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令进补话药膳

冬令进补话药膳


㈡ 石斛 【性微寒、味
甘】
功效:养胃生津、滋阴清 热、益精明目
配膳:
⑴ 石斛甘蔗饮(鲜石斛、 北沙参、鲜甘蔗、蜂 蜜)。适于口渴欲饮, 热性病后伤津舌光。
⑵ 石斛粳米粥(鲜石斛、 粳米、冰糖)。适于口 渴少津、舌光胃胀。
㈢ 玉竹 【性平、味甘】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配膳: ⑴ 玉竹粥(玉竹、粳米、冰糖)适于肺燥咳嗽、
阴虚发热。 ⑵ 玉山鸽肉汤(玉竹、山药、净白鸽、调料)。
适于气阴两虚之糖尿病、慢性萎缩性胃炎。
㈣ 百合 【性微寒、味甘】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配膳: ⑴ 百合鲫鱼汤(百合、鲫鱼、调料)。适于阴
虚肺燥之干咳、咯血、惊悸、失眠多梦。 ⑵ 百合绿豆汤(百合、绿豆、冰糖)。适于肺
热作咳,夏日清暑解渴、虚烦易惊。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
配膳:
⑴ 黄芪母鸡汤(黄芪片(纱布包)、母鸡、调 料),适于虚劳气虚、泄泻脱肛、小便频数、 妇人带下、自汗盗汗、疮疡不敛。
⑵ 黄芪米仁粥(黄芪片(纱布包)、米仁、糯 米)。适于自汗、盗汗、肾虚浮肿、脾虚泻 泄、脱肛。
㈢ 山药 【性平、味
甘】
功效:健脾补气养阴、 益肾固精
适于贫血、失眠及久病体虚。 ⑵ 龙眼燕窝汤(龙眼肉、燕窝、冰糖)
适于干咳咯血、 潮热盗汗、心悸失眠。
㈣ 紫河车 【性温、味甘、咸】
功效:补肾益精、补血益气、补肺止咳。
配膳:
⑴ 胎盘炖蘑菇(洗净胎盘、蘑菇、调料)。适 于贫血、白细胞减少、慢性肝炎、肿瘤调理。
⑵ 河车膏(紫河车、蜂蜜)。适于免疫功能低 下的老人及儿童,久病体虚者。
药膳也要注意饮食的色、香、味, 特别是口感,过苦过酸过咸均属不宜, 否则使人啖之生畏,不愿品尝。因为药 膳必竟属于餐饮类的食品。
药膳的常用药物包括补气药、补
血药、补阴药、补阳药,以及其他类: 诸如祛湿、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祛风 和胃消食等等。
◎补气药
补气药具有增强人体的体质和生理功 能的作用。凡少气乏力、久病体虚、自 汗言微、脾虚泄泻等可配制药膳作为辅 助治疗。
味苦、甘、涩】
功效:补益肝肾、增益精血, 乌须黑发。
配膳:
⑴首乌延寿酒(制首乌、生 地黄、白酒)。适于肝肾 不足之眩晕、遗精、健忘、 须发早白、年老体弱。
⑵ 乌发蜜膏(制首乌、茯 苓、当归、枸杞、旱莲草、 桑椹子、熟女贞、蜂蜜) 适于须发早白、脱发。
㈢ 龙眼肉 【性温、味甘】
功效:补脾益心、养血安神。 配膳: ⑴ 龙眼莲子粥(龙眼肉、莲子、粳米)。
药膳 就是在中医药理论基础
指导下,运用某些中药的 药理作用,结合日常生活 中的食物共同烹饪调煮的 菜肴或食品
药膳的优点既能营养身体,又能预防
疾病以及协助治疗疾病。因此,药膳正在被 人们日益重视,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既是食物可以充饥和营养,又是药物可 以防病治病,将食物和药物加工制成汤液或 浆酒一类的饮料来养身防病,历代对于药膳 的配制根据体质状况不同加以调配,逐渐完 善,烹制成健康、养生、长寿、美味的“药 膳”。
功效:补肺益气、养胃生津、清热安神。
配膳:
⑴ 西洋参粥(西洋参片、麦冬(纱布包),大 米)。适于气阴不足、口干烦渴、气短乏力、 睡眠不佳。
