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战术语

空战术语

•黑视飞行(航天)员在飞行中因持续性正加速度作用而引起的中心视觉丧失和视野发黑的症状。

飞行中加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头部血压降低,发生视觉模糊。

随着加速度值的增大,或作用时间的延长,周边视觉消失,即出现黑视。

正加速度环境消失,其意识和视觉会很快恢复正常。

•着陆飞机从安全高度(见起飞)下滑过渡到接地滑跑直至完全停止的整个减速运动过程。

•下滑飞机航迹略微向下倾斜,有动力或无动力的准定常直线飞行。

下滑性能包括:下滑角(航迹与水平面的夹角)、下降率(单位时间下降的高度)和下滑水平距离等。

滑翔机的下滑是无动力下滑的典型例子。

飞机升阻比(升力与阻力之比)越大,下滑角越小。

对应于最大升阻比的下滑称为最有利下滑,此时下滑角最小,下滑水平距离最长。

•战斗半滚一种特技飞行动作。

飞机在垂直面内跃升,同时绕横轴仰翻成倒飞状态,到达顶点时又绕纵轴滚转180°转入平飞。

•软着陆航天器经专门减速装置减速后,以很低的速度在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实施的安全着陆。

•低速综合机动俗称“低悠悠”(Low-speed Yo-yo),低速综合机动是先俯冲,增加自己的飞行速度,然后爬升攻击。

它更适于追击距离有点远的目标。

有时在攻击直线飞行的轰炸机时,这个动作也很管用,因为最后的爬升段可以降低飞行速度,适合对低速目标射击,还能减少对方尾部火力对自己的伤害。

•高速综合机动俗称“高悠悠”(High-speed Yo-yo),先爬升后俯冲,适用于自己比敌机速度快、容易冲前的情况。

•半滚倒转破S,学名叫“半滚倒转”,又叫“分离S”。

它来源于英文“Split S”,其中的“S”就代表剪式飞行(Scissors)。

破S的动作是在盘旋横滚中,突然完成一个180°的横滚,机腹朝上,然后拉杆,使机头迅速转向下方俯冲。

这可以增加自己的速度,弥补先前在剪式飞行中的损失,然后在合适的高度改平,脱离敌机的攻击。

•剪式飞行剪式飞行,是空战中的双方都转向对方,交叉而过,然后双方又反向急转,如此重复下去。

双方好像两条蛇一样,交叉地前进。

也可以说是在编辫子。

•眼镜蛇机动眼镜蛇机动,最早由苏联飞行员普加乔夫驾驶苏-27完成。

这是现在存在比较多争议的一种机动动作,因为它只在飞行表演中展示过,尚未有实战检验。

眼镜蛇机动需要战斗机本身具备非常好的过失速操纵能力,这样才能在大迎角的情况下不失控。

发动机还得强劲,在机头重新落下后能迅速加速。

由于眼镜蛇机动会让战斗机的速度急剧下降,因此很容易让追击的敌机冲到前面,方便自己在随后用红外制导格斗导弹攻击。

但反对者却认为,战斗机完成这个动作后就成了一个低速目标,高度也没有增加,很容易成为另一架敌机和导弹的活靶子。

•桶滚桶滚,看起来像是飞机贴着一个桶壁的外面,螺旋形地往前飞。

这个机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状态变化不大,但飞行路线变成了螺旋形,结果飞得距离多,实际前进的距离少。

