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推荐】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目录1. 编制说明 (1)2. 编制依据 (1)3. 工程概况 (1)3.1 项目概况 (1)3.2 地下防水工程概况 (1)4. 地下防水主要节点构造 (3)5. 施工工艺 (7)5.1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 (7)5.2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 (8)5.3 地下室顶板防水 (10)6. 质量验收 (12)6.1 涂料防水层 (12)6.2 卷材防水层 (12)7.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3)8.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4)1.编制说明本方案依据图纸设计、规范要求主要对地下结构防水材料、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做了详细说明,以指导地下结构防水施工,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2.编制依据3.1项目概况本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35.850m,主楼采用筏板基础,其中E-1#、E-2#、E-3#、E-4#筏板持力层为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pa的(4-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土质条件良好,无工程桩。

E-1#、E-2#楼底板板面标高为-9.15、板厚1800mm;E-3#、E-4#楼底板板面标高为-10.35、板厚1800mm。

地下室底板为带柱墩的筏板,板厚500mm。

3.2地下防水工程概况执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5ZJ001的规定。

本工程场地的常年最高地下水位见地质报告,本工程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主要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为一级。

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均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P6,地下室底板抗渗等级为P8。

5.20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4.地下防水主要节点构造(1)底板、墙身防水构造:底板底板、墙身及交接处防水构造(2)负一层外墙施工缝构造:负一层外墙施工缝(3)后浇带构造:底板后浇带侧墙后浇带地下室顶板后浇带(4)穿墙管防水构造:穿墙管防水构造地下室外墙转角防水构造1、穿墙止水螺杆安装时两端必须采用锥形塑料垫块,模板拆除后将垫块拆除,然后将螺杆从孔洞的最深处隔断,再采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封堵压平;2、施工时应保证垫块清理干净,并凿毛处理,浇水润湿后方可进行干硬性水泥砂浆封堵。

(6)地下室外墙转角防水构造:地下室外墙转角防水构造阳角阴角5.施工工艺5.1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1)施工流程垫层及水泥砂浆找平→基层处理剂→节点部位加强处理—→水泥砂浆找平(或垫层厚浆收光,确保垫层面平整度)大面铺设自粘防水卷材—→搭接卷材—→组织验收—→揭除隔离膜,干撒水泥粉—→保护层施工。

(2)基面清理1)基面必须坚固、平整、干净无积水、无浮尘、无孔洞现象。

基层不得有裂缝,超过2mm 的裂缝应该先用水泥进行修补。

2)基面必须潮湿;若基面干燥,要先喷洒水后再施工。

新的混凝土垫层浇注7 天后,即可进行施工。

破损、凹凸不平的垫层,需要进行修补平整处理后,方可施工。

(3)施工方法1)先按基准线铺好第一幅卷材,再铺设第二幅,然后揭开两幅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膜,将卷材搭接。

铺贴卷材时,卷材不得用力拉伸,应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

所有阴阳角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

(大面铺设卷材)2)卷材连接:采用搭接的方式,粘贴后,随即用胶辊用力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搭接边粘结牢固。

采用自粘搭接的方式,搭接宽度按规范要求。

短边和场边的搭接长度均应不小于100mm。

(卷材搭接)5.2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1)施工流程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刷基层处理剂→特殊节点及附加层防水施工→大面积卷材铺贴→排气压实→卷材末端收头及封边处理→保护层施工(3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2)施工方法1)水泥砂浆施工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块,突出部分及原先已结硬砂浆、突出物等用小铲铲除或用水泥砂浆抹成1:6的缓坡。

在施工防水层前,应逐个将螺杆位置处割除、打磨、钢筋处刷防锈漆两遍。

有的凹处用1:2 聚合物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基层表面必须保持干净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干燥程度的检验方法将1平方米卷材平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如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则可以施工。

外墙阴阳角做半径为50mm的圆弧形,使外墙面达到规范规定的防水基层要求,同时拆除临时保护墙,并将卷材甩槎整理好,对于受损的部位必须先行修理。

防水卷材基层阴角半径防水卷材基层阳角半径采用专用基层处理剂,根据基层处理剂干燥时间的长短和施工进度快慢确定提前涂刷时间。

在干燥的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先用毛刷清理节点,周边,阴角等部位,要按一个方向进行,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一次涂好。

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干燥4小时,手感不粘),即可进行阴阳角附加层施工及墙面卷材的施工。

