策和程序时忽视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是如何使公司陷入困境的。
Nicholas Wilas,Barbara Summers(2009年)在《Trade credit terms offered by small firms》一文中指出,实行赊销授信限额分级审批制度赊销授信限额的设定可由企业结合自身的注册资金、资产销售规模、组织机构、资金支付能力、风险控制程序等具体情况而定。依照企业经营层、董事会、股东会由低至高的权力决策程序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
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国外研究现状
Ben J.Sopranzetti(2008年)在《The Economics of Factoring Accounts Receivable》 一文中,提出保理公司是专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金融机构。如果保理商选择购买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它将按应收账款发票面值的一定折扣预先支付给企业一定的资金。
金祎(2011年)在《论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对策》中指出,企业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也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风险,这种风险会给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带来影响,我们只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力求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为企业带来更大收益。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意义方面
王忻宇和王云(2010年)在《企业应收账款的功能及其管理浅析》中提出,现代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赊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收账款也就随之而产生了。应收账款不仅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效率,还有可能使企业产生坏帐损失的可能,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它的变现性较强,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应收账款过多会影响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加大财务风险,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个公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持久不断的发展,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这不仅可以加强资金的回笼,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题目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及对策研究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渐走向成熟,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增加产品的销售规模,有效提高市场的占有率,除了要提高产品质最、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据调查,我国约有80%的企业,不同程度的采取赊销方式进促销活动,赊销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销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在扩大了企业产品销售量.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给企业资金的回收和占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特别是现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用户拖欠企业账款者越来越多,账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马化征运用具体数据,进一步证明了马永升的观点。他在(2009年)在《浅析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中指出,我国的应收账款状况一向不容乐观,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通期应收账欲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月盛。据统计表明,截止2003年11月底,仅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间的不良债务拖欠高达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6.996.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月织后,赊帐方式正在逐步变成企业间交易的主要方式,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分析表明,属于政府行为管理或计划等原因产生的仅占16%,属于一般市场风险或其它不要避免的意外风险导致的也仅占23%,其主要是内部管理机制和内部信用风险不合理造成的,因而,企业必须立足自身,深入分析造成应收帐款不合理的内部原因,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有效控制。
同年,马永升(2009年)在《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指出,目前应收账款作为各类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巨大,即使是管理水平高、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的上市企业,从其公布的财务报告中也可发现,很多企业尽管主营业务收入连年增长,但同期应收账款数额增长的比例更大,而且账龄结构越来越恶化,经营净现金流量持续为负。
(二)关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原因方面
薄红霞(2009年)在《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进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收账款做为一种信用和促销手段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销售量,促进了利润增长,被企业广泛采用,但应收账款拖欠是目前很多企业被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