桶滚一般是先向上方爬升,然后朝转弯方向相反的方向横滚,待滚转到敌机外侧时再改为正常飞行。

这样能把自己的速度优势转化为高度优势。

在追击中,进攻一方采用这个机动可以防止自己因速度过快而超越敌机,从而继续留在敌机的后半球。

防御一方采用这个机动,则能让追击者冲到前方。

•英麦曼转弯英麦曼转弯,是一战时期德国飞行员马克斯·英麦曼创造的一种机动动作,学名叫作“向上跃升接半滚改平”。

它是首先抬高机首进行垂直爬升,同时进行滚转。

•盘旋急转盘旋急转,这是所有空战机动中最基本的动作。

但不同飞机,转弯最快的条件也都各不相同。

而且盘旋急转是一个高过载机动,一旦完成一个急转弯,应该马上作出其它动作。

否则,长时间的急转会让自己的飞行速度迅速降低,机动性也降低,成为更容易击中的靶子。

•空投用航空器将装备、物资从空中投送到指定地点的输送方法。

是空降作战、训练、试验、抢险救灾以及紧急情况下后续补给物资的重要手段。

空投方式分为带伞空投和不带伞空投。

空投方法可采用人力空投、机械空投、重力空投和牵引空投。

•伞降人员或装备、物资使用降落伞从空中降落于地面的行动。

空降的一种方式。

人员伞降称为跳伞;装备、物资伞降称为带伞空投。

人员伞降髙度应尽量降低,以缩短降落时间,减少敌方火力杀伤,利于密集着陆。

•空降由航空器输送的人员或装备、物资,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行动。

空降主要用于作战、航空救生、抢险救灾、航空娱乐和商务活动。

包括伞降、机降、空投。

•战斗飞行航空兵为遂行战斗及保障任务而实施的飞行。

通常包括起飞、出航、空中集合或会合、飞向目标或空域、遂行任务、退出战斗、返航、降落等。

•强击航空兵从低空、超低空对地(水)面目标强行实施火力攻击的战斗行动。

通常用于突击战场上的小型目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或海上舰艇部队作战。

•地毯式轰炸亦称“面积轰炸”。

对敌方目标群或多目标地域实施覆盖密度较大的轰炸。

一般由轰炸航空兵以密集战斗队形实施。

主要用以摧毁敌方的城市,军事工业、交通枢纽和军队集结地域等重要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美军曾多次使用。

•轰炸从航空器上对地(冰)面目标投掷炸弹、鱼雷和发射空地导弹的战斗行动。

航空兵空中突击、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摧毁其技术兵器和其他目标的主要手段。

按飞机投掷和发射时的飞行状态,分为水平轰炸、俯冲轰炸、下滑轰炸和上仰轰炸;按飞行髙度,分为低空、超低空轰炸和中、高空轰炸;按时间和气象条件,分为昼间、夜间轰炸和云中、云上轰炸;按瞄准方法,分为直接瞄准轰炸和间接瞄准轰炸;按瞄准设备,分为光学轰炸、雷达轰炸和自动瞄准轰炸。

•飞机战斗队形航空兵遂行战斗任务时,飞机在空中采取的配置形态。

按形态,分为梯队、楔队、纵队、横队、蛇行队等;按疏密程度,分为密集队形、疏开队形、疏散队形。

选择战斗队形的依据是便于搜索、发现和攻击目标,有利于实施机动、战术配合、协同、指挥和飞行安全,能减少对方空中和地(水)面火力威胁。

(图:航空兵战斗队形示意图)•自卫干扰作战飞机为保护自身安全,利用装载的电子干扰设备或器材实施的干扰。

分为单机自卫干扰、编队自卫干扰。

常与飞机支援干扰配合使用。

•支援干扰电子干扰飞机为掩护作战飞机突防或遂行其他任务,对敌方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实施的干扰。

按电子干扰飞机与遂行突防任务飞机的距离,分为远距离干扰、近距离干扰、随队支援干扰。

•空中射击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在空中对空中或地(水)面目标进行的射击。

对空中目标的射击分为跟踪射击、拦截射击、跟踪拦截射击,可在任何飞行髙度上实施;对地(水)面目标射击分为水平、俯冲、下滑射击。

歼击机的射击多为空中目标,通常包括接敌、占位、进入、瞄准、射击、脱离等动作。

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空中射击的重点是地面目标。

轰炸机空中射击属防御性,主要是空中目标。

•超视距空战交战双方飞行员在目视观察范围以外进行的空中战斗。

通常使用机载探测设备搜索发现空中目标,在超越飞行员目视距离上使用中远程拦射导弹实施攻击。

主要特点:攻击范围大,具有全方位、全高度、远程攻击能力;空战战术动作趋于简化,攻防态势具有较大的相对性;信息要素地位上升;空中预警机、机载武器系统在超视距空战中的作用突出。