3)施工做法先按基准线铺好第一幅卷材,再铺设第二幅,然后揭开两幅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膜,将卷材搭接。

铺贴卷材时,卷材不得用力拉伸,应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大面卷材粘铺须从低处向高处进行;先做高跨部分,再做低跨部分。

5.3地下室顶板防水5.3.1地下室顶板(主体建筑以外的地下室顶板)防水做法如:1、结构主体自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2、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3、刷基层处理剂一遍;4、3厚双面自粘防水卷材;5、4厚弹性体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6、0.4厚聚乙烯膜一层;7、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150厚凹凸型排(蓄)水板;9、200g/m2聚酯纤维无纺布过滤层(四周翻起至种植介质顶部,端部用聚氨脂建筑密封膏粘牢);10、回填土分层夯实(厚度根据总施及环境设计图纸的控制标高);11、道路、广场、绿化等的做法详总施及环境设计图纸;5.3.2地下室顶板(主体建筑以内的地下室顶板)防水做法如:1、结构主体自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2、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3、刷基层处理剂一遍;4、1.2厚聚氨酯(双组份)防水涂膜+3厚双面自粘防水卷材;5、0.4厚聚乙烯膜一层;6、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配双向∅4@100钢筋网片,表面压光;7、回填土分层夯实(厚度根据标高确定)。

5.4湿铺法施工工艺流程立面防水卷材施工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局部地区可采用湿铺法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抹水泥(防水)砂浆→揭掉湿可贴SKT防水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铺湿防水卷材→拍打卷材上表面、提浆→晾放(24小时至48小时)→对接口密封→节点加强处理→质量验收;2、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应先作处理,使基层坚实、干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3、抹水泥砂浆:其厚度一般为10㎜~20㎜(视基层平整情况而定),铺抹时应注意压实、抹平。

在阴角处,应抹成半径为50mm以上的圆角。

铺抹水泥砂浆的宽度比卷材的长、短边宜各宽出100~300mm,并在铺抹过程中利用导轨保证平整度。

4、揭掉湿防水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

5、铺湿防水卷材:将湿可贴SKT防水卷材平铺在水泥砂浆上。

卷材与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对接,对接缝应尽量拼严。

(当采用搭接方式时,将下层卷材上表面搭接部位隔离膜及上层卷材下表面隔离膜揭除,然后搭接密实。

)6、拍打卷材上表面、提浆:用木抹子或橡胶板拍打卷材上表面,提浆,排出卷材下表面的空气,使卷材与水泥砂浆紧密贴合。

7、晾放:晾放24小时至48小时(具体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温度愈高所需时间愈短)。

8、对接口密封:采用附加自粘封口条密封。

对接口密封时,先将卷材搭接部位上表面的隔离膜揭除,再粘贴附加自粘封口条。

若搭接部位被污染,需先清理干净。

(当上、下层卷材之间采用搭接方式时,无需自粘封口条。

)9、防水卷材在立墙上铺贴时,在卷材收口处应临时密封(可用胶带或加厚水泥浆密封),以防止立墙收头处水份过快散失。

10、节点加强处理:节点处在大面卷材施工完毕后进行加强处理。

6.质量验收6.1涂料防水层(1)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次配制的用量。

2)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刷涂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50mm;3)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2)主控项目1)涂料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厚度的90%。

检验方法:用针测法检查。

3)涂料防水层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一般项目1)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涂刷均匀,不得流淌、鼓泡、露槎。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结合紧密,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卷材防水层(1)铺贴防水卷材前,基面应干净、干燥,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1)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或45度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500mm。

(3)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

(4)自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铺贴质量:铺设方法和搭接、收头符合设计要求、规范和防水构造图。

2)允许偏差:卷材的铺贴方向正确,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

(5)卷材接缝采用焊接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接前卷材应铺放平整,搭接尺寸准确,焊接接缝的结合层应清扫干净;2)焊接时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3)控制热风加热温度和时间,焊接处不得漏焊、跳焊或焊接不牢;4)焊接时不得损害非焊接部位的卷材。

(5)I主控项目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其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卷材防水层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II一般项目1)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贴或焊接牢固,密封严格,不得有扭曲、折皱、翘边和起泡等缺陷2)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立面卷材接搓的搭接宽度100mm,且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3)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结合紧密,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7.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施工方案中都要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A、严格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执行,制定使用、检修规定。

B、在施工中人流和物流通道的规划,仓库、物料、机具的布置都要符合消防和安全卫生规定,并落实消防和卫生急救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