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体育专业导论教学教材

社会体育专业导论教学教材

曾任《新时期新名词词典》、《中华文明史》、《应用写 作大百科》撰稿人,《东 方文化词典》编委,《中国文化大典》 执行副主编,《华夏简明百科全书》学术委 员会委员、体育卷 主编,《体育科学词典》执行副主编,《职工体育全书》主编。 曾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制定。任国家重点课题《中国 群众体育现状 调查与研究》课题组成员,总报告起草人之一。 论文、著述、译作达数百万字。
表-1 我国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数量变化统计表
年 度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增 设 1 0 0 1 9 9 10 17 20 53 22 31 11 总 计 1 1 1 2 11 20 30 47 67 120 142 173 184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 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 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 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 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 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国内社会体育专业的兴起与开设情况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一些高 校开始调整专业设置,探索创办社会体育专业和培养 社会体育人才的模式。社会体育专业也正是在这一 背景下应运而生。天津体育学院于1993 年成立社会 体育专业并于当年招收社会体育专业专科学生,次年 升为本科学制。1995 年6 月20 日,中国国务院颁发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6 年广州体育学院开始 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1997 年以后国内其他一些 体育学院和部分普通高校体育院(系) 也都积极筹办 社会体育专业并陆续开始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 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中新增加了社会体育专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
群体育的运动技术; 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
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 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
• 相近专业: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 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研究领域 多年来在体育社会学、群众体育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管
理学、体育新闻学、 体育法学等学科均有涉猎。
主要著作 著有《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体育社会学教程》、
《中国体育社会学》、《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生命与运 动》、《体育社会学》、 《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社会 体育学》等书,参与了《群众体育学》、《中国体育概论》、 《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指导员培 训教材》等教 材的编写。
1998-2007年短短10年间,全国设立社会体 育专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猛涨,达到了184家 (见表-1),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资料显示, 在184所高校中,多数是综合性院校,而且除了 医学类和体育专业院校专业特色突出,更加趋向 本专业化之外,其他类型学校大多专业设置比较 宽泛。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在我国诞生仅 15年的新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等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 和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体育专业导论
前言
社会化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 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大众健身活动和消费市场中 的体育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 增长点。而社会经济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迅速发展, 必然对与之相适应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带来极大 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 的要求和挑战,培养高级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是时 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体育专业定位的思考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一直是困扰办学主体和研究 者的问题。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从业务培养目标及毕业 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对社会体育专业进行了定位。然 而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不明确是制约当前社会体育专业 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关人士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 目标应该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 性体育活动的“技能指导型”高级专门人才。“按照目 前高校目标定位所确定的课程和就业方向培养出来的人 才,论知识掌握比不上体育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专业学 生,更比不上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论技术比不上 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特色,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 势。”
国外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情况 • 据文献介绍,在国外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中,除了
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的专业外,设立类似我国社会 体育专业的有关专业较为普遍。日本24所国立、私立 大学设立了研究生和本、专科办学层次,培养社会体 育高级专门人才,还有40余所与体育、健康相关的专 门学校,培养社会体育方面的初级人才。美国100多所 体育院、系中有半数以上有类似社会体育方面的专业。 在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体育 院校或综合大学中,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体育方面 的专业设置。有些体育院校中,社会体育已经成为重 点专业。据了解,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由 于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较高和培养社会体育方面的人 才较早,现在大多数对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和经 营性体育场所,都是由接受过社会体育或类似专业培 养的专门人员从事健身指导等专职服务工作
科学研究和实际: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
•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 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 目的理论与方法。
•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实习、毕 业论文等,至少应安排20周以上。
• 修业年限:四年
•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