•全向攻击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从空中目标周围的任意方向对其进行的攻击。

只有装备全向攻击空空导弹和相应机载火控系统的飞机才能实施全向攻击。

•空中攻击(1)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从空中对空中目标的射击或对地(水)面目标的射击、轰炸。

(2)空战飞机从占据有利位置起至停止发射弹药止的战斗行动。

包括跟踪、瞄准和发射弹药等。

按攻击方式,分为同时攻击、连续攻击和轮番攻击;按攻击进入方向,分为前半球攻击、后半球攻击和全向攻击;按攻击飞机所在平面,分为水平攻击和垂直攻击;按攻击飞机轨迹,分为直线攻击和曲线攻击;按攻击目标距离,分为视距内攻击和超视距攻击。

•空中搜索在航空器上用目视或机载设备搜寻、识别空中、地(水)面目标的行动。

是航空兵实施空战、截击、轰炸、强击和航空侦察等战斗行动时,及时发现目标,争取主动的首要环节。

•空中救援使用航空器抢救遇险人员的行动。

通常使用直升机进行。

对保存部队战斗力,鼓舞士气,拯救人员生命具有重要作用。

要求预有准备,反应迅速,组织严密。

在战时和平时应急情况下得到广泛运用。

•空中布雷亦称“航空布雷”。

使用航空器在预定区域或水域布设地(水)雷的战斗行动。

分为集中布雷、同时布雷、连续布雷和随机布雷。

特点是布雷速度快、机动性强。

•航空侦察使用航空器在地球大气层内进行的侦察。

军事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时效性强和目标影像直观,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宽正面、大纵深的情报等特点。

•航空火力支援航空兵为支援陆、海军部队作战而进行的空中火力突击。

包括纵深空中突击和近距航空火力支援。

纵深空中突击是指航空兵部队在支援陆、海军部队作战时,对敌战役战术纵深目标实施的空中火力突击。

在进攻作战中主要突击敌集结和开进的用于反击的预备队;在防御作战中,主要突击敌二梯队、预备队、运输线和后勤基地等。

近距航空火力支援是指航空兵部队在支援陆、海军部队作战时,对敌前沿和浅近纵探内直接影响己方部队当前行动的目标进行的空中火力突击。

主要突击敌战役战术导弹阵地、炮兵阵地、集群坦克、密集的步兵战车、登陆舰艇、火力支援舰艇,以及指挥机构、通信枢纽、弹药库和油库等。

•空中支援亦称“航空兵支援”。

航空兵为支援陆、海军部队作战而实施的各种战斗行动的统称。

主要包括空中掩护、航空火力支援、空中阻滞、空中布雷、航空运输、航空侦察、空中救援和电子对抗支援等。

•空中阻滞航空兵对敌交通运输以及机动或集结中的地面部队等进行空中突击,孤立战场的战斗行动。

美、英等国使用的军事术语。

•空中阻击歼击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和空域内,使用较多兵力形成空中屏障,阻拦并消灭敌机及其他空袭兵器的战斗行动。

目的是夺取局部制空权,为己方空中和地(水)面作战行动提供可靠的掩护。

•空中封锁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内以轰炸、强击、布雷、空战等手段阻断、限制或孤立敌方的战斗行动。

通常用于封锁机场、交通运输线、被围的重兵集团或重要地域等。

•空中游猎亦称“空中游击”。

航空兵以小分队或单机在指定空域或目标上空伺机袭击敌空中、地(水)面目标的战斗行动。

具有独立性强、使用兵力小、行动灵活等特点,常能达到迷惑、疲惫、消耗敌人的目的和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空中护航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和空域内,使用较少兵力进行的警戒、搜索飞行。

目的是监视空域,及早发现空中目标,为己方提供较长的预警时间。

通常在地面雷达受干扰或敌机在雷达探测范围外活动时采用。

•空中巡逻航空兵在一定时间和空域内,使用较少兵力进行的警戒、搜索飞行。

目的是监视空域,及早发现空中目标,为己方提供较长的预警时间。

通常在地面雷达受干扰或敌机在雷达探测范围外活动时采用。

•空中截击航空兵在指挥机构的引导下,对空中目标的拦截与攻击的战斗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