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核能的弊端
• 1、要产生核能必须完成核裂变链式反应。核裂变一旦失 去控制,就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巨大危害的中子和放射 性物质。 • 2、使用过的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却具有极强放 射性,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产生致命的影 响。 •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 4、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由于核能的使用 本身就具有争议性,对于国内来说,容易引起人们对政府 的不满以及增加人们的恐慌。 • 5、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让人不寒而栗。
核能的应用
• 核能应用主要包括核能的利用及 同位素和辐照技术的利用。核能 的利用主要是指:(1)利用放 射性同位素衰变时放出的能量做 成电池,广泛用于宇宙飞船、人 造卫星、无人管理的灯塔、心脏 起搏器等。(2)利用重核裂变 会放出巨大能量。核电站、空间 堆电源、核供热堆、用于船舶或 潜艇的核动力装置,是实际应用 这种裂变能的主要代表。(3) 利用轻核裂变时放出的比重核裂 变时放出的更加巨大的能量。
辐射普遍存在于生活每个角落
• 辐射是指能量在空间和其他介质中的传递,存在形式有电磁波、粒子流等。按辐 射的效应分,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一般人们通常提及的都是电离 辐射,包括最令人闻之色变的核辐射。电离辐射是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 射(如X射线、伽马射线),或粒子辐射(如阿尔法、贝塔、高速电子、高速质子及 其他粒子)。而波长大于100纳米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不能引起水和机体组 织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如光和超声波等。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辐射与核 辐射的原理是一致的,惟一不同的是强度没核辐射高。 • • 辐射源几乎无处不在,如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办公室里的电脑、复 印机、空调,街上的高压线、电视信号发射塔,都会有微量的辐射。 毫无疑问,任何辐射都是有害的,人体通过自然代谢能够抵御一定的辐射伤害, 现代生活中电子设备大量使用造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辐射量较原先增大。因此我 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远离电子设备,亲近大自然,保持 健康的身心。
• 2、人造辐射:辐射广泛用于医学,工业等 领域。 • 人造辐射主要用于:医用设备(例如医 学 及影像设备);研究及教学机构;核反 应堆及其辅助设施,如铀矿以及核燃 料厂。 诸如上述设施必将产生放射性废物,其中 一些向环境中泄漏出一定剂量的辐 射。放 射性材料也广泛用于人们日常的消费,如 夜光手表,釉料陶瓷,人造假牙,烟雾探 测器等。
核能的好处
•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 大气中,因此 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 用途。 • 4.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 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 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 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 5.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 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 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
大剂量的照射将引起大范围的 细胞死亡。 在小剂量的照射下,人体或部分被照器官 能存活下来,但是最终导致癌 症发病率大 大增加。受照损伤范围依赖于照射源的大 小,受照时间以及受照组织。 受低或中等 的照射的伤害并不能在几个月甚至是一年 中显示出来。例如,因照射引起的白血病, 受照与发病的潜伏期为二年。肿瘤潜伏期 为五年。照射后产生的病变与发病的几率 依赖于受照
——核辐射的危害及防护
目录
一、核能的介绍 二、核能的运用 三、核能的利弊 四、辐射基本知识 五、辐射危害与防护 六、核辐射基本知识 七、核辐射危害与防护 八、核电站泄漏事件 九、核电站安全介绍 十、防辐射小常识
核能的介绍
• 核能又称原子能。原子核中的核子重新分 配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能可分为三类: (1)裂变能,重元素(如铀、钚等)的原 子核发生分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2)聚 变能,由轻元素(氘和氚)原子核发生聚 合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3)原子核衰 变时发出的放射能。
辐射的危害
• 辐射危害:放射性物质可通过 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 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 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 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 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 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 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 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 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 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 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 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核能弊端之辐射
•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 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 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 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 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 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 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辐射的来源
• 1、天然辐射:人类主要接收来自于自然界 的天然辐射。它来源于太阳,宇宙射线和 在地壳中 存在的发射性核素。 • 从地下溢出的氡是自然界辐射的另一种重 要来源。从太空 来的宇宙射线包括能量化 的光量子,电子,γ射线和X射线。在地壳 中发现的主 要发射性核素有铀,钍和钋,及 其他发射性物质。它们释放出α,β或γ射线。
• 具体的说: •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 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 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 细胞数下降。 •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 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 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 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 明显下降。 •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 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 白细胞数急剧下降。核事故和原子 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 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 不育、怪胎等。