⑵ 洋参燕窝汤(西洋参片、白燕窝、水糖)。 适于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乏力短气、潮热 盗汗,心烦不寝。
◎补血药
补血药具有滋补津液阴血之作用, 症见面色无华,口唇爪甲苍白,眩晕, 心悸,女子血虚而月经不调等,可以配 制药膳作为辅助治疗。
㈠ 熟地黄 【性微温、味甘】
功效:补血滋肾、育阴调经。
配膳:
⑴ 六味地黄海参汤(熟地黄、山药、茯苓、丹 皮、泽泻、水发海参、调料等)。适于肾阴 不足引起腰酸腿软、头目眩晕、消渴、耳鸣 脚跟痛。
⑵ 归地清蒸鸡(当归、熟地黄、嫩母鸡、调 料)。适于精血不足、面色萎黄,贫血乏力, 出血后体虚等。
㈡ 何首乌 【性微温、
药膳是由药物和食物组合制成。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中草药有其 “四气五味”之药性,如寒、热、温、 凉四气(性),酸、苦、甘、辛、咸五 味。而食物也有一定的性味,不过它的 性味作用不如药物那么显著。如果把食 物和药物结合食用,那么这些性味作用 在饮食中就比较明显了。
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天时有 春夏之温热、秋冬之寒凉。故如在春夏, 宜选择清凉性质的药膳;在秋冬,则宜 选择温热性质的药膳。以药粥为例,春 天可选食银耳粥,夏天可选食绿豆粥, 秋天宜选食鸡粥,冬天宜选食鹿肉粥或 牛肉或羊肉粥。如体质虚热烦渴者当选 食滋阴清凉的药膳,如西洋参银耳羹之 类的药膳。
配膳:
⑴ 山药粥(山药、粳 米、白糖)。适于一 切虚损病症。
⑵ 山药炖猪胰(山 药、猪胰、食盐、调 料)。适于糖尿病
㈣ 大枣 【性微温、味甘】
功效:补脾和营、益气生津、养心安神。
配膳:
⑴ 花生大枣红烧猪蹄(猪蹄、花生米、 大枣、调料)。适于贫血、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白血球减少等。
㈤ 西洋参 【性凉、味苦、微甘】
◎补阴药
补阴药具有养阴、增液、润燥之作 用。症见口渴咽燥,干咳少痰,咯血, 烦渴,干呕,低热,盗汗等,可配制药 膳作为辅助治疗。
㈠ 北沙参 【性微寒、味甘】
功效: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配膳: ⑴ 沙参冰糖煎(北沙参、水糖)。适于肺热燥
咳、咽干。 ⑵ 玉参焖鸭(净鸭、沙参、玉竹、调料)。适
于肺阴不足、虚咳喉燥、糖尿病、肠燥便秘。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成书的我国 第一部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就记载 着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如:大枣、芝麻、 芡实、粳米、蜂蜜、核桃、赤豆、扁豆、 龙眼、银杏等。
《吕氏春秋·本味》“调和之事,必以甘、 酸、苦、辛、咸。…甘而不哝、酸而不酷、 咸而不减(涩)、辛而不烈、淡而不 薄……”。由此可知许多药品来源于食物, 而许多食物又可当作药品,此所谓“药食 同源”。
㈠ 人参【性平、味甘、微
苦】
功效⑴ 砂锅人参鸡(嫩母鸡、人参、 调料)。适于少气乏力,劳 伤虚损、惊悸失眠、崩漏带 下、产后乳少等症。
⑵ 清蒸人参甲鱼(甲鱼、人 参、冬笋、香菇、火腿、调 料)。适于病后体弱、年老 体衰、癌症化疗后白细胞减 少、神经衰弱等。
㈡ 黄芪 【性微温、味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